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为获得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单一受体(ELR1)的结晶体,本研究通过PCR方法获得ELR1胞外区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包含ELR1胞外区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Bacmid-ELR1).将其转染至昆虫细胞sf9中进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LR1胞外区截短型重组蛋白在昆虫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经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方法纯后化,通过多组结晶条件筛选获得了ELR1胞外区重组蛋白结晶体.本研究为ELR1立体结构和功能的解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应用于酒精糟废水厌氧消化中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研究了纤维素酶在沼气发酵中对沼气产气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与原料液预处理的适宜时间为16小时。固体纤维素酶最适添加量为3g/1kg(TS),甲烷产率提高了52.1%,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10.81%:添加液体纤维素酶最适量为30U/1kg(TS),甲烷产率提高了88.80%,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56.22%。  相似文献   
13.
木霉T21和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菌龄、酶液配比、缓冲液-稳定剂系统、酶解时间等条件对木霉T21、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的试验表明,木霉T21和T2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适条件为:以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5.0:2.5:2.5(g·L-1)的酶液配比,0.2mol·L-1磷酸缓冲液(phosphatebuffersolution,PBS),pH值5.8和0.6mol·L-1蔗糖组成的缓冲液稳定剂系统,将培养了20h的菌丝体在30℃下,酶解3h,最后获得原生质体数量平均约为2.7×1010个·L-1。  相似文献   
14.
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7、9 kGyγ射线对蟹过敏蛋白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浓度和浊度变化;荧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疏水性变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分子量的变化;Western blot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抗原性变化。【结果】辐照使过敏蛋白溶液的浓度下降,浊度增加,疏水性提高,过敏蛋白条带消失,硝酸纤维素膜上无过敏条带产生,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后过敏蛋白与抗体结合能力减弱。【结论】辐照使过敏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抗原决定簇被掩盖或破坏,证明辐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蟹过敏蛋白的致敏性。  相似文献   
15.
FaDREB1基因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MD18-T-FaDREB1为基础,构建了由35s启动子调控的FaDREB1基因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pART27-FaDREB1(1)-FaDREB1(2),并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4404中。对于研究RNAi的机理和应用以及研究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着眼于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在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影响下受到的偶然的污染。这种污染可能来自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根据食品和加工的特点进行危害分析,并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害降低或消除到可接收水平。这一体系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产品安全性的有效管理体系,能为产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安全卫生及货架期的有效延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植物基因工程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农杆菌介导法是大豆遗传转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实验室应用该方法得到了转基因大豆,但目前使用该方法进行转化的效率还比较低,尚需深入研究。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的分子机理,常用转化体系及其优缺点并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同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SRAP标记对黑芥与花椰菜体细胞杂种回交一代到回交三代(BC1、BC2、BC3)及自交二代到自交四代(S2、S3、S4)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20个引物组合共产生528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8条,平均每组引物产生8.4条多态性标记。结果表明,杂种后代各世代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但变异的程度较小于预期值。在聚类图中,自交后代和回交后代被明显的区分成为两个类群。自交后代与黑芥的遗传距离较近,回交后代与花椰菜的遗传距离较近;自交后代的不同世代间变异程度要小于回交后代,但各世代间遗传距离的差异性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斑病菌UP-PCR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反应中的dNTP、引物、MgCl2、DNA聚合酶和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Tm)、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适合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UP-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引物。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的24株病菌进行UP-PCR分析,共扩增出75条谱带,大小介于250~2 000 bp,多态性比率为72.0%,说明UP-PCR标记在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796处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明显的种内遗传分化现象,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和生理小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遗传谱系就等于生理小种的简单对应关系。UP-PCR技术可以充分展现玉米大斑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为有效地开展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进化及探讨其致病性的生理分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拮抗木霉菌株T21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拮抗木霉菌株T2 1的发酵条件 ,旨在用于木霉生防制剂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 :最适T2 1菌丝生长的发酵培养基为①、②和⑥号培养基 ;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蛋白胨时 ,T2 1的生物量最高。以⑥号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 ,在装瓶量 5 0ml、接种量 6%、初始pH值 5~ 7、温度 2 5℃、摇床转速 180r/min的条件下 ,培养 3~ 4d时 ,发酵液中的T2 1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