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施氮量对棉花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与分配、氮肥利用率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生产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中棉所60号为材料,于2018和2019年连续2年大田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0、112.5、168.75、225 kg/hm2,分别以CK、N1、N2、N3表示),在吐絮期采集植株茎、叶、生殖器官,测定干物质质量和氮磷钾积累量,计算氮肥利用率和棉花产量等指标。【结果】施氮量在0~225 kg/hm2,棉花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吐絮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68.75 kg/hm2,棉花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用氮肥后棉花氮、磷、钾吸收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以112.5 kg/hm2施氮量最高;施氮量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产量、氮肥利用率、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和纤维品质等指标,黄河流域棉区推荐施氮量为112.5~168.75 kg/hm2。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对湖北省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北省棉花各生育阶段水热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对物候期的影响,利用气象数据和物候期数据,分析了1994―2013年湖北省棉花各生育阶段气候变化特征、物候期变化趋势、各生育阶段长短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生育阶段长短与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棉花各生育阶段≥0 ℃积温和平均温度除播种―出苗和开花―吐絮阶段呈降低趋势外,其他各生育阶段大致呈升高趋势;而降水量除出苗―现蕾阶段呈升高趋势外,其他各生育阶段大致呈降低趋势。3个农业气象站点的棉花播种期和收获期均呈延后趋势,播种―出苗和现蕾―开花均缩短,出苗―现蕾均延长。棉花各生育阶段≥0 ℃积温和平均温度与该生育阶段长短大致呈负相关,而降水量与该生育阶段长短除播种―出苗阶段呈负相关外,其他生育阶段大致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指导湖北省棉花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分析表明,创新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指出了大力支持和鼓励农民的联合与合作,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4.
红高粱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浓度、酸度及提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红高粱壳色素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红高粱壳色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红高粱和紫黑高梁色素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正交实验确定的红高粱壳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加热温度为80℃、浓度为75%pH=2的乙醇溶液、固液比为1﹕100、加热时间为2h。红、紫黑两种高粱壳色素溶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是494nm和499nm,通过对紫外光谱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红高粱色素含有二氢黄酮或二氢黄酮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0、112.5、168.75和225.0 kg·hm-2 4个施氮量,采用通气法和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施肥后棉田氨挥发速率,并计算氨挥发累积损失量和损失率。结果表明:苗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2.61~5.77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81%~4.63%,占氨挥发总量的61.51%~67.79%。花铃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1.24~3.61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11%~2.70%,占氨挥发总量的32.21%~38.49%。从棉花的整个生育期来看,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氨挥发总量为3.85~9.38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46%~3.67%。  相似文献   
16.
孙桂兰 《福建茶叶》2016,(7):246-247
茶叶在中国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茶叶在中国又是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受人们喜欢的纯天然的植物饮料。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养生的需求,茶叶作为一种人们普遍应用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现代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趋势下,科技水平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该如何更好的应用,变成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将重点切入科技水平在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思路方面进行辨析,旨在发挥先进科技的优势,在管理、制定、操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乌柳对于治理青藏高原低海拔坡地和河谷绿化效果显著,是一种优良的乡土绿化树种,但由于其苗木繁殖还未形成规模,目前尚没有大面积人工引种栽培。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苗木培育基地于2009年采集了少数种条,进行育苗试验,发现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仍有80%以上的农户从事粮食等大田作物的种植。但众所周知,种植大田作物产出低,农民种植大田作物只能勉强解决温饱,要增收致富必须靠从事二三产业。伴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急剧上升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选择了外出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