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10篇
林业   35篇
农学   774篇
基础科学   30篇
  90篇
综合类   846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以2 a托里桉超级苗不同株系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适合诱导的培养基为MS改良+6-BA 0.5mg·L-1+NAA 0.1 mg·L-1;适合6号株系增殖培养基为MS改良+6-BA 0.2 mg·L-1+NAA 0.1 mg·L-1,适合7号、10号株系的增殖培养基为MS改良+6-BA 0.3 mg·L-1+NAA 0.2 mg·L-1;适当缩短继代周期是解决桉苗顶稍枯萎、上部叶片脱落等症状简单、有效的方法;适合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改良+ IBA 0.2 mg·L-1+ ABT 0.6 mg·L-1,生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42.
城市周边耕地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对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协同量化耕地自然质量特征以及周边立地条件的关系,融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线划定要求,在土地评价与立地条件分析(LESA)理论基础上构建基于自然质量与立地条件特征的综合评价系统,建立鞍山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利用与保护分区,提出耕地保护分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鞍山市域主城区耕地可分为4类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区占80.70%,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占10.15%,城镇开发边界弹性用地区占3.98%,生态保育区占5.17%。评价结果综合反映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质量的差异性及立地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融合国土空间中三线划定的政策要求,对城市主城区周边耕地布局进行有效探索,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开发边界弹性发展空间用地需求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43.
以65份自育的大白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类群划分。利用26对SSR分子标记分析供试材料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SR分子标记聚类方法进行大白菜自交系的组群划分研究。SSR标记多样性分析表明,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541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913 5,说明供试材料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SR分子标记聚类将65份大白菜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SSR标记聚类结果真实地反映了种质资源内在基因组的多样性,可以将系谱来源相同的材料聚类在同一类群,对于杂种优势预测和亲本选择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水稻基因组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但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丰富的基因组变异及功能基因克隆等)有效应用到复杂农艺性状的精准改良仍是设计育种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科学难题。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选择导入育种(breeding by selective introgression, BBSI)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一套基于精准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挖掘并同步改良多个复杂性状的设计育种策略。其主要包括:①构建大量携带优异性状的回交导入系群体,作为BBSI的材料平台;②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关联分析,构建精准的遗传信息平台;③通过设计“理想目标基因组型(ideal target genomic constitutions, ITGC)”和基因聚合方法,高效培育目标优良品种。介绍了BBSI的发展历程及在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运用,尤其是如何利用分子数量遗传理论和全基因组变异来验证并丰富该策略,计划实施20年来已育成近百个绿色超级稻(green super rice, GSR)新品种,为后基因组时代作物育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5.
利用已经构建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和一个含有鸡溶菌酶基因超敏感位点4(hypersensitivity site 4)的载体pBS-HS4,采用Polybrene的方法进行稳定共转染T47D细胞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结果得到了87株稳定转染细胞株。用10-9mol/L 17β-雌二醇诱导筛选,结果标号为EGFP-T47D 74的克隆细胞株在诱导后72 h及96 h表现出非常强的诱导荧光,而且诱导倍数较大,为3.63倍。结果表明,试验筛选出的稳定转染重组细胞株可供进一步建立细胞表达系统来筛选EEDCs。  相似文献   
46.
