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海岸风沙地貌分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水陆交界地带的海岸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人类活动频繁,影响海岸风沙活动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复杂多样;同时由于海岸风沙地貌分布的广泛性、区域的差异性、研究区域的不同和分类角度的差异等原因,故而到目前为止,对于海岸风沙地貌的分类,仍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分类系统。在现有国内外海岸风沙地貌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回顾,并指出了现有的海岸风沙地貌分类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流泥沙淤积的重要因素,为探讨道路建设和河道破坏对河流产沙的影响,以浙江省寿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指纹识别示踪技术,得到了不同潜在泥沙来源区对河流产沙的贡献。结果表明:采用Kruskal-Wallis H-test(KW-H)与多元判别分析(DFA)组合、主成分分析(PCA)与DFA组合得到的指纹示踪因子,结合复合指纹示踪模型,均能够很好地区分泥沙来源,但PCA和DFA统计法得到的4个指纹示踪因子组合能更好地区分泥沙来源。在河流出口处,来自河道的泥沙最多,占河流总产沙的34.7%,其次是建设用地,其产沙贡献为总产沙的28.1%,来自林地和水田的泥沙贡献分别为24.1%,12.7%,旱地产沙贡献最小,仅为0.3%。降水、土地利用、造桥、挖沙及道路建设等是引起产沙贡献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寿昌江流域降雨量大,植被覆盖度高,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人类生产建设对地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
服饰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明显标志。在服饰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节奏性变化不仅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且也印证了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现代服装装饰美感就是研究如何美化人的重要课题,它通过服装的造型装饰美、分割线装饰美、图案装饰美、色彩装饰美以及配饰装饰美来表现。因此,现代服装装饰美感的研究,对于美化人民生活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SWAT模型的寿昌江流域产沙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朝月  方海燕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6):127-135,142
为分析山地丘陵地带侵蚀产沙的变化及驱动机制,应用SWAT模型对浙江省建德市寿昌江流域进行了产流产沙模拟,并基于Fragstats 4.2对不同年份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景观指数计算,进而分析流域内侵蚀产沙状况,探讨了坡度、坡长、海拔高程、流域面积、降雨以及景观格局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构建的SWAT模型在寿昌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产流模拟中,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95和0.88,NSE分别为0.93和0.87,PBIAS分别为+4.96%和+5.36%;在产沙模拟中,校准期和验证期的R~2分别为0.73和0.72,NSE分别为0.69和0.64,PBIAS分别为-4.3%和-20%,均满足模拟要求,保证了模拟结果的精度。(2)整个寿昌江流域1980—2010年最大侵蚀产沙负荷均小于500 t/(km~2·a),土壤侵蚀强度属于微度,土壤保持能力良好。(3)地形因子、景观多样性因子、景观形状因子、雨强因子4个主成分对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51.48%,18.51%,10.70%,6.94%,地形因子是影响流域侵蚀产沙的主要因素。(4)景观指数与产沙模数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对产沙影响显著,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应考虑景观特征,达到改善流域土壤侵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AT东北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径流模型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土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在该区研究径流特征,对东北水资源调控、侵蚀产沙治理和粮食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乌裕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SWAT模型对乌裕尔河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通过SWATCUP程序的SUFI-2算法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结合手动参数调整,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年径流及月径流在校准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8,Nash Suttcliff效率系数大于0.75,相对误差小于15%。SWAT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流域径流过程,该模型在东北地区的水文模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模型对某些降雨突增月份径流模拟较差,并且对春汛和夏汛双峰型径流模拟效果也不尽人意,春季径流量模拟普遍偏低,夏季径流量普遍偏高。因此,尽管东北地区产流结构较为复杂,一些地方如模型土壤属性数据库建设、融雪过程还需要深入研究。