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8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5篇
  51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6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72.
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及室内离体叶圆片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10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一个欧山杂种对葡萄霜霉病及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采取那种鉴定方法,爱格丽和北醇对两种病害的抗性都最强;赤霞珠、白羽和佳利酿3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6个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中等;赤霞珠和佳利酿2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最弱,88-02、88-03、88-04、白羽、梅鹿特、白克列海特和白诗南7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中等。另外,3种鉴定方法对两病的鉴定结果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尤以田间接种鉴定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73.
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 L.)栽培和酿酒引入中国西部的时间是在西汉以前,引入中部地区的时间是在西汉。引入的路线是从中亚到汉代西域,再至都城长安,然后逐渐向东部地区传播,先至河南、山西,之后扩散至河北、山东以及其他地区。中国古代人民培育出许多著名的葡萄品种,采用了独特的葡萄栽培方式。自然发酵的葡萄酒基本上是在西域地区生产,广大的中东部地区很少采用这种技术。自然发酵在东部广泛应用的时期是元代,中国现代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始于1892年。目前,欧洲葡萄栽培和酿酒已成为我国新疆、山东、河北等地农业和轻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4.
本文简单介绍了格尔木地区红提子的栽培技术,大棚栽植成活率达90%。同时表述了红提子在格尔木生长季抚育管理措施,为格尔木地区种植优质红提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本研究以超藤×刺葡萄、巨峰×燕山葡萄、巨峰×沙地葡萄、水晶×华东葡萄、白香蕉×华东葡萄及玫瑰蜜×华东葡萄6个杂交组合为试材、各母本自然授粉果实及种子为对照,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杂交组合坐果率,分别为44.44%、46.00%、41.67%、22.22%、12.00%、10.00%.与对照相比,6个杂交组合的果实重量和大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上升;果皮颜色、形状、果肉质地及果肉颜色变化不大;种子千粒重差异较大,水晶×华东葡萄和白香蕉×华东葡萄后代种子千粒重增大,其他杂交组合种子千粒重降低,种子大小变化规律与千粒重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76.
百花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 var. dissecta)野外仅见一株,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濒危物种。通过比较不同消毒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建立百花山葡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5%的H2O2消毒4 min的效果最好,培养基MS+0.6 mg·L-16-BA+0.3 mg·L-1NAA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培养基1/2MS+1.0 mg·L-16-BA+0.1 mg·L-1NAA有利于丛生芽的诱导,在诱导不定根时,使用1/2 WPM + 0.2 mg·L-16-BA培养基培养效果最好。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已经获得百花山葡萄完整植株,并于室外移栽成活,为百花山葡萄这一极小种群的保存与繁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7.
广西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生产上低产不稳产和种质创新问题,2003年至2008年,对来自广西各地的124份野生毛葡萄种质进行结实和果实等性状调查和检验分析,主要性状为:萌芽期为4月12日,开花期为5月22日,成熟期为9月4日;萌芽率44.8%,变异幅度为15%~100%;结果枝率71.7%,变异幅度为12.5%~100%;每结果枝穗数2.2穗,变异幅度为1.2~4.1穗;坐果率27.1%,变异幅度为7.1%~56.1%;单穗重84.8 g,变异幅度为13.6~296.6 g;单果重1.5 g,变异幅度为0.8~2.8 g;可溶性固形物12.3%,变异幅度为9.3%~16.5%;有种子3.3粒,变异幅度为1.8~4.2粒;出汁率71.6%,变异幅度为63.4%~80.1%;水溶性总糖11.70 g/100mL,变异幅度为6.08~18.11 g/100mL;总酸2.05 g/100mL,变异幅度为1.10~3.14 g/100mL;单宁0.27 g/100mL,变异幅度为0.09~0.64 g/100mL;维生素C 0.67 mg/100mL,氨基酸总量315.6 mg/100mL。收集到综合性状优良的两性花原生种质。  相似文献   
78.
葡萄糖氧化酶对山葡萄酒陈酿过程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权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54-258
以‘左山二’山葡萄酒为试验材料,研究葡萄糖氧化酶对山葡萄酒陈酿过程中总花色苷及四种单体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本试验总花色苷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单体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果表明,山葡萄酒在80天的陈酿过程中,葡萄糖氧化酶使山葡萄酒总花色苷及二甲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下降缓慢,而花青素-3,5-双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山葡萄酒中加入0.6 mg/L葡萄糖氧化酶能显著减缓酒中总花色苷及二甲花翠素-3,5-双葡萄糖苷含量的降解速率,对提高山葡萄酒的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9.
葡萄核心种质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在已建立的葡萄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葡萄核心种质。【方法】利用M策略(Core Finder和Power Core)、遗传距离法(least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LDSS和genetic distance optimization,GDOPT)和Core Hunter法构建核心种质, 并对He、Ho和 I值等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方差差异百分率(VD%)、均值差异百分率(M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R%)等表型指标进行统计检验,同时采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主坐标分析对其进行确认。【结果】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保留初级核心种质全部的等位基因,遗传距离法抽取的核心种质对原始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为使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最大的遗传距离和最大的遗传多样性,对M策略、遗传距离法和Core Hunter法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了合并,48份葡萄核心种质以最少的种质材料保留了初级核心种质96.21%的等位基因,以5.53%的取样比例代表了原始整体种质92.90%的遗传多样性。【结论】经分子和表型检验,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对其它作物核心种质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In recent year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pecies of Botryosphaeriaceae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grapevine decline worldwide. Five species isolated from declining grapevines in Spain (Botryosphaeria dothidea, Diplodia seriata, Dothiorella viticola, Neofusicoccum luteum and N. parvum) were checked for toxin production in liquid cultures. Cultural conditions for all fungi were adjusted to obtain optimal production of phytotoxic culture filtrates, by growing the fungi in steady liquid cultures of Czapek–Dox broth for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Phytotoxicity of D. seriata and N. parvum reached a maximum after 14 days while the remaining species showed the highest phytotoxicity levels after 21 days in culture. All fungi produced hydrophilic high-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with phytotoxic properties. In addition, N. luteum and N. parvum produced lipophilic low-molecular weight phytotoxins, not detected consistently among the remaining species. This led to a more exhaustive study on the phytotoxicity of N. luteum and N. parvum. Culture filtrates and corresponding extracts of both species were consistently highly phytotoxic in different assays. The gas-chromatography analysis of the acetylated O-methyl glycosides of the phytotoxic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N. parvum showed these substances to be composed mainly of glucose, mannose and galacto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ytotoxic metabolites could be involved in the virulence of both species in plan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