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6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鸭瘟病毒弱毒株在免疫雏鸭体内的分布和排毒规律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鸭瘟病毒(DPV)弱毒Cha株经皮下、口服和滴鼻3种途径免疫1日龄雏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病毒在体内分布和排毒规律。Cha株免疫雏鸭后,对血液、心、肝、脾、肺、肾、十二指肠、直肠、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肌肉、骨髓、粪便和食道共19种组织PCR检测结果如下:(1)皮下接种雏鸭后4h,即可在心、肝、脾、肾、法氏囊、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和小脑共10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所有采取的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DPV的DNA。(2)口服接种雏鸭后4h,可在舌和食道中检测到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胰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2种组织器官中检出DPV的DNA。(3)滴鼻接种雏鸭后4h,未能在各种组织中检出DPV的DNA;8h后,可在心、肝、脾、肾、胸腺、延脑、大脑、小脑、舌、食道和血液共11种组织中检测到DPV的DNA。(4)在3种免疫途径中,检出时间最早和检出率最高的组织器官为肝脏、脑(大脑、小脑和延脑);3种途径免疫的鸭,从免疫后12h至21d均能从所有采集的组织中检测出DPV DNA。  相似文献   
52.
小鹅瘟病原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生强毒.采用鹅胚增殖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以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5日龄健康雏鹅,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例相类似的病变; 通过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小鹅瘟病毒粒子.该分离毒株核酸分子量为5 000 bp.制备的小鹅瘟沉淀抗原可以检测患病雏鹅血清中的抗体,监测治疗血清的滴度和疫苗接种的效果.标记的小鹅瘟荧光抗体能直接检测患病雏鹅组织中的病毒抗原.针对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3的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特异性DNA片段.  相似文献   
53.
应用ELISA检测鸭瘟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检测鸭瘟抗体,具有简单、快捷、特异的优点。小鸭免疫鸭瘟弱毒疫苗2周后抗体水平明显上升,4周达最高峰。用1000个致死量鸭瘟强毒攻击,结果,抗体效价与免疫保护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4.
以超速离心浓缩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的鸭瘟病毒(DPV)作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兔抗DPV血清,用饱和硫酸铵沉淀结合DEAE-Sephedax-A-50离子交换柱层析提纯兔抗DPV IgG,建立了检测甲醛固定鸭体组织石蜡切片上DPV抗原的间接酶免疫组化法。该法能特异地检测出DPV感染鸭组织中的DPV而对鸭疫里默氏菌、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5∶A)、鸭源大肠杆菌(O1)感染致死的鸭组织以及正常鸭组织呈阴性反应,检测DPV感染死亡鸭的肝、十二指肠、脑、脾和胸腺的结果与PCR检测结果相同。其敏感性高于原位杂交。对DPV CH强毒株人工感染致死鸭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可特异检测到肝、肺、肾、脑、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法氏囊、脾脏、腺胃以及食管中的DPV。DPV主要分布于这些器官的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对1992-2004年经10%福尔马林保存的鸭瘟临床病例的肝脏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该法可用于DPV感染鸭的诊断和定位检测,也可用于对甲醛固定组织进行回顾性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55.
王朝华 《青海草业》2007,16(2):11-13
在海北州同宝牧场应用植物源杀虫剂苦烟乳油、菜奇、螟无逃三种新型农药进行蝗虫防治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化学药品0.6%菜奇、20%螟无逃三种药品平均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7.49%、98.10%、99.04%,均在97%以上,且具有低毒、环境污染小,对人畜相对安全的特点,建议在今后的治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参照李茂祥等人的方法提纯小鹅瘟病毒(Goose plague virus,GPV),免疫小鼠,按常规方法获得3株GPV单克隆抗体。用胶体金标记提纯的GPV单克隆抗体288并制备金标棉,马抗GPV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鼠抗体喷涂NC膜,组装成胶体金检测卡。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卡只能检测出GPV,其他对照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将GPV做100倍稀释,仍可获得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7.
小鹅瘟病毒GD-06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某地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病变的雏鹅肝、脾中分离到一株病毒。采用鹅胚增殖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到细小病毒样粒子;人工感染7日龄健康易感雏鹅,引起100%的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经琼脂扩散试验,用此株病毒感染的鹅胚液制备的小鹅瘟沉淀抗原能与小鹅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针对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3的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特异性DNA片段。  相似文献   
58.
鸭瘟病理组织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鸭瘟病毒(DPV)强毒经人工感染和同居感染成年鸭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鸭瘟后,在不同时间段对各给织器官的病理组织损伤进行了观察.表现为:人工接种后24h被检器官组织显现出病理变化.机体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胸腺表现为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组织间隙加大;脾脏组织病变较为严重,其余器官组织均出现程度较轻的组织损伤。接种后48h,中枢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极度减少、网状细胞增生、器官组织结构模糊不清,充血、出血严重;一些生命重要器官则出现明显细胞肿胀,肠道等器官组织也有细胞变性、出血等不可逆病理变化。居感染组织损伤与人工接种组织相似,只是发生时间偏后约50h。提示:接种DPV强毒的感染鸭和同居鸭的免疫器官严重受损,甚至引超免疫抑制。此外,两组实验鸭的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脾脏、法氏囊、胸腺的网关细胞中的核内包涵体结构,可在病理组织学上为鸭瘟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商品肉鸭鸭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从山东和北京两地暴发的鸭瘟临床病例中分离到两株鸭肠炎病毒(DEV),分别命名为SD和BJ。以单抗介导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方法,对两个分离株感染细胞滴片进行间接IFA检测,可见感染细胞内有明显的蓝绿色荧光。试验感染7日龄北京鸭可引起鸭瘟的典型临床症状.死亡率为100%(3/3),取试验感染死亡鸭肝脏、法氏囊和脑组织等制备石蜡包埋切片,利用单抗进行免疫组化检验,除脑组织外均检测到病毒抗原。根据在GenBank上已发表的DEV两段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野毒sD株人工感染鸭肝脏和BJ珠自然发病鸭肝脏病科提取核酸为模板进行扩增,得到预期大小为765bp和1954bp的目的片段,对长片段进行测序,与发表序列进行比较,毒株间的碱基序列同源性达到99.73%。  相似文献   
60.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chitinase-producing micro-organisms as biocontrol agents for insect pests, five chitinase-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s (C1, C2, C3, C4 and C5) previously isolated from soil samples were chosen to infect grassland locusts.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mortality rate of locusts fed with strain C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groups, and its pathogenicity was confirmed by Koch's law. Midgut tissues of locusts infected with C4 were examined with a light microscope. Apparent histopathologic changes in midgut cells partly explained the pathogenesis of locusts. Therefore, strain C4 was considered to be a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To determine the taxonomic position of C4,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The 16S rDNA gene of C4 was amplified, cloned and sequenced. Comparative sequ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C4 corresponded to the genera Sanguibacter, Oerskovia and Cellulomonas. On the basis of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and sequence similarity analysis, strain C4 wa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enus Sanguibacter. This chitinase-producing strain C4, which closely corresponds to the species of the genus Sanguibacter and is pathogenic to locusts, is here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