就目前研究来看,SWAT模型对于该地区的径流模拟总体效果可以接受,这可为该地及类似地区径流乃至侵蚀产沙模拟,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流域的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岔巴沟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经验公式法、双累积曲线法和不同系列对比法计算岔巴沟流域1971—1980年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作用分别为10.55%、6.18%和26.67%,减沙作用为58.74%、63.40%和72.77%;经过对计算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岔巴沟流域库坝等工程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方式在措施生效期间能够有效减少流域输沙量,减沙作用为65%左右,能够有效拦截洪水,减少洪峰流量,汛期减水作用大于25%;2)库坝等工程措施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不大,减水作用在7%左右,地下径流占总径流比例提高了20.4%,对地下水的补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库坝等工程措施不能改善流域坡面和沟坡侵蚀条件,故而无法真正改善流域水土流失的状况,其减沙效果随着淤积量的增加而减小,需要不断投入以维持其减沙作用,而限于自然条件,库坝等工程措施对流域的治理是不可持续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恢复流域自然植被,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并采取适当的人工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向对产流产沙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向是坡面产流产沙的重要影响因素。以黄土高原岔巴沟流域新庄径流试验场阴坡和阳坡2个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生在阳坡农地和阴坡荒坡地上的11场降雨事件,对阳坡和阴坡上的产流产沙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差异显著。阳坡农地由于太阳辐射量和温度高于阴坡,土壤含水量较低,同时表层土壤扰动较阴坡荒坡地大,土壤孔隙度高,使其产流能力小于阴坡;阳坡土质疏松,沙量来源充沛,径流含沙量和侵蚀模数大于阴坡的概率分别在88%和85%以上。降雨强度对阴坡、阳坡产流产沙差异的影响显著,阴坡和阳坡的产流产沙均在0.05的概率水平上受平均降雨强度的显著影响,表现出平均降雨强度越大阴坡、阳坡产流产沙差异越明显的特征,而降雨量对阴坡、阳坡产流产沙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是黄土高原超渗产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防沙工程的结皮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土壤物理结皮形成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降雨和流水对物理结皮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风力尤其是在流沙区风力及其大气降尘对结皮的形成和促进作用。通过在流沙表面不同的地貌部位设置不同规格的草方格沙障,来研究沙面结皮形成时的情况,并就障内表层沙样的粒度分布和流沙的粒度分布作了对比。同时就流沙区丰富的大气降尘对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降水对流沙固定区结皮形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武亚冰    方海燕    张威  王硕  翟钰钰    赵紫远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86-93
[目的]揭示流域融雪期径流产沙特征及对全年总产沙的贡献,阐明东北黑土区影响融雪期产沙贡献的主控因素,并进而为东北黑土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基于东北地区203个气象站点数据以及15个流域水文站点径流泥沙资料,通过提取流域降水、地形、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等因子,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的方法,开展融雪期产沙贡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东北黑土区不同流域年均降雪量占年均降水量的比例为3.7%~23.9%,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为13.7%~32.5%,融雪期产沙量对全年产沙量的贡献3.8%~23.47%,融雪期产沙模数占全年产沙模数的3.1%~35.9%,且它们空间分布规律性差。年均降水量、降雪量占降水量比例、融雪期径流深占全年径流深比例3个因素与融雪期产沙贡献在0.05的水平上呈显著相关。降雪量占降水量比例对流域融雪期产沙量和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5.41%和30.22%。最大高程对流域融雪产沙量和产沙模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4.36%和20.38%。[结论]东北区融雪期产沙对流域全年产沙有较大贡献,且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强融雪期的侵蚀产沙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索1991—2021年EPIC模型的应用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为EPIC模型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指出方向。[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基于检索到的1991—2021年与EPIC模型相关的261篇论文和R软件包bibliometrix文献计量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了EPIC模型的研究热点和历史发展趋势。[结果] 1991—2021年,EPIC模型应用年发文量呈增加趋势,已有研究侧重于水文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农业干旱和作物生长等4个方面。该模型模拟精度高,能够很好地评价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水、土、土壤养分流失和作物产量,但模型也存在参数多,输入数据制备难的缺点。[结论] EPIC模型可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与其他模型及深度学习等方法的耦合,为深入开展“双碳”和水土流失研究、作物生产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和预测等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