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Larrea tridentat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对其经营管理、栽培措施及水分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测定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供水良好的情况下,L.tridentata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都变成单峰曲线,日平均值明显降低,特别是蒸腾降到极低水平,反映出苗木具有很强的减少水分损失的能力;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加重,光合作用的变化以气孔调节为主,说明L.tridentata以气孔调节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L.tridentata光饱和点高,属于强阳性树种,可利用的光强区域很宽;干旱对L.tridentata叶片的光化学过程的影响不是很大,当土壤水势达到-2.415 MPa时,L.tridentata的光合器仍没有受到任何损害;水分亏缺能适当地提高L.tridentata的水分利用效率,说明L.tridentata抵御干旱的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2.
对引进滨藜属植物叶片的饲料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6种滨藜叶片的营养丰富,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80.1 ~222.6 g·kg-1、粗纤维含量49.8~83.2 g·kg-1,属于蛋白饲料或能量饲料;Ca/P比值在3.59~6.35之间,未超过反刍家畜耐受钙磷比的极限值.6种滨藜叶片中均富含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5%~46.0%、与非必需氨基酸之和的比值在0.771~0.851之间,均达到了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标准.氨基酸组成平衡性差,其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胱氨酸,在作为家畜饲料时需要使用氨基酸添加剂,以满足特定生产目的所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杨树-小麦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0―2012年对不同林龄杨树林网内11个测点在小麦不同生长阶段光量分布和透光率变化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光合有效辐射随着离林带距离的增加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离林带15 m范围内各测点光合有效辐射显著降低,而15 m外的各测点则无显著变化。随杨树林龄的增加,15 m范围内各测点透光率显著降低,15 m范围外各测点透光率则无显著变化。当d/h(测点离林带的距离与林带树高的比值)为0.1、0.5和1.0时,其透光率分别为41.95%、74.97%和93.00%,受遮荫率则分别为58.05%、25.03%和7.00%。采用理查德方程可有效拟合各测点透光率与其d/h值之间的关系,据此可预测林网内不同位点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4.
7种滨藜的解剖结构及C4光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北美洲引进的7种滨藜3年生叶片的解剖结构观察、δ^13 C值测定及光合特征分析表明:7种滨藜均具有花环结构,其叶肉细胞呈栅栏状,与维管束鞘细胞相连;在干旱沙漠环境(甘肃民勤)和相对湿润条件下(河南原阳)生长,δ^13 C值均在-13‰~-16‰之间;植物生长季节,7种滨藜的光饱和点为1603~2185μmol·m^-2 s^-1,表观量子效率0.0495~0.0718 mol CO2·mol^-1 photons。证明引进的7种滨藜均为C4植物,其光合作用途径没有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黄淮海平原地区重要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对2013—2015年系统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连续定位观测及小麦产量的调查,结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内的PAR与小麦产量、千粒重、粒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系统内PAR的分布状况及小麦产量对其的响应。结果表明:PAR、透光率均随着与林带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 m(约1倍树高)范围内变化显著,10 m之后增加缓慢。在所有生育期、所有测点中,透光率的最小值出现在灌浆成熟期2 m处观测点。单位面积小麦产量与小麦全生育期内的PAR、粒数和小麦扬花期内的PAR、千粒重及小麦灌浆成熟期内的PAR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r=0.918,P=0.000;r=0.926,P=0.000;r=0.922,P=0.000)。扬花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粒数,灌浆成熟期林带对小麦的遮荫直接影响小麦的千粒重,系统内小麦产量的空间差异性可以通过小麦粒数和千粒重的差异来解释。小麦产量(y)与全生育期内PAR(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21 3x+95.117(R2=0.842)。经检验,方程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无显著差异(P=0.609),预测精度达91.8%。可以根据此方程,结合PAR观测值对系统内各点的小麦产量进行预测。本研究结果为建立泡桐-小麦林网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生产力的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为优化泡桐林网复合生态系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遮阴处理对小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桐子的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4.8%、14.9%、46.0%、100%4种透光率,研究遮阴处理对小桐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小桐子幼苗的气孔密度、比叶重、叶绿素a/b值、单位叶面积鲜重、光补偿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而叶片的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不同程度地增加。低光强下光-光合曲线的直线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42 3~0.994 8,表明低光强下光与光合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遮阴处理下,小桐子植株的生理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出植株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增强,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7.
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低山丘陵区缺乏适宜栽培的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现状,本研究以湖北省赤壁市泡桐无性系测定林为对象,对5年生24个泡桐无性系的4个生长性状(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和2个干形性状(主干削度、形数)进行了遗传参数估算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多性状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和选择。结果表明:各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胸径和总材积的重复力较大,分别达到0.727 3和0.726 9,其余4个性状的重复力稍小,为0.201 8~0.383 7。4个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关系,2个干形性状间呈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关系。形数与4个生长性状间均呈极显著的遗传和表型负相关关系。削度与胸径、主干高、接干高/苗干高的遗传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胸径、总材积的表型正相关关系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依据建立的多性状指数方程选择出适宜在南方丘陵区栽培的4个优良无性系,分别为609、204、302和207,入选率17%。与CK相比,入选群体的胸径、主干高、总材积、接干高/苗干高、削度和形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3.93%、5.75%、21.84%、13.18%、5.72%和-0.45%,实际增益分别为5.40%、16.75%、30.04%、34.35%、28.34%和-1.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