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7篇
农学   4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绵阳33号和绵阳35号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2和1993年以自育中间材料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具有绵阳系列品种特色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主要持点是丰产性好,抗病力强,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泛。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株高适中,穗层整产,穗大粒多,籽粒白皮大粒,饱满均匀,商品性突出,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两品种于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定名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磷肥与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绵麦42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 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6.35-250.65×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2.85-197.55 kg/hm2,P2O5用量119.4-130.8 kg/hm2,K2O用量79.65-113.85 kg/h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复合杂交方式,育成适宜西南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产需要的小麦新品种绵麦41。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泛,综合抗病性突出,品质伏良。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6002)。本文针对绵麦41生长发育特性,对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西南麦区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发展需要,育成小麦新品种绵麦40.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泛,综合抗病性突出,品质优良.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6 002.本文针对绵麦40生长发育特性,对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3年选用自育中间材料05363-8-1(组合为自育品系绵阳87-24与引进材料81026-0-1-2杂交育成)作母本,绵优2号(绵阳11号/Alondro"S"//77-D3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弱筋小麦绵阳30号的高产、优质潜力,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特进行了两年的栽培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绵阳30号品质的主要因素为:施氮量>施钾量>密度,施磷量与追肥时期对品质影响较小.②绵阳30号的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为:播种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密度为195.6~205.8万/hm2基本苗,纯氮用量81.9~88.2kg/hm2,P205用量61.5~67.5 kg/hm2,K20用量151.5~164.25kg/hm2,氮肥追肥时期以拔节期为宜(氮肥基追比为7:3).  相似文献   
17.
绵麦37是四川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含6VS/6AL易位染色体,高抗白粉病。为了明确6VS/6AL在其衍生品种中的传递情况,本研究利用寡核苷酸探针和ND-FISH技术对内麦8号、绵麦37的衍生品种(系)和部分相关亲本共1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麦8号、绵麦37及其9个衍生品种(系)都含有1对6VS/6AL易位染色体,其中内麦8号、绵麦37、绵麦51、绵麦285、绵麦1416、绵麦1419和绵麦1618的6AL长臂上带有寡核苷酸探针Oligo-713的信号,而其余4个衍生品种(系)的6VS/6AL染色体无该探针信号,说明绵麦37衍生品种(系)中的6VS/6AL染色体出现了新型结构变异。根据系谱和其他亲本的ND-FISH分析结果可以推测,这种结构变异是由6VS/6AL易位染色体与小麦6A染色体在长臂上发生重组交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绵杂麦168’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和抗性,采用“四同步一交叉”育种技术和方法,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光型两系不育系MTS-1与恢复系MR168配组,育成早熟,穗大粒多,结实正常,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68’通过国家和省级双审定。总结了‘绵杂麦168’的选育历程,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高产栽培、繁育技术措施;简述了‘绵杂麦168’在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中的突出表现,认为‘绵杂麦168’是中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产小麦品种绵麦37号灌浆特性及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绵麦37号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绵麦37号具有植株叶型紧凑,通风透光好,光合作用强,整个灌浆过程千粒重较高等特性。因此在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20.
抗条锈优质温光型不育系MTS-1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条锈温光型不育系MTS-1的不育特性,抗性及配制的组合杂种优势,品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TS-1不育性稳定,制种纯度高;MTS-1对条锈免疫且抗性遗传力强,其所配组合对条锈有较好的抗性;杂种一代优势较强;品质特性优良,粗蛋白含量达16.849%(干基),湿面筋含量达49.3%(14%),形成时间达4.8 min,稳定时间达7.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