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6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林业   153篇
农学   316篇
基础科学   22篇
  757篇
综合类   1565篇
农作物   504篇
水产渔业   1085篇
畜牧兽医   1592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417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内标法同时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巴豆酸作为内标物,以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探讨无需任何前处理便能同时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最佳色谱条件。用HP-INNOWAX(19091N-133)毛细管柱,以高纯氮作为载气,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理想检测条件为载气总压力160kPa,气化室温度250℃,检测室温度27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法,初始温度120℃,然后以10℃/min升温速率升至220℃,保持2min。  相似文献   
142.
S. Boisen   《Livestock Science》2007,109(1-3):182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alyses of feedstuffs and diets are integrated in the new Danish fe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pigs.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potential physiological energy and standardised digestible amino acid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energy value of actual batches of feedstuffs and complete diets for pigs, two different in vitro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proved to analyse precisely the digestibility of organic matter at faecal, as well as at ileal, level in the pigs. For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protein value in the diet, table values for standardised digestibility of amino acids from the individual feedstuffs are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amino aci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specific pig category. The results in the present paper indicate that in vitro analyses for digestibility of crude protein in feedstuffs are a reliable tool for calculation of standardised ileal digesti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mino acids. Thus, the results may question the need for future experiments with surgically modified pigs for analysing ileal digestibility of amino acids in protein sources. Alternatively, in vitro digestibility analyses appear to have a general potential for a precise evaluation of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in actual batches of feedstuffs and pig diets.  相似文献   
143.
新型豆粕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OSS2300瑞士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和德国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新型豆粕的粗蛋白质为453.092g/kg,18种氨基酸含量为327.65 g/kg,占粗蛋白质含量的72.31%,氨基酸的总消化率为79.31%。生长畜禽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163.36 g/kg,占18种氨基酸总量的49.86%,以70日龄未取盲肠公鸡测定其消化率为74%~90%。以蛋鸡和肉仔鸡理想蛋白质为模型计算平衡性指数,表明新型豆粕为家禽的良好蛋白源。  相似文献   
14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比例发酵海鲜菇菌糠对简阳大耳黄羊屠宰性能、羊肉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简阳大耳黄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C组,对照组)、20%(L组)、30%(M组)、40%(H组)发酵海鲜菇菌糠。预试期10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L组宰前活重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H组(P<0.05),肺脏、肾脏、瘤胃、小肠、大肠重量以及瘤胃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且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眼肌面积、肺脏、肾脏、瘤胃、小肠以及大肠重量呈二次变化(P<0.05)。2)各组间背最长肌pH无显著差异(P>0.05);L组24和48 h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且均随添加水平的提高呈二次变化(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H组(P<0.05),剪切力显著低于H组(P<0.05)。3)L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天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H组(P<0.05),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脯氨酸、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和M组(P<0.05),其中,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4)各组间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硬脂酸(C18:0)和α-亚麻酸(C18:3n3)含量随发酵菌糠添加水平的增加分别呈二次变化和线性升高(P<0.05),H组C18:3n3含量较C组提高了16.48%,试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n-3 PUFA含量较C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6/n-3较C组分别下降了0.64%、11.73%和12.34%。综上所述,日粮中发酵海鲜菇菌糠添加水平为20%时对提高山羊内脏器官发育以及改善肉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5.
为探究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对缺磷胁迫的生理和代谢响应,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正常供磷(+P处理)和缺磷(-P处理)对假地豆生长及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降低了假地豆地上部干重和磷含量,但促进了根系生长。随后,代谢组共检测到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267个代谢物,可被分为12类。其中,叶片和根系的缺磷胁迫差异累积代谢物(DAMs)均为79个。缺磷处理导致假地豆叶片和根系的原花青素、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积累显著增加,而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的积累显著减少。此外,缺磷处理使根系的8个有机酸和4个糖及醇类的积累显著增加。综上,假地豆通过促进根系生长和调整代谢物积累来提高对缺磷胁迫的适应性。本研究将为进一步解析假地豆适应缺磷胁迫的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目的】 探究丁酸梭菌在肉鸡消化道内的定植能力以及丁酸梭菌对肉鸡肠道短链脂肪酸含量和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9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空白组灌喂生理盐水,丁酸梭菌组灌服荧光标记的丁酸梭菌,3 h及16日龄进行解剖并采集回肠上皮细胞观察荧光情况。随后另外选择30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1~6 d饲喂含丁酸梭菌的饲粮,之后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21 d。在16和21日龄时,分别采集回肠和盲肠中段内容物,测定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微生物种类、物种丰度比例、菌属以及蛋白功能丰度等差异分析。【结果】 3 h及16日龄丁酸梭菌组回肠上皮细胞周围均呈现出荧光现象,表明丁酸梭菌能够定植于消化道上皮细胞。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肉鸡回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1日龄丙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在盲肠内容物中,试验组16日龄肉鸡丁酸和戊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异戊酸和己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21日龄丁酸和异戊酸均极显著增加(P<0.01),乙酸、异丁酸、己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均显著增加(P<0.05)。门水平上微生物种类分析发现,16日龄样本中厚壁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最高;21日龄样本中微生物种类增多,其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丰度较高,16和21日龄试验组的优势菌群均高于对照组。物种丰度比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6日龄试验组厌氧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而去氟球菌属、丛毛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等7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降低(P<0.05);21日龄试验组铁杆菌属、毛球菌属等6种菌属的物种丰度比例显著增加(P<0.05),变形菌属、浮霉菌属、装甲菌门GP5的物种丰度属显著降低(P<0.05)。菌属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布劳特氏菌属,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未分类毛螺旋菌属;21日龄试验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未分类拟杆菌、毛球菌属、乳酸杆菌目、乳球菌属等,对照组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是诺兰克酸杆菌GP4、丛毛单胞菌科等。菌群蛋白功能丰度分析结果显示,16日龄试验组甲基受体趋化性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氨基酸转移酶亚基A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21日龄试验组ECF亚家族RNA聚合酶δ-70因子、丙氨酸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酸梭菌可以在肉鸡回肠上皮细胞中定植;丁酸梭菌可增加肠道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微生物种类及有益菌属,提高物种丰度及功能蛋白丰度,从而促进肠道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50.
刺槐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3种刺槐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刺槐叶蛋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也很丰富,属完全蛋白质;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3.97%~96.8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4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73%~80%,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或含硫氨基酸,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刺槐叶蛋白还含有丰富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38%,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刺槐叶蛋白的贴近度为0.64~0.89,比较符合婴幼儿及少年食用;刺槐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紫花苜蓿叶蛋白相当,刺槐叶蛋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