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鼷鹿     
鼷鹿(Tragulus javanicus)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鼷鹿科(Tragalidae)的小型兽类对于鼷鹿,大家一般还不太熟悉,鼷鹿是偶蹄类中最小的一种兽类,目前它的数量十分稀少,已被上报为一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2.
干旱对陇东及陇东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灾害是影响陇东南及陇东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气候灾害。评估其对该地粮食生产的影响及粮食作物种植的风险程度,是干旱研究工作的目的之一。根据陇东南及陇东4市1981-2006年粮食产量及各地同期历年降水资料,借助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4市的干旱灾害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该地冬小麦和玉米受干旱影响的减产程度,构造了评价冬小麦及玉米种植风险系数及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比陇东南地区更容易发生旱灾,春旱以陇东地区的庆阳最易发生且程度严重,初夏旱以陇东地区的平凉最易发生,伏旱以陇东南地区的天水最易发生。冬小麦的种植比玉米的种植风险大,陇东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的风险比陇东南地区大。冬小麦种植风险最大的地方为平凉,其次为庆阳,最小的为陇南。玉米种植风险最大的地方是庆阳,其次为平凉,最小为陇南。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东段积雪面积变化及其区域气候响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积雪的动态研究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祁连山位于河西走廊南侧,是甘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关键区,其积雪的动态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祁连山积雪面积发生了变化,文中利用EOS/MODIS、NOAA资料以及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提取像元内积雪所占比例,分析祁连山积雪面积时间...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土壤含水量生态水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M、MODIS资料和石羊河流域周围29个(甘肃19个、青海10个)气象站1976~2005年30年气象数据,基于ARCGIS和SPS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基因算法(GA's)、地形抬升原理和赫伯特方法,利用土壤湿度、辐射和温度地形分布模型(LANDSET)和空气相对湿度地形分布模型(LANDAM),建立了由两个子模型组成的流域土壤水分含量模型(SWC)。本研究将该水文模型在石羊河流域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利用该模型计算的石羊河流域土壤含水量参数效果较好;石羊河流域的土壤水分含量在0.068~1之间,其空间分布具有从上游祁连山区到下游荒漠区逐渐减少的趋势;该模型适合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土壤水分含量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等级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监测资料,分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影响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降水量、气温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增大、降水增加、气温升高有利于晚疫病发生发展;日照时数、平均风速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天气晴朗、日照充足,风速增大、空气交换加快不利于晚疫病发生发展.当可控条件一定时,气象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采用甘肃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病害资料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温度、湿度等气象资料,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经检验,预报方程准确可用.  相似文献   
16.
鼷鹿属蹄目鼷鹿科,是偶蹄目中的最小一种。鼷鹿在我国分布地域十分狭小,数量也十分稀少,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鼷鹿毛色棕红,从领下到前胸具白色条纹,雌雄均无角,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处呈僚牙状。  相似文献   
17.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称,据统计,分布于云南各地的兽类有230余种,占全国野生兽类416种的55.3%。云南既有从中印半岛北上的热带动物,如野象、野牛、鼷鹿、豚鹿、长臂猿、懒猴、熊狸等;又有从青藏高原南下的耐寒动物,如滇金丝猴、羚牛,藏鼠兔、旱獭、岩羊等。这就形成了云南动物区系寒热动物镶嵌共存的奇异现象。野生动物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由于保护不力,许多珍贵兽类资源遭  相似文献   
18.
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次区域反向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黄土高原1961~2000年近40a气候生产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气候生产力南北部有反向变化趋势,其演变过程在1984年明显转变,南部转向降低、北部升高;东西变化过程在1982年存在变点,有东部减少、西部增多的趋势;生产力在时间演变中以2~4a和8a左右的年际振荡为主,4a左右的振荡最突出。  相似文献   
19.
鼷鹿     
鼷鹿1983年3~5月,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我们曾测量过群众捕获的两个活体鼷鹿,其中一雌性成体,体重仅1.65公斤,身长35厘米,尾长7厘米,后肢长12厘米,其脚蹄尖小得好似水笔尖,小巧得十分逗人喜爱。鼷鹿是偶蹄目鼷鹿科中最小型兽类,在我国仅分布于我...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土壤干旱及其敏感阶段特征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利用逐月实测降水资料,结合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小波分析技术等,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干旱近4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在黄土高原的不同地域程度不同,步调不一;最严重土壤干旱出现在7—10月份;小波分析还表明存在以2—4年为主的年际振荡,干旱从高原敏感区向四周传播;年际振荡强弱与土壤干旱变化的阶段相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