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不同日粮氮水平对山羊氮代谢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日粮氮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氮代谢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MCP)的影响,以达到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饲料资源的浪费。试验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3.83±2.9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日粮分为低氮7.5%、中氮10.5%、高氮13.5%3个氮水平。试验使用常规试验方法分析测定粪尿血液等生化指标,通过全收尿法和尿嘌呤衍生物法估测MCP。结果表明:随着氮水平增加,氨氮(NH3-N)浓度、氮摄入量、尿氮排出、尿中尿素氮(UUN)和MCP显著增加(P0.05),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降低(P0.01);沉积氮占总摄入氮的比例在中氮组最高,MCP在高氮组最高。综上所述,适当降低日粮氮水平可减少粪尿氮排放,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253.
[目的]利用廉价的胡萝卜根部细胞组织进行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催化还原反应,制备S-(-)-1-苯乙醇及相关产物。[方法]考察反应时间、底物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摇床转速对该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对所得产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在环境温度25℃,70 ml水中加入0.05 g苯乙酮,摇床转速为150 rpm,反应72 h的条件下,S-(-)-1-苯乙醇收率最高,达71%,ee值为83.9%。在该条件下,对苯乙酮衍生物进行催化还原研究,最终选择性地还原得到S构型的1-苯乙醇衍生物,收率和ee值依次在60%和90%左右。[结论]整个反应体系条件温和,成本廉价,具有较高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4.
Phytochemical study on the ethanol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Curculigo breviscapa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two new norlignans, breviscapin C (1) and breviscaside B (2), together with six known norlignans, curcapital (3), capituloside (4), pilosidine (5), curcapitoside (6), crassifoside H (7), and crassifoside F (8).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of their data with literature values. All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is plant.  相似文献   
255.
锦橙叶片钾含量光谱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快速、无损、准确地获取柑橘叶片营养信息。【方法】以盆栽蓬安100锦橙为试材,通过精确控制施肥处理(K0:0g,K1:30g,K2:75g,K3:90,K4:120gk2O/株/年),利用鲜叶进行光谱检测钾素营养状况分析。【结果】可见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各施钾处理蓬安100锦橙夏梢叶片光谱反射强度呈K3K0K1K2K4趋势。通过对反射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倒数对数光谱进行多元散射(multiple scattering correction,MSC)校正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method,PLS)与内部交叉验证建立了钾含量预测回归模型,其中反射光谱的二阶微分光谱钾含量定标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相关系数最大,r=0.82;预测均方根误差较小,RMSEP=0.0038;偏差(Bias)绝对值最小,Bias=-2.34E-05。【结论】通过锦橙叶片反射光谱二阶微分值与叶片钾含量构建的PLS回归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蓬安100锦橙夏梢叶片钾含量。进一步分析表明,波段477—515nm、541—588nm、632—669nm、701—718nm和754—794nm是反射光谱二阶微分与蓬安100锦橙叶片钾含量定标模型的特征波长。  相似文献   
256.
257.
BACKGROUND: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family of grapefruit flavors called nootkatones have significant repellant and toxic effects to Formosan subterranean termites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RESULTS: Nineteen synthetic nootkatone derivatives, along with thre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ootkatone derivatives, were tested for repellent activity against C. formosanus by a choice assay in a petri dish with a two‐step triage procedure. Based on the repellency threshold valu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are discussed. CONCLUSION: Four derivatives of nootkatone have very high repellency and toxicity to C. formosanus, 9 times the potency of the primary compound nootkatone. Four other compounds have between 2 and 3 times the repellency of nootkatones, and three compounds are equal in their repellency to nootkatone. Copyright © 2010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58.
氟唑活化酯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诱导抗病剂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的系统抗病性作用,具有持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研究旨在明确新型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为该化合物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50 mg·L-1 FBT在黄瓜苗期移栽前3-4片真叶时喷雾诱导1次,3 d后移栽定植于含有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Owen)的土壤中,缓苗后以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第2次诱导,之后每隔7 d喷雾诱导1次,共诱导3次,对照诱导抗病剂苯并噻二唑(BTH)也采用同样的诱导方法,对照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则采用灌根施药,通过调查病情指数以评价其对枯萎病的抗病作用;研究FBT对枯萎病菌侵染黄瓜的影响,将供试黄瓜催芽至0.5 cm胚根后,浸泡于50 mg·L-1 FBT中胚根诱导1次,待播种后黄瓜生长至2片子叶期开始第2次诱导,以后每隔7 d诱导1次,共诱导3次,第3次诱导后24 h灌根接种黄瓜枯萎病菌,并于接种后1、3、5、7、9、11、14、16、20、24、29 d分别取黄瓜根组织,于冰水中清洗,利用酸性品红染色技术评价FBT诱导黄瓜后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影响,利用Maule反应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评价FBT对黄瓜根组织中木质素和酚类物质的沉积情况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FBT诱导黄瓜后根组织中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分析FBT诱导黄瓜后根组织抗病性变化情况。【结果】诱导抗病性表达发现,50 mg·L-1的FBT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效果可达62.01%,高于对照诱导抗病剂BTH和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FBT诱导后的黄瓜在接种后7 d开始有枯萎病菌的侵染,此时未诱导只接种的黄瓜根组织因受枯萎病菌侵染,已经出现大量菌丝及孢子,FBT的诱导增强了寄主的抗病性反应,从而抑制了病原菌的侵染。同时经FBT诱导后4 d未接种及诱导后接种两个处理的根组织中具有大量褐色木质素沉积,尤其是根表皮细胞壁及韧皮部木质素沉降量明显,表现深褐色。对酚类物质的观察发现,在FBT诱导后2 d开始出现酚类物质沉积,诱导后4和6 d时,根组织中荧光信号较强,酚类物质沉积量较大,诱导后8 d时,根组织中荧光信号消失,酚类无明显沉积,木质素和酚类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以达到增强细胞壁的抗性,抵御病原菌的侵染的作用。在FBT诱导后1 d抗病相关蛋白HRGP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也明显增强,并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为抵御病原菌侵染做准备。【结论】FBT诱导黄瓜产生了对枯萎病的抗病作用,同时黄瓜根组织通过次生代谢物质沉积量的增加及抗病相关蛋白活性增强,达到增强寄主根组织细胞壁的抗性,从而抵御病原菌的侵染,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诱导抗病剂。  相似文献   
259.
本试验研究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利用Hoechst-33258细胞凋亡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检测Caspases-3的活性进一步说明用药组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对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经t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8β-甘草次酸吡啶酰胺衍生物6c、10c、11c可诱导HeLa、SMMC-7721、SGC-790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60.
 针对小麦远缘杂交的一系列衍生系,在陕西杨凌人工条锈病圃(CYR32和CYR33混合小种)选择压力下,兼顾抗病性与农艺性状,经过连续6年系统选择,筛选了106份远缘杂交衍生后代选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杨凌人工混合小种接种鉴定圃和甘肃天水自然诱发鉴定圃,对其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利用当前流行小种CYR32、CYR33和G22-9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结合Yr26的分子标记检测评估抗源价值。建立基于成株期与苗期抗病性鉴定相结合,异地抗病表型鉴定与分子标记筛查的抗源筛选和评价体系。结果表明:106份远缘杂交后代衍生系中,筛选出54个能够抵抗包括G22-9在内的多个流行小种的选系;结合标记筛查结果,筛选到36份不含Yr26的抗病材料,其中4份为全生育期抗条锈病性类型(ASR),32份为成株期抗性(APR)类型。推测这些抗性选系可能具有抗条锈病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