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8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494篇
林业   382篇
农学   586篇
基础科学   207篇
  842篇
综合类   2713篇
农作物   467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266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28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55年来黄土高原边缘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地处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带的大同市耕地现状和1949—2003年间耕地总量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对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变化特征分析,得出55年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具有2—3年和6年左右的年际尺度周期变化,并预测未来大同市耕地面积变化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得出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为人口因素、农业现代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所得结论有利于在科学的指导下采取措施稳定耕地面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相关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青海省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耕地减少是全国和各省耕地变化的基本趋势,本文根据青海省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青海省54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青海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因素,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3.
退耕还林政策对加强生态建设,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在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的情况实地调研的工作基础之上,通过对宁南山区、海原县草畜产业基础数据的比较分析和定量分析,建立草畜产业生产过程的灰色控制模型,找出草蓄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海原县应加强政府管理、扶持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大科技支撑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4.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12个地面气象站1961-2000年的降水、气温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近40a来气候的交化及其对牧草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农牧交错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有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受气候暖干化,以及超载过牧、草地鼠虫害、滥挖乱垦等因素共同影响,区域内牧草产量下降,牧草群体结构平均密度明显减少,导致草场植被稀琉,草场退化现象B趋严重。  相似文献   
85.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系)有56份,占供鉴品种的13.18%、中抗品种54份,占12.71%、低抗品种99份,占23.29%。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等7个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86.
河南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对河南18地市农村统计资料进行聚类、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河南农产品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认为畜牧业、非农产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7.
吉林省菜豆地方品种资源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气候寒冷,菜豆资源丰富。其中的油豆、花皮类型品种资源栽培区域性强,其荚宽、肉厚,呈宽刀形,荚宽可达2.5cm。荚色以绿色、花色为主,绿色荚品种占76%,花皮品种占22%。种皮色以花色为主,占资源总数的62%,种子粒大,千粒重最高达700g。且品种名称生动、形象,具有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88.
We investigated the tolerance to weed harrowing of four spring barley varieties and examined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varietal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and two nutrient levels. Tolerance was defined a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rop resistance (ability to resist soil covering) and crop recovery (the ability to recover in terms of yield). The weed harrowing strategy was a combination of one pre‐ and one post‐emergence weed harrowing. In terms of yield, the four varieties respond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ly to weed harrowing and the response depended on nutrient level. At the lower nutrient level, weed harrowing caused an increase in yield of 4.4 hkg ha−1 for a strong competitor (cv. Otira), while there was no effect on yield at the higher nutrient level. For a weaker competitor (cv. Brazil), weed harrowing caused no change in yield at the lower nutrient level, whereas yield decreased by 6.0 hkg ha−1 at the higher nutrient level. 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of the four varieties when not harrowed, with less pronounced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harrowed. Weed harrowing did not change the weed suppressive ability of a variety. Varieties that are tall at post‐emergence harrowing and have increased density after pre‐emergence harrowing, are the ones that benefit most from weed harrowing.  相似文献   
89.
国外沙棘良种引种之管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从国外引进的沙棘优良品种的生长、结实和病虫害等的调查,为从总体上准确把握我国沙棘的引种和推广,建议做好以下工作,(1)要做好引进沙棘品种的区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品种;(2)培育适于我国自然特点的沙棘良种;(3)开展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对引种沙棘病虫害防治的研究;(4)进行引种沙棘的生态适宜性分区,绘制我国沙棘引种的生态区图。  相似文献   
90.
本实验对引进28个白菜新品种进行夏秋季露地栽培品比试验,从地上部生长特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新2号”的株高、开展度和净菜率最大,“北京新1号”的最大叶长和叶宽最大,“京春黄”的单株毛重、单株净重和产量最大.“京春娃娃菜”的平均单株净重最小,产量也最低,但其风味特别好,可作为本地高端市场或特菜种植.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还有“胜春黄”、“北京新1号”、“黄心大白菜”、“四季春”、“高冷地”和“津秀一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