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基于全国10省1025份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户耕地撂荒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引入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具有稳健性。2)农户耕地转入与机械化投入水平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影响耕地撂荒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主要在兼业农户、较大经营规模农户、较低非农转移程度农户以及平原、丘陵地带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鼓励多方协作完善农田配套服务,提高耕地利用率,缓解耕地资源浪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调研资料为经验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研究认为: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型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与农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三组核心制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现有制度背景框架下,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途径上还主要停留在“兼业型”转移型态,在流动方式上还主要表现为通过亲朋好友带动和自身外出务工的盲目流动。但同时也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型态在循序优化,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逐步削弱,政府和民间机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文中从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财力的必要性谈起,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中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基础上,设计了重庆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政策、鼓励和扩大消费政策、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相关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公共关系基本原理,把企业识别系统CIS策划引入地区形象塑造实务,研究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问题。文章结合重庆实际,充分利用重庆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提出了重庆县域城镇形象建设的基本思路:恰当的形象定位、精心的形象魍造、积极的形象传播和持续的形象维护。并从领导高度重视、全民统一认识和夯实客观基础三方面为形象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借用SWOT分析法,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重庆丘陵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发展重庆丘陵山区农业的“工业富县”、“农业强县”、“旅游靓县”的发展战略和“外向创汇型”、“旅游观光型”、“高效生态型”、“庭院经济型”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尝试从劳动分工的视角,基于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农民创业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农民创业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分工演进,农村交易效率也正向促进农村分工,但其 作用较弱;创业通过分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率大于对农户增收的贡献;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分工的调节效 应显著强于交易效率的调节效应,交易效率是制约农村创业的主要瓶颈.基于此,提出从完善社会保险、提高农户 人力资本、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公平公信的农村市场4个方面改善农村交易效率,鼓励农户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