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非结球芽甘蓝属甘蓝类蔬菜,是芽甘蓝和羽衣甘蓝的杂交品种,其营养丰富,尤其是每100 g外叶中含钙高达380 mg,含Vc 130 mg,经榨汁加工成各种饮料,特别适宜儿童和中老年人饮用.  相似文献   
12.
在连阴雨等气候条件下,研究棉铃成熟度对棉铃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棉铃成熟度对纤维马克隆值影响最大,正常吐絮铃的马克隆值比刚开裂铃高0.19,差异显著。棉铃成熟度分别极显著、显著地影响铃重和籽指,但对衣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接虫鉴定技术,对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新棉33B的4个代别转基因材料进行了抗棉铃虫鉴定。结果表明,新棉33B各代别对棉铃虫均表现一定的抗虫性,同一转基因材料各代别间抗虫性依次为:第1代种、第2代种、原代种、第3代种。经抗虫棉饲喂的幼虫由于受抗虫棉不同程度的毒蛋白影响,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结果影响了化蛹时间、蛹的质量和产卵量。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夏日阳光樱桃番茄实生与扦插栽培的产量情况与种植效益,探索实生与扦插相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扦插栽培产量高峰时间与实生栽培差异明显,且高峰期产量果穗位组成也不尽相同。扦一栽培与实生栽培虽平均单株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因采摘时间差引起的价格差导致两者毛收入差异显著。从种植模式上看,单一实生栽培模式投入产出比为1:3.12,实生、扦一、扦二种植比例1:3:1的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比为1:14.21。故本试验中以实生与扦一栽培为主、扦二为辅的栽培模式能大大降低夏日阳光樱桃番茄的种植成本与投入风险,提高种植效益,适合在小规模家庭农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新土佐和圣砧1号作砧木嫁接脆瓜,表现亲和性好,嫁接后成活率高(分别达97.1%和96.2%),且嫁接苗生长势强。新土佐平均单瓜重1.40 kg,较圣砧1号和对照增重11.1%,圣砧1号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平均瓜果数2种砧木嫁接苗较对照增加17.9%,以圣砧为多,新土佐次之。单株最多瓜数以自根苗最多,嫁接后抗病力增强,产量明显增加,口感风味不变。  相似文献   
16.
圣砧1号作为脆瓜的砧木,防枯萎病效果可达95.8%以上,防病效果显著.秋播早春收获的脆瓜嫁接栽培,一般每hm2产量可达34500 kg,效益达27 万元,经济收益十分可观.品尝结果嫁接脆瓜风味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百菌清在大棚茄子上的消解动态及其最终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百菌清在大棚茄子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大棚茄子上的初始浓度为4.59mg·kg-1,最高浓度出现在药后1d,为5.15mg·kg-1。其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式,半衰期为3.5d。500~1000倍液施药水平下,施药2~3次,施药间隔为7d,药后2d、5d取样,百菌清在茄子上的残留量为5.25~0.925mg·kg-1。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金湖县黎明镇大兴村四组村民黄兴,从养殖樱桃谷肉鸭起家,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发展成了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年销售成品鸭20多万只、经销苗鸭70多万只,年销售额近600万元、获利20多万元的家禽经销大户。2001年.被授予“淮安市十佳家禽贩运大户”.最近,又被表彰为“淮安市致富模范”。  相似文献   
19.
秋播早春收获的脆瓜,用圣砧1号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防枯萎病效果达95.8%,每hm2产量可达34500 kg,效益达27万元,且风味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在慈溪市年发生5代,第1代在棉田外发生;第2代在旱田发棉田上开始再现;第3代以早、中发棉田为主开始危害;第4代在棉田达发生危害盛期;第5代以危害迟发嫩绿棉田为主,发生量趋于回落。干旱高温和棉田种植结构复杂是东南沿海棉田棉铃虫持续在发生的主导因子。对东南沿海棉田棉铃虫的防治应在综合的方针下,突出抓好8月份第4代棉铃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