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78篇
  免费   1307篇
  国内免费   1428篇
林业   4323篇
农学   1917篇
基础科学   1427篇
  3227篇
综合类   9942篇
农作物   1342篇
水产渔业   414篇
畜牧兽医   1516篇
园艺   784篇
植物保护   2021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09篇
  2022年   649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956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868篇
  2016年   1059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1516篇
  2012年   2038篇
  2011年   1681篇
  2010年   1395篇
  2009年   1491篇
  2008年   1376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250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871篇
  2003年   685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NIM插件探测器及金硅面垒探头组装了植物活体水分探测仪;筛选并分析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检测了春小麦、玉米、苜蓿、豌豆、红豆草叶片鲜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随时间损失大的,其抗旱性差。叶片保水的秩序为:红豆草、豌豆>苜蓿>春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52.
2种典型固体表面铺展剂SDS和TX100混合水溶液,无论在其表面层或在混合胶团中两组分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以廉价的SDS为主的溶液中加入少许TX100组成的复配体系表面活性提高,在植物叶面上的润湿性能改善,并从理论上计算了其相互作用参数,初步解释了实验现象,上述结果不仅对指导优良植物叶面铺展剂配方具有指导意义,也预示了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对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汝城白毛茶种群个体单株扩增的谱带数最多时为13条,最少时为10条;DNA多态性最高为92.31%,最低为70.00%,平均为85.40%。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呈现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汝城白毛茶种群单株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882,最大为0.579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汝城白毛茶种群中有些单株聚类很近,遗传基础比较一致,有些聚类较远,显示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种群单株间的遗传变异呈现连续性,当结合距离I为0.14时,汝城白毛茶种群可分为6个类型,这与其表观形态类型相符。本文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汝城白毛茶的核心种质基因群在汝城县白毛茶示范场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4.
白三叶草对Na 的反应比多年生黑麦草敏感.培养液中的Na 浓度从0.1mmol/L 增至0.5mmol/L 时,其干物质生产下降37%;增至2.5mmol/L 时,干重下降49%,而多年生黑麦草的干重仅降低6%.2种牧草的Na 含量均随培养液Na 浓度的增加而提高,K 含量未受影响.白三叶草的Na 含量低于多年生黑麦草,而K 含量高于多年生黑麦草.试验结果暗示,白三叶草对K 的选择吸收能力较多年生黑麦草强,但耐盐能力较差,生态适应性不如多年生黑麦草广.  相似文献   
55.
吕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4351-4352
对目前我国的征地问题进行思考,可对有效化解政府与农民冲突以及保护农民权益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6.
全国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5~1993年在全国进行了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采集和考察。采集到甘蔗亚族(Saccharinae)内9个属18个种的无性系共824份,种植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昆明黑龙潭),建立了甘蔗资源圃。考察了甘蔗属(Saccharum)、蔗茅属(Erianthus)、河八王属(Narenga)和芒属(Miscanthus)中主要野生种的地理分布、开花期、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生态适应性、锤度和种质流失的情况。探明了割手密(S.spontaneumL.)和斑茅(S.arundinaceumRetz)的开花期与原产地纬度和海拔的相关,探索了割手密与蔗茅(E.fulvusNees)茎秆锤度与地理分布的联系。  相似文献   
57.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测定沙区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抗旱性,意在探讨适应干旱环境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矮沙冬青保水能力与吸水能力强,对干燥炎热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银沙槐蒸腾强度大,失水快,但吸水力强,补偿水分快;裸果木通过强的保水力适应干旱;绵刺以强的吸水力和抗脱水力适应环境;准噶尔无叶豆以体内水分自我调节作用适应大气干旱。  相似文献   
58.
河北省承德地区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性规划方法,把以防护效益为主并满足社会需求作为约束条件,使防护林工程的费用最小作为目标,计算出了河北省承德地区防护林体系林种结构的61个方案。对不同情况,如资金不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木材供需矛盾以及其它条件的变化等等,可以从61个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9.
城市园林绿化现存问题、对策及其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现代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归结上前城市园林绿化所存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的4方面问题,提出5点对策。  相似文献   
60.
L. Pecetti  E. Piano  M. Romani 《Euphytica》2004,135(1):89-97
Although agronomically interesting, selection of creeping-rootedness inlucerne, that is, the ability to form adventitious shoots on horizontal,spreading roots, remains difficult because of the complex and still unclear geneticcontrol of this character, coupled with the possible occurrence of external factorsthat affect unpredictably its expression. Two experiments were undertaken onprogenies of creeping-rooted plants, to verify previous findings and inferences,and test novel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plant factors on theexpression of creeping-rootedness. The ultimate aim wa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the most appropriate germplasm, procedures, or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a, that would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reeding for this character. The factors here examinedincluded genotype, age, kind of progeny, vigour, spreading ability, and undergroundmorphology. Some genotypes appeared to be good donors of the character, whereasothers did not. The proportion of creeping-rooted plants increased in allcases with the plant age. Selfing consistently de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the character compared with clonal propagation or crossing. It is suggestedthat the effect of age and selfing on the penetrance of creeping-rootedness ismediated through their effect on plant vigour. Both aerial and root vigour showedindeed an effect per se on the presence of the character. Beside thevigour, possible indirect selection criteria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requenciesof swollen zones and latent stem primordia on horizontal roots. Proportion ofcreeping-rooted plants in progenies after one year of growth appeared as a simple anduseful criterion to predict future trend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conclusions, theresults provided evidence that a combination of family and individualselection may enhance the character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