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5篇
  免费   1290篇
  国内免费   2649篇
林业   939篇
农学   3469篇
基础科学   1146篇
  5928篇
综合类   10915篇
农作物   2927篇
水产渔业   200篇
畜牧兽医   1526篇
园艺   755篇
植物保护   1469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82篇
  2022年   935篇
  2021年   1107篇
  2020年   1118篇
  2019年   1101篇
  2018年   912篇
  2017年   1407篇
  2016年   1561篇
  2015年   1178篇
  2014年   1527篇
  2013年   1720篇
  2012年   2057篇
  2011年   1859篇
  2010年   1470篇
  2009年   1294篇
  2008年   1106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976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632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349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57篇
  1995年   276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8篇
  196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的产量表现和氮素营养效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7个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抗虫棉(Gossypium hirsutumL)品种(美国品种33B,国产常规棉鲁棉研21、22、28、29,国产杂交棉鲁棉研15和25)为材料,分别在临清和东营种植,比较研究了它们的产量表现和营养效率。结果表明,国产常规抗虫棉品种平均比美国品种33B增产12.5%(临清)和28.3%(东营),抗虫杂交棉则比常规棉增产9.7%。早发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1和29)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后发型品种(鲁棉研22和28)少13.9%,营养效率系数高20.4%;杂交种(鲁棉研15和25)每生产100 kg皮棉所吸收的氮素量比常规种少13.8%,营养效率系数高16.8%。早发型棉花品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后发型,杂交种的氮素营养效率高于常规种。选用棉花杂交种或早熟、高产、经济系数高的常规种,创造正常的棉花熟相是提高氮素营养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18.0×104株/hm2(A3处理)皮棉产量最高,为3247.4 kg/hm2;吐絮期铃中氮、磷、钾含量以18.0×104株/hm2(A3)、22.5×104株/hm2(A4)处理积累量较高,与产量一致;不同密度处理单株氮、磷、钾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群体变化趋势则不同,虽然最高值仍都出现在8月15日,但在盛铃~吐絮期却以A3处理各元素的含量最高。说明后期养分积累对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植株群体和生殖器官的养分积累量。  相似文献   
993.
超级早、晚稻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阐明双季超级稻的高产机理和指导合理施肥,采用品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和根系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超级早、晚稻品种的养分吸收量平均分别为N 170.04、224.90 kg/hm2,P 21.97、39.88 kg/hm2,K 107.48、144.47 kg/hm2,均高于对照。生育中期(穗分化至抽穗)的养分吸收量与产量密切相关。生产100 kg稻谷所需要的养分较对照低10%左右。超级早、晚稻品种根系发达,根量较大。抽穗后15 d(早稻)或20 d(晚稻)的根量与产量密切相关,其中5—10 cm的根量与养分吸收总量密切相关。说明生育中期较多的养分吸收和发达的根系是超级早、晚稻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在农业生产中,腐植酸具有促进生长、提高肥效、增强抗逆性、改善品质及改良土壤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腐植酸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以及土壤特性的影响,展望了腐植酸今后的应用研究,如与化肥适宜的配施比例、施用浓度等,以期为水稻优质、高产、稳产及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明纳米镁和离子镁对水稻产量、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南粳9108为试验对象,设置了3个氮水平(0、180、270 kg/hm2)下不施镁肥和施用纳米镁或离子镁的盆栽试验.[结果]相同氮肥施用水平下,施用纳米镁和离子镁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镁处理均有所提高,且施用纳米镁处理的籽粒产量均高于施用...  相似文献   
996.
探讨了不同生长年限对青海草地早熟禾人工草地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为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随着人工草地生长年限的延长,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高度以及花序长度总体上都呈降低的趋势。不同的生长年限对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表现在:2龄人工草地的种子产量最高,达到496.96k...  相似文献   
997.
998.
沙地衬膜水稻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衬膜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特选取吉特639等8个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吉特639表现最优,产量高达526.7 kg/667 m2。其次是稻花香2号、吉粳88,平均产量分别为505.7 kg/667 m2和504.1 kg/667 m2。而且米质好、口味佳,均可作为沙地衬膜水稻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9.
代料栽培糙皮侧耳配方与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秆、玉米芯、麦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7个配方10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品种筛选试验,以袋出菇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依次为B2(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秆30%)、B3(棉籽壳21%+木屑9%+玉米秆60%)、B6(玉米芯90%)、B7(麦草90%)、B5(木屑30%+玉米秆60%)、B4(玉米秆90%);以生物学效率进行评价,首选配方为B3,次之为B4、B7、B6、B2、B5。供试菌种产量排序结果表明:A10(5902)高产性状明显,次之为A2(新8)、A1(农平10号)、A9(优88)和A8(新科170);综合产量和生物形态学表现,秸秆代料栽培适宜品种为A10、A2、A1、A9、A5(黑平王)、和A7(原生2号),其中,玉米秆配方(B4、B3、B2)适宜栽培品种为A10、A2、A9、A1,玉米芯配方(B6)适宜品种为A10、A5和A7;麦草配方B7适宜品种为A10、A6(黑优抗)、A2和A1。最佳秸秆配方与品种组合为:(A10-B2)、(A10-B3)和(A2-B2)。  相似文献   
1000.
The adequate growth of plants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a balanced ratio of biologically active nutrients in soil along with its readily availability. Linseed seems to be an advantageous secondary oilseed crop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urposes, which can serve additional purpose of phytoextraction of heavily infested soils with heavy metals. In this study, we have made an effort to find out the optimum dose of heavy metals necessary as micronutrients like copper (Cu), iron (Fe) and zinc (Zn) for the enhancement of linseed yield along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plant parts. Quantitative enhancement in different traits of linseed plant due to Cu, Fe and Zn fertilization especially for capsules per plant after maturity suggested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 supply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which indirectly enhanced seed yield.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Zn supply and seed yield. In the treatments with Cu and Fe fertilization, seed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plant height, capsules per plant and seeds per five capsule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it is concluded that linseed has the ability to accumulate majorly Fe followed by Cu and 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