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2005年从松花湖采集了亚洲公鱼、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进行了生物学测定,并参考有关资料论述了松花湖的自然条件及渔业概况,移入小型经济鱼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种群发展的生态学分析和种群发展趋势及数量调控。  相似文献   
12.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13.
五种植物免疫增强剂对草鱼非特异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0~26℃下,用网箱饲养法研究了绿原酸(A组)、枸杞多糖(B组)、金丝桃素(C组)、黄芪多糖(D组)、植物血凝素(E组)对平均体重43克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饲料中添加0.165、0.33、0.66g·kg-1的枸杞多糖;0.165、0.33、0.66g·kg-1的金丝桃素;0.165、0.66g·kg-1黄芪多糖;0.1、0.2g·kg-1绿原酸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比对照(O组)显著增强(P0.05)。但在含免疫增强剂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当饲料中添加0.4g·kg-1绿原酸的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极显著提高(P0.01)。而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只是金丝桃素、绿原酸使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增强的趋势;植物血凝素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升高的程度。60d的饲养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枸杞多糖、金丝桃素、绿原酸及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对增强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得3批次鸭绿江水系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 Pallas)受精卵,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描述,研究饥饿对初孵仔鱼的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不可逆点(PNR).结果表明:鸭绿江水系唇(鱼骨)骨成熟的卵细胞为圆形,米黄色,卵径为(1.94士0.13) mm.受精卵具有弱黏性,卵径为(3.07士0.12) mm.在水温14~24.5℃,胚胎发育共历时约94h2min,主要发育时期包括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初孵仔鱼全长(8.07士0.27) mm,卵黄囊体积为(0.55士0.12)mm3;对照组仔鱼6日龄时卵黄囊基本全部被吸收;在13日龄时,其全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2.58士1.03) mm和(0.010 8士0.002 2)g;在24日龄时,其全长和体质量分别为(17.21士0.99) mm和(0.0237士0.0054)g;全长和体质量分别与日龄之间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2 6和R2=0.963 6.与对照组相比,饥饿仔鱼在6日龄时全长和体质量开始出现负增长,其13日龄时的全长和体质量分别为(9.32士0.47) mm和(0.002 2士0.000 5)g.不可逆点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水系唇(鱼骨)仔鱼从5日龄时开始摄食,初次摄食率可达65%,在7~10日龄达最高摄食率(100%),出膜后第12~13天进入PNR期,并于14日龄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采用胸鳍基部一次注射LRHA-A2和DOM催产花亲鱼,采用平铺、悬挂、底层漂浮棕榈皮鱼巢三种接卵方式及流水条件下遮光、不遮光,静水条件下遮光、不遮光四种不同孵化方式的试验结果。在水温18.2-19.8℃条件下,花胚胎发育需140 h破膜。观察了胚后组织、器官、系统生理发育过程,该鱼在破膜后52h进入混合营养期。不可逆点(PNR)为仔鱼破膜后第8d。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2004年接受了辽宁省科技厅下达的北方淡水优质野生经济鱼类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对鸭绿江流域野生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栖息繁殖的自然环境做了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斑鳜(图见彩中插2)的习性及栖息的自然条件。模拟其自然条件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初获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属鲈形目、鮨科、鳜属,俗名石鳜、鳌花等,在全国主要水系均有分布,是一种肉食性鱼类。鸭绿江水系的斑鳜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极富营养,有"淡水石斑"的美誉,在韩国、新加坡及南亚国家倍受青睐,是高档名贵食材,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的淡水鱼类之一。但由于酷捕滥捕及自然环境恶化等原因,野生斑鳜资源越来越少。近些年来,以捕获的野生斑鳜为亲鱼,开展了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