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的配合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高的品种,选用9份K10改良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Ⅳ设计,对自交系籽粒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穗轴脱水速率及苞叶脱水速率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9份自交系的配合力自交系间有较大差异。自交系4、自交系3籽粒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自交系8籽粒灌浆速率一般配合力较高,脱水速率一般配合力居中;自交系9籽粒灌浆速率一般配合力较低,脱水速率一般配合力较高;自交系2、1、7籽粒灌浆、脱水速率一般配合力均较低。用来改良K10的9份材料中,国外杂交种和欧洲群体改良灌浆脱水性状的效果较好,丹598、丹340、瑞德群体、郑58不理想。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超高压诱变小麦突变株系及其野生品种的多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鉴定突变系是否具有抗旱性变异。以偃展4110及其超高压诱变的突变株系为材料,在正常条件和干旱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有些突变系的抗旱系数与未诱变的对照相比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用主成分分析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相对含水量(RWC)、相对失水速率(RWL)、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9个单项的生理指标转换成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并通过计算得到这一突变株系的综合抗旱D值。在12个突变系材料中有7个材料的综合抗旱值有显著变化,这些结果说明高压诱变是一项有效的诱变技术,为该技术在抗旱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布氏哲罗鲑年龄与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吴万荣 《水产学报》1987,11(1):37-44
本文根据鳞片生长环纹的计数,并同鳞片、脊椎骨、鳃盖骨等上的年轮相对照,对4龄内的布氏哲罗娃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摘要如下:(1)布氏哲罗鲑鳞片上的环纹随年龄而变化:每月长出二圈生长环线。鳞片上具有明显的“切割”年轮特征;脊椎骨、鳃盖骨上具有明带与暗带(线)形成的年龄特征。(2)布氏哲罗鲑在4龄内,体长在年龄上的回归方程为L=189.9468t+26.7934(r=0.991,df=35);体重年龄的回归方程为W=6.2451.e~(21219t)(r=0.978,df=35);鳞片半径与年龄的回归方程为R=0.7425t—0.1596(r=0.980,df=35);体重和体长的回归方程为W=6.7717357×10~(-6)L~(3.0740)(r=0.999,df=35);体长与鳞片半径的回归方程为L=251.0540R+71.2288(r=0.991,df=35)。(3)布氏哲罗鲑在4龄内,体长平均年增长为189.95mm;并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生长常数、生长指标、肥满度系数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9.
According to the multiple alignments identified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Ⅰ (MHC Ⅰ) gene conserved sequence registered in GenBank from the family ducks (Anatidae) anser waterfowl, a pairs of specific primers for the fragments of MHCⅠgene of goose F1 from fast-growth lin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Primer Premier 5.0. Using the genome DNA of goose F1 from fast-growth lines, the target gene fragment was obtained by PCR. To conduct sequencing of the fragments of MHCⅠgene of goose F1 from fast-growth lines and make sequence alignment and analysis of prote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y bioinformatics, and resear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HCⅠgene of goose F1 and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rotein. Bioinformatics was analyzed the nucleic acid data,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and phylogenetic trees. The result of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fragments of MHCⅠgene of goose F1 from fast-growth lines was 1036 bp in length, which coded 96 amino acids polyprotein. The homology were 93% and 83% with MHC Ⅰ gene and coding sequence of Wulong goose in NCBI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72 different bases sequence and 16 amino acids change. There also was higher homology with other poultry, and existe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iji goose > chickens > ducks.The homology segment sequen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fragments of MHCⅠ gene of goose F1 coded 96 amino acids protein, which molecular weight, PI,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charged amino acid, estimated half-life, instability index, aliphatic index and average hydrophobicity were 11.342 ku, 5.32, 14, 17, 2.8 h, 34.92, 42.81, -1.066, respectively, and appeared 9 B cell epitopes, but contained no signal peptid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in for hydrophilic non-secreted proteins, had the high immunogenicity. In addition, The protein structure study indicated that alpha-helix, beta-sheet, beta-turn and random coil were 31.25%,16.67%, 14.58% and 37.50%, respectively. There existed amino terminal domain and carboxyl terminal domain in the tertiary structure. Therefore, MHC gen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and populations of individuals by the pathogen pressure in environment, and there we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MHC molecules and the diversity of antigenic peptide. MHC determined the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and could be treated as a candidate gene for diseas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50.
我国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的遗传渐渗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5,19(2):105-111
用LKB平板电泳仪,4.4%聚丙烯酰胺凝胶对南京罗非鱼良种场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养殖群体肌,肝,脑,心,眼中的10种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的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的群体未见的多态位点,平均杂合度为0,是超“纯”的养殖群体,尼罗罗非鱼群体中有20%的尼奥杂交鱼,其体形酷似尼罗,难以肉眼鉴别,由此可见,我国尼罗罗非鱼养殖群体中已存在遗传渐渗问题,须注意防杂和提纯。在剔除了杂交鱼后,该场尼罗罗非鱼群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