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9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两行一带式乔木固沙林带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风速为10和15 m·s<'-1>的风洞试验条件下,覆盖度为20%和25%的3种两行一带模式固沙林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情况,以期对3种模式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配置模式在0.31H高度形成了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相互组合的复杂流场结构,覆盖度25%的两行一带模式的防风效果高于覆盖度20%的两行一带模式.3种模式在不同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相同,可划分为3层:微变化层(1.54H和2H)、显著变化层(0.46H和0.92H)和稳定变化层(0.06~0.12H)3个层次.3种模式降低风速的效果为:D=4H(H为带间距)L=4 cm(L为行距)模式大于D=5H,L=0.08 m模式和覆盖度20%(D=5H,L=0.04 m),后2种模式相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土壤深层水分渗漏仪和水分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相应的监测数据,分析干旱区季节性河流(库姆塔格沙漠东南部崔木土沟)沟道内部的洪水入渗过程及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河道内以砂粒为主,土壤最大持水量在26.08%~31.75%。② 监测期内,每次洪水过程,水分均能入渗到200 cm以下的土层,但50 cm以下土层的水分入渗基本为非饱和入渗;每次入渗过程,湿润锋到达土层的深度与入渗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但这一相关关系在春、夏季具有明显的分异,春季水分入渗更为缓慢。③ 监测期内,160 cm土层共出现4次明显的连续渗漏过程,渗漏总量为2 165.8 mm,最大渗漏强度为21.4 mm·(2h)-1,160 cm土壤水分渗漏速率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但每次开始出现连续渗漏的土壤初始含水率并不一致。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干旱区河流廊道生态系统生存、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瘤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和瓣胃阻塞是奶牛最常发的一类疾病.虽然每一种病都有其本身的病因、病理和发展经过,但却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有着一定的共同规律.外感内伤是引发该病的原因,但主要是内伤饮食所致,临床上又因饲喂不当和长期缺少运动而致病者更为多见.几年来,笔者应用三仙加味治疗奶牛前胃疾病113例,治愈105例,治愈率93%,现录病案以求同仁验证.  相似文献   
14.
白刺枝叶生长对人工模拟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未来降水增加对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甘肃民勤的典型荒漠优势植物白刺为对象,研究白刺枝叶形态在2010年和2011年不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增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增雨处理能够显著促进2010年和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显著促进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对6月花枝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营养枝长度、新生叶片,以及9月花枝成熟叶片和营养枝基部直径、成熟叶片增长量的影响均显著,其值分别为(1.20±0.35)cm、(0.012±0.004)cm、(4.35±2.51)片、(1.65±0.69)cm、(3.20±1.45)片、(2.15±0.69)片、(0.013±0.006)cm、(2.20±1.10)片。2011年白刺当年生花枝和营养枝的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成熟叶片增长量出现显著差异的阈值均低于2010年,这表明白刺能够通过改变其枝叶形态特性及其数量来适应降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陈秋帆  卢琦  王妍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3):195-202,210
[目的]探讨典型苔藓植物在石漠化区的生态修复效益,为进一步把苔藓植物运用于石漠化治理中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取石漠化区4类生境中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牛舌藓(Anomodon viticulosus)、小石藓(Weisia controversa)、蕊型真藓(Bryum coronatum)优势苔藓物种,基于熵权法TOPSIS模型从苔藓植物饱和吸水率、蒸腾速率、抗冲刷能力、改善土壤养分这4个方面综合评价4种苔藓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益。[结果](1) 4种苔藓植物的饱和吸水率和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饱和吸水率最高的是蕊型真藓(1384.93%±80.77%),最低的是小石藓(602.74%±34.78%)。蕊型真藓平均蒸腾速率最高值为402.43 g/(m2·h),大灰藓平均蒸腾速率最弱为146.86 g/(m2·h);饱和吸水率与蒸腾速率、干重、假根密度、假根根长呈正相关;蒸腾速率与假根密度、干重、饱和吸水率呈正相关,与假根根长呈负相关。(2)通过人工为期6个月种植苔藓植物后研究发现,与纯土组对比,苔藓植物对土壤中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脱粒机脱出物的筛分和清选效果,提高作业质量。[方法]设计了一种往复式振动筛,分析了谷物在筛面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性,建立了筛子的位移方程,并用ADAMS软件对振动筛的运动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求解出不同状态下谷物在筛面上的运动特征值,得到了连杆、摇杆及筛面上的点的运动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筛的振动频率为25.12 rad·s~(-1),筛面的安装倾角为2°,振动方向角为23°时,筛分效率为89.8%,输送速度为0.133 m·s~(-1),可以满足谷物的筛分和输送要求,实现筛分和气流清选的有效配合。[结论]本研究为各物振动筛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防沙治沙6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防治荒漠化工作的时间较早,成果也相对显著。通过对中国防沙治沙60年的治理回顾,明晰中国治沙事业的发展脉络,总结防沙治沙的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理模式,讲述防沙治沙的"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开出"中国药方"。希望将我国已经取得的防沙治沙成功经验和典范成果推广至其他区域,并供全球其他相似国家和地区借鉴,展望我国防沙治沙方略的全球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退化是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介绍加拿大的土地资源管理、退化土地恢复、森林资源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和矿区复垦等政策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加拿大实施的退化土地防治措施、经验和成效,指出我国应借鉴加拿大在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用38个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的群落样方调查数据和环境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CA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记录植物12科29属36种,以藜科、柽柳科、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主,红砂分布频率最大,该地区植物生活型主要为灌木和草本;2)该区域不同优势群落外貌特征不同,在植株密度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在植被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但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香农指数无明显差异;3)经过CCA分析,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影响该区域植物物种分布;4)该地区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共同影响,三者的解释率达到51.68%,其中土壤因子的单独解释率最高,达到25.36%,剩余48.91%未解释部分说明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该区域植物群落结构。总而言之,青藏高原北部戈壁区植物多样性水平低,群落结构简单,其植物多样性主要受土壤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温带草原区的退耕还草技术,以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退耕农田为例,研究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对草本群落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林带间距的宽窄影响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过程,过窄或过宽的带间距都不利于林带间隙草本群落的恢复进程;2)当退耕地与林带的距离适当时,林带能明显促进草本群落的恢复,使草本的盖度和物种数目明显提高,当距离过大或过小时,这种促进作用显著减弱;3)林带间隙内不同距离草本群落的恢复效果符合高斯模型;4)根据高斯回归模型推算,当林带间距介于16~28m时,林带对草本群落的修复作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研究结果对优化温带草原区退耕地促草型灌木林的结构具有参考价值,就行带式柠条锦鸡儿林来说,最好将林带间距控制在16~28m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