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316篇
基础科学   93篇
  475篇
综合类   1248篇
农作物   182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s of plant adaptation to stressor action is one of the leading directions of current biological studie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salt tolerance of sea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L.) and identify its ability to cope with the salinity effect in the saline and extremely cold region of Qinghai, China, a test was conducted with two-year-old seedlings subjected to 0, 200, 400 and 600 mmol·L–1 NaCl solutions for 30 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n increase in salinity, the biomass of H. rhamnoides seedlings clearly decreased. Leaf water potential (Ψw) and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under salinity, with severe water shortages appearing in leaves. At the same time, the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declined markedly. When salinity increased and stress time prolonged, the net CO2 assimilation rate (A) significantly declined.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declined at first and was the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over the stress time. We conclude that H. rhamnoides grown in the extremely cold and saline region of Qinghai has a certain resistance to salt, which can be planted at appropriate salinity levels.  相似文献   
962.
受小蠹虫不同阶段为害的云南松光合生理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15年生云南松在横坑切梢小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在蛀梢和蛀干为害期的针叶光合生理反应.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云南松在小蠹虫蛀梢和蛀干期显著影响了针叶同化CO<,2>的能力,针叶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65%,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也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针叶净光合速率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关系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小蠹虫不同的蛀害期而不同.小蠹虫蛀梢和蛀干为害显著降低了针叶叶绿素含量(P<0.05),但受蛀梢为害的云南松针叶叶绿素a/b值显著高于健康或受蛀干为害的云南松.针叶最大荧光(Fm)、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以及Fv/Fo均因小蠹虫蛀梢和蛀干为害而显著下降,尤以在被蛀干时的针叶Fm、Fv/Fm、Fv/Fo下降幅度更大.综合分析表明:受小蠹虫"胁迫"(蛀梢、蛀干)后针叶叶绿素合成受到显著影响,引起了寄主云南松光合机构的破坏,导致寄主云南松树势下降,这必为喜欢攻击亚健康或衰弱林木的次期性昆虫创造合适的寄主.  相似文献   
963.
采用Li-6400光合仪和OS1-FL调制荧光仪分析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欧李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低度水分胁迫下欧李的平均光合速率最大,而在严重水分胁迫下则最小;欧李的气孔导度在无水分胁迫下随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增大,但在中度水分胁迫和严重水分胁迫下变化不明显.欧李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中午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低度水分胁迫、无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和严重水分胁迫下,欧李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8.447±0.831、6.811±0.690、2.658±0.756、1.474±0.469 μmol·m-2·s-1,前2种条件下与后2种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胁迫下欧李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类似.(2)荧光参数初始荧光与非光化萃灭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最大光化量子产量、光系统Ⅱ潜在活性则均降低.这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PSⅡ反应中心受到破坏或可逆失活,光合作用原初反应过程受抑制,欧李可能通过热耗散消耗掉过剩光能,从而保护了光合机构,这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3)低度水分胁迫即土壤含水量为21%~24%时,欧李光合生理指标达到最佳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1.214±0.112 μmol·mmol-1).  相似文献   
964.
短期干旱和复水对麻栎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栎是鲁中山区森林植被恢复的重要阔叶树种之一,本文以1年生麻标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短期干旱和复水对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等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初期,干旱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过高的土壤含水量并不利于麻栎幼苗的生长;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幼苗的气孔导度减少,导致光合和蒸腾作用的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胁迫末期各项光合指标均降到最低。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看出,干旱胁迫并未使幼苗的光合机构发生伤害,幼苗在适宜的水分条件时产生光合能力上调,当水分匮缺时,以叶黄素循环为主的非光化学淬灭耗散掉过剩的光能达到保护光合机构的目的。复水后麻栎幼苗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恢复正常,但气孔导度的增大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导致了水分利用效率的反冲,同时叶黄素库仍然维持较高水平,麻栎幼苗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双重保护来抵御干旱胁迫和进行胁迫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5.
