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  结果  (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 ~ 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 ~ 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 ~ 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  结论  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近十年来我国果实评价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对国内发表的有关果实评价研究文献,从主题分布、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不同学科类别发文量、不同文献来源分布、基金项目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的413篇果实评价研究文献中,集中在果实品质为主要主题的发文量最多,为130篇.从不同年份的文献发文量看,2018年发文量最多,为58篇;选取发文量前10位来看,不同学科的分类中,园艺发文量最多,为302篇,占70.73%;在发文量前10位的文献来源中,果树学报发文量最多,为16篇,占13.79%;从基金项目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量最多为38篇;从机构上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文量最多,为19篇.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斑纹限性品种在蚕期分辨雌雄,实现雌雄分养,提高饲育质量,提高雌雄分辨的正确性,进而提高蚕种质量。在目前蚕种场用工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下,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茎瘤芥高效施肥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6种肥料处理对茎瘤芥主要性状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即在茎瘤芥移栽后15d,一次性施用51%园林复合肥(N-P2O5-K2O=25-10-16)50kg/667m2,瘤茎产量3545.8kg/667m2,按照0.6元/kg计算,产值2027.5元/667m2,扣除肥料使用成本后,其效益达到1902.5元/667m2,综合节本增效244.2元/667m2;处理4单株瘤茎重最重,茎/叶比最高,菜形指数优,空心率较低,无抽薹,净菜率为较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重庆市主导品种洞庭×碧波种性下降,为加快繁育推广适应重庆市复杂气候特点的新蚕品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进行了家蚕品种苏菊×明虎试繁试验.结果显示,该蚕品种具有孵化好、发育齐、健康好养、对不良环境适应强、繁育系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合作,首次引进蓝莓在拉萨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西藏拉萨的温室条件下,通过严格的管理、人工调控、人工辅助授粉及放蜂等措施,能够使蓝莓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蓝莓在拉萨引种栽培获得初步成功。生根剂试验初步表明,进口海藻素对‘北陆’蓝莓营养生长效果最好。建议在西藏特殊的土壤环境下不仅要多施有机肥,而且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筛选用于桑葚菌核病防治的高效生物制剂,提高桑葚品质。【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用2×108 CFU/g泰诺木霉菌(WP)、3%中生菌素(WP)、47%春雷·王铜(WP)、3×108 CFU/g哈茨木霉菌(WP)、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5种生物制剂,每种生物制剂设3个浓度梯度,在桑树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分别用5种不同生物制剂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结果】5种生物制剂对桑葚菌核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效,且同一生物制剂随着药液浓度增加,防效呈上升趋势。【结论】2×108 CFU/g泰诺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800倍液对桑葚菌核病防效是69.76%~84.02%,与目前生产中应用的化学药剂腐霉利防效相当,因此可作为桑葚菌核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桑椹的食用品质和安全性,采用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菌3×10~8CFU/g可湿性粉剂进行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筛选高效的生防制剂及最佳使用量。在桑树初花期、盛花期和谢花期分别用2种木霉菌制剂的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对桑椹菌核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但2种木霉菌制剂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泰诺木霉菌2×10~8CFU/g可湿性粉剂300~800倍稀释液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为69.76%~84.02%,可作为桑椹菌核病的生防药剂。  相似文献   
19.
罗伯逊脐橙在不同生境下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伯逊脐橙为试材,研究了四川3个生态型区5个代表性园片中的果实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以及它们的变化动态与果实有机酸积累关系,旨在探讨引起不同生境下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结果表明,PEPC和CS是影响果实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酶,而影响有机酸分解的重要酶则是IDH;在不同生境下,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CS、MDH和线粒体ACO活性差异不明显,而IDH活性的差异则达到极显著水平,然而花后120d后,果实内PEPC和细胞质ACO活性差异极显著,说明IDH才是引起不同生境下脐橙果实有机酸含量差异的主要酶,而PEPC和细胞质ACO则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现行国标方法对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在此基础上对方法稍作改进。经对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发现当饲料中有无机含氮化合物时,对粗蛋白含量测定的干扰明显,此时应先排除无机含氮化合物的干扰后再行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