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26篇
  49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431.
以同一个果园的猕猴桃品种"米良一号"为试材,分析猕猴桃树势、叶片营养状况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在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3级(高)以上的情况下,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也偏高。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和有效铁在2级(高)以上时,叶片全锌、全铜、全锰和全铁在适宜范围内;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为4级(低)时,叶全硼含量亦偏低。但在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并不缺乏的情况下,猕猴桃叶片的全钙、全镁却处于极低的水平。猕猴桃新梢直径、主干周长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以及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等均无显著相关性。新梢直径与主干周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的电导率、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等呈显著正相关。而主干周长与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32.
【目的】分析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和授粉时间对‘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大小、品质及坐果率的影响。【方法】首先研究‘米良1号’的果实发育模式,比较‘米良1号’和‘徐香’、‘金魁’的开花频度;然后以‘米良1号’为对象,分析不同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200,400,800,1 200倍)和授粉时间(花后0,1,2,3,4d)处理下,采收后及可食状态下猕猴桃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品质指标和坐果率的变化,探明猕猴桃单果种子数与单果质量及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之间的关系,最终确定‘米良1号’的最佳花粉稀释倍数和授粉时间。【结果】(1)在果实发育前期,猕猴桃果实迅速膨大;在果实发育后期,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增长缓慢。3个猕猴桃品种雌花开放时间为4~5d,其中‘米良1号’雌花开放最早,‘徐香’雌花开放较晚,‘金魁’雌花开放最晚。(2)无论是釆后还是达到可食状态的猕猴桃果实,随着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增加,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先减后增;但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除稀释800倍处理外,其他稀释倍数处理的坐果率均在80%以上。(3)无论是釆后还是达到可食状态的猕猴桃果实,随着花授粉时间推迟,猕猴桃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减少;但授粉时间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显著。除花后2d授粉处理外,其余授粉时间处理的坐果率均在95%以上。(4)单果种子数与果实质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果实内种子越多,果实越重。【结论】对‘米良1号’品种猕猴桃,建议花粉悬浮液稀释倍数在200~400倍,在雌花开放后0~2d,且雌花开放数在75%以上进行授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3.
【目的】研究套种吉祥草和清耕对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丰富猕猴桃生态学理论,猕猴桃优质生产及猕猴桃园套种吉祥草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猕猴桃行间套种吉祥草,以清耕为对照,测定不同生长期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及果实的产量品质,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套种吉祥草可显著提高不同时期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并随套种年限的延长趋于增加。连续4年套种吉祥草猕猴桃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7.85%-54.34%、28.57%-96.05%和16.39%-148.38%,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含水量分别为对照的0.20-0.61倍、0.30-0.87倍、0.41-0.65倍、0.23-0.32倍和0.05-0.16倍;果实单果体积和亩产量分别提高3.26%和4.88%;果实达食用时,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干物质和可滴定酸分别提高15.24%、5.46%、12.11%、5.63%和4.12%。相关性分析表明,套种吉祥草的猕猴桃树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猕猴桃果实单果重和品质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套种吉祥草对提高猕猴桃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增加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34.
贵州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日益严重的问题,分别于2015年10月、2016年4月及8月对六盘水市共12个乡镇26个代表性猕猴桃栽培园区病害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大量典型病害样本,综合生物学特性、分子鉴定及致病力测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六盘水市猕猴桃夏季和秋冬季病害主要为细菌性溃疡病和真菌性软腐病、灰斑病、褐斑病,其次是炭疽病和黑斑病,春季部分园区有细菌性溃疡病,真菌病害相对较轻。本文研究结果为六盘水市猕猴桃病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5.
基于栽培管理措施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猕猴桃种植区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与猕猴桃枝干溃疡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发现,栽培管理措施及水平直接影响溃疡病的发生程度,管理精细的果园发病较轻.为有效控制病害,冬季修剪应在落叶后至元月中旬之间进行;冬灌不能晚于11月底,春灌不早于4月;合理施肥,控制春季萌芽的早晚、伤流的多少和树木生长势,降低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436.