为研究渗透胁迫下杉木自毒物质邻羟基苯甲酸(SA)对杉木幼苗的毒害作用,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模拟干旱处理,通过水培方法研究在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50,100,200 mg/L)杉木自毒物质SA对1年生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0.3 MPa)、中度(-0.5MPa)、重度(-0.7MPa)渗透胁迫下,杉木幼苗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随着渗透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加速.在渗透胁迫下,当自毒物质浓度达200 mg/L时,与对照相比,在第7,14,21 d时,其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15.39%,25.78%,41.89%.  相似文献   
966.
干旱胁迫下两种钝叶草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2个来源不同的钝叶草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差异。结果表明:①持续干旱30d后,两个材料均出现表征死亡现象,但复水3d后仍有部分钝叶草返青;②不同干旱处理显著抑制了钝叶草的生长,但宫崎钝叶草能保持较强的匍匐茎生长势;③持续干旱胁迫下,钝叶草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宫崎钝叶草能维持较高且稳定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④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处理能提高钝叶草的叶片SOD活性;⑤宫崎钝叶草具有较强的旱后恢复能力,抗旱性强于句容钝叶草。  相似文献   
967.
研究了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灌浆结实中期短期低温弱光与土壤水分亏缺对叶绿素含量及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齐穗20d后的短期(4d)18℃低温弱光和一定程度的土壤水分胁迫(低限土水势-40kPa以上)并不会引起两优培九及对照品种汕优63和武运粳8号的叶片早衰;短期低温弱光会使两优培九谷粒充实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减低,但敏感程度低于汕优63和武运粳8号。在本试验范围内,土壤水分对3个品种的籽粒影响较小。常温常光照下较高的土壤水分对提高两优培九整精米率和降低垩白粒率有利,短期低温弱光处理下较低的土壤水分对降低垩白粒率有利。  相似文献   
968.
不同季节水蜜桃品种光合生理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9个水蜜桃品种在春、夏、秋3个季节的气体交换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水蜜桃在3个季节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峰值以及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表现为春季最高,夏秋季因品种差异有所不同,多数为秋季略高于夏季;②水蜜桃的光补偿点(LCP)随着季节进程变化呈逐渐降低趋势,春季为54.7~91.9 μmol/(m2·s),秋季为12.4~48.2 μmol/(m2·s),各品种的光饱和点(LSP)季节变化无明显规律,多为900~1 400 μmol/(m2·s);③供试品种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荧光参数在夏季的降幅较小,只有早香玉在夏季、大久保和砂子早生在秋季明显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在夏季均增加,特别是白花和初香美的NPQ明显升高,表明水蜜桃在夏季以热耗散的形式释放较多的光能以保护光合机构;③水蜜桃的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日峰值与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春秋季均呈正相关,夏季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值的季节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9.
[目的]研究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抗氧化酶系统在缓解光氧化伤害中的作用。[方法]以低叶绿素b水稻突变体和野生型为材料,对其叶绿体中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同工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片细胞及叶绿体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同工酶种类相对较多,酶活性相对较高;强光条件下,突变体叶绿体H2O2的含量低于野生型叶绿体。[结论]较强的内源活性氧清除系统减轻了强光下过剩光能对光合膜的光氧化伤害,是该突变体PSII具有较高稳定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0.
[目的]研究人工辅助光照对白肋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白肋烟品种9803为试材,在苗期设置3个水平的夜间人工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肋烟生长发育、烟叶化学成分及烟叶等级的影响。[结果]苗期夜间人工光照处理后,成苗叶片叶绿素a/b值由0.45上升到0.91~2.10;干物质积累增加,茎、根、叶干重分别增加了97%~106%,26%~102%和60%~77%。茎高增加了3.5~3.9 cm,茎直径增加了1.0~1.3 mm。不同时期的叶长、叶宽均大于对照,斩株时叶长增加2.6~3.7 cm,叶宽增加1.2~1.7 cm。生育期提前。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降低0.48%,中部烟叶降低0.79%。烟叶产值增加了1095.0~2 388.0元/hm2,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0~11个百分点。[结论]白肋烟苗期夜间人工光照处理可促进烟苗生长发育,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