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41篇
  183篇
综合类   354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明不同地膜覆盖对早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以及液体地膜在陕西渭北旱塬旱作农田进行周年覆盖集雨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总贮量和不同土壤深度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年覆盖地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并且...  相似文献   
72.
沼液浸种的地膜小麦具有合理的产量结构,比地膜小麦增产9.88%,比露地小麦增产67.65%,苗期着重促进了根系的发育,中后期更快地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使植株的抗逆性增强。喷施叶面肥均表现为增产,其中KH2PO4效果最好,增产幅度11.94%~13.92%,其余依次为麦丰乐、沼液、红苹果2号,增产幅度不足6%,同时提高了株高、成穗数、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73.
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宽幅渗水地膜覆盖集雨式仿丰产沟耕作栽培技术(简称"宽膜集雨耕作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宽幅地膜和"V"型种植。多年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表明,宽膜集雨耕作技术栽培使土壤含水量、降水利用率和生产率都显著提高;作物生育进程明显提前;农田单产提高20%左右。增产的原因是"V"型膜面结构集流效率高,同时宽膜土壤的地积温、单株植株的增温面积也增加。此外,还有土壤板结因素降低等原因。  相似文献   
7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北旱地4个主要冬小麦品种在不同供氮水平下对氮素的吸收、累积和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显著地促进了小麦地上部分氮素累积总量,子粒氮素累积量在施氮量180.kg/hm2时最高,再增加氮肥用量子粒氮素累积量降低;施氮明显增加了收获时茎秆氮素的残留量。不同品种间氮素累积量差异显著,其中小偃22最高,其后依次为陕253、小偃503和陕229;小偃22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效率均高于其它几个小麦品种。不同器官相比,开花前氮素主要累积在叶片中,茎秆的累积量在开花期达到最大。不同部位氮素转移效率为叶片穗茎秆;叶、茎、穗氮素转移效率存在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75.
国外优良亚麻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引进的74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和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份,单株纤维产量高的资源6份,单株种子产量高的资源3份,长势好的资源7份,可作为育种材料和经进一步试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76.
调查出宾川县15个亚麻品种田间白粉病的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以及发病最重时期、恢复生长期和恢复生长率。15个品种田间抗病性差异显著,没有免疫(I)品种,高抗(HR)品种1个、中抗(MR)品种2个、中感(MS)品种2个、感病(S)品种6个、高感病(HS)品种4个。分析出高抗(HR)和中抗(MR)的双亚7号和黑亚11号、范妮,这3个品种发病较迟、抗病性强、成株率高、综合经济性状好、优质原茎比例大、综合产值高。  相似文献   
77.
吉亚四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四号是以Flandi为母本,以89-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290.33kg、1308.01kg和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2.72%、24.82%和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309kg、1288.54kg和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3.02%%、24.05%和16.68%。长麻率20.4%,全麻率29.11%,纤维强度27.3kg。  相似文献   
78.
对8个有代表性的亚麻基因型根系还原量与地上部分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麻还原量以现蕾期至开花期最高,以后逐渐递减.其中上段根系的还原量占总还原量的73.31%-76.86%,中段根系占16.2%-18.17%,下段根系占A.95%-9.26%.亚麻根系还原量与单株果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花朵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9.
双亚10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亚10号是以(78—97×奥尔沙)×(85—1832×FR2)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高纤、优质、抗旱、抗倒伏和抗病优点。区域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068.7kg、975.1kg和741.9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7号增产6.6%、24.5%和18.4%。生产试验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5326.1kg、861.0kg和449.1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11号增产8.5%、23.7%和10.9%。长麻率20.6%、全麻率29.9%,纤维强度26.7kg。  相似文献   
80.
亚麻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年来通过对阿里亚娜、阿高斯、汉姆斯、范妮、依罗娜、双亚6号、黑亚11号7个品种丰产性、抗逆性、稳产性试验,选出依罗娜、阿高斯和阿里亚娜为推广品种,汉姆斯为继续试验品种,范妮、双亚6号和黑亚11号在宾川低则热乡镇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