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4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980篇
林业   1350篇
农学   844篇
基础科学   535篇
  2018篇
综合类   4652篇
农作物   678篇
水产渔业   500篇
畜牧兽医   1124篇
园艺   326篇
植物保护   62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453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546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868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金石拓片是地方文献的特殊载体之一,通过对浙江的金石拓片的特点、价值的认识和思考,指出对金石拓片开发和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以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了高校试用电子资源利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93.
高校图书馆中文学类图书的流通量和利用率都是很高的,此文以某理工院校的图书馆为例,通过分析其文学类图书的文献结构、利用情况和内容质量,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理工院校图书馆的文学类图书的资源建设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94.
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针对小麦早春灌水较早的现象,以大面积应用的小麦品种周麦18为材料,设置早春起身期、拔节期灌第1水和全生育期不灌水3个处理,研究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水相比,起身期和拔节期灌水分别增加耗水量16.77%和14.7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3.13%和19.38%,显著增加了成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早春灌水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和边际效应以拔节期灌水高于起身期灌水,分别提高5.52%和29.6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因此,适时延迟灌早春第1水,能够改善小麦耗水特性、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95.
油用山茶属植物育种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茶油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有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文章综述了油用山茶属植物良种选育的研究现状,包括常规育种、杂交育种及分子辅助育种,并对油茶的营养成分、油茶油的加工工艺和油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的现状作了概述.最后展望了非食用山茶植物油作为生物能源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估算我国7大地区森林蓄积量的变化,探讨未来我国森林保护重点工程实施的具体地区和规划方向。【方法】根据1975-2005年的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2010年颁布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按照自然区将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中7个地区,初步核算了2005-2020年各区域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并评估不同区域之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长潜力的差异。【结果】森林面积增长量表现为西南>西北>华北>华南>东北>华中>华东,森林蓄积量增量以西南>东北>华北>华南>华中>西北>华东;我国森林蓄积量增长潜力呈东南部增长快但总量少、西部增长缓慢但总量多的趋势;2005-2020年全国森林面积共增加4 165.91万hm2,蓄积量增加16.42亿m3,相当于吸收CO230.05亿t,其中西南和华南地区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60%。【结论】我国森林的未来规划方向趋向于西部重种植面积、东部重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997.
基于AEZ模型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候生产潜力也仍有51%的增产空间。对典型县(市)域玉米增产空间的分析表明,位于三江和松嫩平原县(市)域玉米生产潜力的开发程度较大,增产空间相对较小,而其他县(市)域的增产空间则较大。【结论】水分是限制黑龙江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因子,除三江和松嫩平原外其他区域的增产空间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8.
稻草生物质炭对3种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d(Ⅱ)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按土重的3%和5%向采自海南和广西的3种可变电荷土壤中添加由稻草制备的生物质炭,混合培养30d后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Cd(Ⅱ)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关系,旨在阐明生物质炭促进可变电荷土壤吸附和固定Cd(Ⅱ)的机制。结果表明,添加稻草炭显著提高了3种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pH,并使土壤胶体Zeta电位向负值方向位移。因此,添加稻草炭增加了土壤表面的负电荷量,土壤表面对Cd(Ⅱ)的吸附容量增强,使3种可变电荷土壤对Cd(Ⅱ)的吸附量增加,且Cd(Ⅱ)吸附量的增幅随稻草炭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可以拟合3种土壤对Cd(Ⅱ)的吸附等温线,但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更好,该方程表征吸附容量的参数k也随着稻草炭添加水平提高而增大。研究表明在pH3.0~5.0范围内,稻草炭均增加土壤对Cd(Ⅱ)的吸附量。添加稻草炭提高土壤pH,促进Cd(Ⅱ)的吸附,因为Cd(Ⅱ)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解吸实验表明,添加稻草炭处理Cd(Ⅱ)的解吸量高于对照处理,说明生物质炭提高了土壤对Cd(Ⅱ)的静电吸附量。  相似文献   
999.
紫甘薯是紫肉甘薯,是甘薯的一个变种,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深加工产品不断开发,已经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绿色、休闲、保健食品。本文从北京地区紫甘薯的种植情况、营养开发、色素提取等深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外刊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影响外刊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发利用外刊信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