猕猴桃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种经优化的DNA提取方法即CTAB区室法、SDS区室法、CTAB常规法、SDS常规法提取猕猴桃嫩叶基因组DNA,效果均好。经综合对比分析,本实验认为CTAB常规法是适于AFLP分析最佳的提取方法,因其步骤简单、快捷,得到的基因组DNA降解少、杂质含量少,能获得高质量的DNA模板。通过对所得到的基因组DNA模板进行AFLP分析,得到了清晰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437.
猕猴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但猕猴桃果实不耐贮藏、不易长途运输。猕猴桃果汁加工可以解决猕猴桃果实集中成熟上市、短期内供过于求的问题,同时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是猕猴桃深加工的主要方式。对国内外近几年猕猴桃果汁加工过程中脱皮、制汁、澄清、灭菌、提高稳定性、去除农药残留等关键工艺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和展望,为猕猴桃果汁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38.
针对猕猴桃种植领域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实体词复杂度较高,识别精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字词语义信息的猕猴桃种植实体识别方法。以BiGRU-CRF为基本模型,融合词级别和字符级别的信息。在词级别上,通过引入词集信息,并使用多头自注意力(Multiple self-attention mechanisms,MHA)调整词集中不同词的权重;同时使用注意力机制忽略不可靠的词集,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词集上,从而提高实体识别效果;在字符级别上,引入无监督的基于转换器的双向编码表征(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orm transformers,BERT)预训练模型增强字的语义表示。在包含12477条标注样本和7个类别实体的猕猴桃种植领域自制语料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SoftLexicon模型相比,F1值提高1.58个百分点。此外,本文模型在公开数据集ResumeNER上与Lattice-LSTM、WC-LSTM等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取得了最佳效果,F1值达到96.17%,表明本文模型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439.
针对现有监测方式难以大面积准确监测植株个体水分状况,且猕猴桃果园的郁闭性导致根域土壤含水率(Root domain soil water content,RSWC)监测方法匮乏的问题,使用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和冠层植被指数来预测果实膨大期(5—9月)徐香猕猴桃植株40cm深度的RSWC。在MLP训练数据的预处理中,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输入(植被指数)与输出(RSWC)的相关性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作为输入与输出的显著性评价指标。进一步考虑冠层采集范围可能对模型精度造成的影响,将数据分割为不同尺度对MLP进行训练评估。结果表明,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e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DVI)与RSWC具有最高的相关性与显著性,相关系数和P分别为0.744和0.007,该指数可以作为RSWC反演的输入量。对不同尺度RDVI的建模数据表明,模型精度与RDVI采样面积A及对角线长度L有着较强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91和0.993),为了使模型精度最大化,采样面积应在2.540~3.038m2之间。通过使用该尺度的RDVI建立的MLP模型达到最大精度(R2为0.638,RMSE为0.016)。本研究可为建立非接触性猕猴桃果园土壤含水率估算方法与果园灌溉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40.
探究有机改良剂施用对猕猴桃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在贵州省修文县低产猕猴桃园进行了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改良剂对照(T1)、生物质炭改良剂(T2)、椰糠改良剂(T3)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T4)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I(T5)处理,测试施用有机改良剂后猕猴桃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产量,以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I效果最佳,分别增产23.5%和32.1%。施用有机改良剂处理猕猴桃单株果数提升,单果质量降低。施用有机改良剂提升了猕猴桃商品果率,其中生物质炭和自制改良剂I处理商品果率分别提升6.0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施用有机改良剂促进了猕猴桃干物质积累和糖度提升,并显著提升了猕猴桃蛋白质和矿质P、矿质K含量提升。从经济效益来看,施用生物质炭改良剂和自制复配改良剂I处理猕猴桃产值和利润均有提升;从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来看,与不施改良剂对照处理比较,仅施用生物质炭处理猕猴桃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有所提升,分别增长5.8个百分点和21.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采用生物质炭改良剂能够实现贵州修文低产猕猴桃园增产、提质、增效的多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