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36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河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西地区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分析了河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后 ,提出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以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认为河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草畜产业和沙产业 ,并以农业品生产为龙头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形成产业链 ,才能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赢得主动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2.
现代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丁文喜  李敏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328-331
现代农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正面临来自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多重挑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吸收借鉴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根据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生态农业运行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3.
本文针对湿地农业发展的渍涝治理模式,农牧、林农复合系统发展模式,湿地合理利用的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在富锦市、同江市和抚远县展开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模式多还不够完善,甚至因理论和技术上的缺陷并不适用。本文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和优化模式建议,以期对区域湿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湿地的合理保护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4.
白银市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银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现代化学物质投入的增加,设施农业的兴起以及种植制度的改进,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农产品供需缺口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等诸多不利因索。分析表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白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提出了白银市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目标,确立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框架,对白银农业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势农业产业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5.
茶产业在山区农村经济和生态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2009,35(1):11-13
本文论述了茶产业在中国山区农村经济和生态中的作用。种植茶树可以提高山区绿色植被覆盖率,还可以为农民增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符合高效生态农业要求。茶叶生产规模灵活、产品体积小并具有高附加值,还适合开发观光农业,符合山区的生产条件。生态茶园一般有“专业茶园”、“茶—林间作”和“种—养循环经济模式”等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6.
对干热河谷旱坡地Ⅰ(罗望子+木豆),Ⅱ(罗望子+木豆+柱花草),Ⅲ(罗望子+象草),Ⅳ(罗望子+自然草被)等4种复合生态农业模式0~40 cm土层水分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含水量主要受自然降水的影响,雨季和旱季差异显著;不同模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模式Ⅱ和模式Ⅳ有较强的保水持水能力;在雨水补给不足时,模式Ⅲ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最高,模式Ⅳ最低;土壤水分季节波动模式Ⅳ最小,模式Ⅲ波动最剧烈;雨季,4种模式具良好的层间补水能力,旱季,模式Ⅰ和Ⅱ土层间补水能力最强.总体上看,4种模式对干热河谷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但模式Ⅱ的保水持水能力最强,综合效益最好,更利于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由于生态农业概念模糊,加之边界不清,生态学界对生态农业科学原理与技术总结不够,公众对生态农业理解有误,阻碍了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本研究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1982—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分析了现代农业的9种主要形态及其特征,重新定义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厘清了生态农业的边界,提出了指导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与科学技术原理。并以山东省平邑县弘毅生态农场18年实践为例,实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生态农业概念、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8.
由于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着水分短缺、土壤贫瘠与水土流失等几大不利因素,研究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了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作者分析了窝铺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问题,认为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合理利用,开发水土资源,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环境应养与用兼顾;对自然资源应合理索取与注意补偿,防止浪费,对待能量要有用有投.在试验区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生产特性,融水土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一体,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9.
依据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生态农业在金沙江典型区域元谋干热河谷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析、探讨了在干热河谷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该区域发展旱坡地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干热河谷旱坡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目标寻求新路子。  相似文献   
90.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生态农业内涵、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介绍了中国目前几大生态农业模式,并分析了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