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对产自东亚的八角科八角属八角组的5种植物和八角茴香组的13种1亚种植物,共43个材料做木材解剖结构比较研究,报道它们的木材解剖特征。因八角科植物木材为散孔材,单管孔,导管分子长、直径小、管壁薄、管孔多角形,端壁高度倾斜,具细密的梯状穿孔,穿孔板上横隔数多,管间纹孔式梯状,单列射线中均有横卧细胞,异形射线Ⅱ型,木薄壁组织少,星散状排列等较原始的木材解剖特征,而从木材解剖方面说明八角科是现存具导管的木本双子叶植物中最为原始的类群之一。根据对八角组和八角茴香组木材性状指标比较,发现2个组之间的木材解剖特征在形态上相似,在数量上有差异。根据对八角科与五味子科木材解剖特征比较,发现二者木材解剖结构的大多数特征一致,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很近,从而支持建立含八角科和五味子科的八角目;同时,2个科木材解剖特征又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支持建立单属的八角科;比较这些差异,发现八角科较五味子科具有更多的原始性状,从而支持将八角科的系统位置排列在五味子科之前。另外,根据对导管分子易损度的比较,发现八角茴香组的易损度远高于八角组,而从理论上用数量值证实分布于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的八角组植物受干旱、霜冻胁迫的强度要较八角茴香组植物的大,亦能...  相似文献   
12.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天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3).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杂交水稻新组合D奇宝优527的特征特性,探讨了其作烟后稻栽培的百亩示范片高产或超高产栽培技术,并为尤溪县“烟-稻”轮作“双优双高”耕作模式的推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引进川恒丰优9802等9个杂交水稻新品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在尤溪县设置烟后稻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恒丰优9802、聚两优750、恒丰优华占、深优9716、恒丰优3512等5个品种都表现较好,不仅产量高、熟期适中,且综合性状好,适合当地作机插烟后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再生稻头季叶面施用抗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抗倒酯、乙烯利和多效唑对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了3个再生稻品种头季产量;不同调节剂处理再生季产量品种间有差异,佳辐占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天优华占各处理较对照降低,甬优2640抗倒酯和多效唑处理产量增加,乙烯利处理产量降低;调节剂处理的两季总产量均较对照有所降低,抗倒酯处理降幅最小。  相似文献   
16.
籼粳型三系杂交稻甬优1540具有植株矮壮松散,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抗逆性较强等优点。2016-2017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进行示范种植,最高产量实现单产11.83 t/hm~2。本文作者介绍甬优1540特征特性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该组合11.31 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再生稻产量与植株性状间的关系,为适宜轻简栽培再生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5个重穗型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轻简栽培方式,设置3个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查农艺及穗部性状,测定并计算SPAD值衰减指数、再生芽出鞘率、热能利用率和日产量。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再生稻产量构成与形成特点,解析性状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关键因子。【结果】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受千粒质量、结实率和颖花量间接作用的累加效应,对产量贡献最大,因而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株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63,0.54,0.65,说明筛选和选育再生力强、植株高度适宜、生产量大的高结实重穗型杂交稻品种是保障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前提。SPAD值衰减指数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2,其偏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衡量再生稻品种产量高低的关键指标。1周、2周再生芽出鞘率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3,决定系数均达68%以上,是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由两季总产间接计算而来,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关键指标。所建产量模拟模型对再生稻产量的预测精度均达85%以上。【结论】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的增产因素是有效穗数,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不同时期鉴定再生力的关键筛选指标分别为前期头季稻的SPAD值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所建产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以天优华占为材料,头季设置5个氮肥水平(N0:0kg·hm~(-2)、N1:69.00kg·hm~(-2)、N2:138.00kg·hm~(-2)、N3:207.00kg·hm~(-2)、N4:276.00kg·hm~(-2)),再生季统一施用氮肥160.50kg·hm~(-2),研究其对再生稻头季光合物质生产、两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增加头季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促进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过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氮素农学利用效率。与N0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头季产量增加了12.12%~23.35%,N3处理最高。穗数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则先增加后减少。再生季产量N4处理较0kg·hm~(-2)氮肥处理减少4.73%,其余处理产量增加1.61%~5.54%。再生季产量结构表现为穗数随头季氮肥增加呈减少趋势,穗粒数逐渐增加。试验表明,在福建中部山区条件下,天优华占再生季施用氮肥160.50kg·hm~(-2)条件下,头季氮肥用量为174.12kg·hm~(-2)最佳,可以充分发挥头季产量潜力,同时对再生季产量无显著影响,实现两季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