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64篇
农学   155篇
  123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员铭  吕国华 《北方园艺》2007,(9):198-199
利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因素:IBA、6-BA、蔗糖含量及活性炭含量配合使用对铺地百里香增殖快繁培养的影响.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铺地百里香增殖培养基为MS IBA 1.0 mg/L 6-BA 0.1 mg/L 蔗糖20%.  相似文献   
22.
Selective absorption (SA) of K over Na (i.e. the preferential absorption of K over Na) has been proposed as a Na tolerance mechanism but genotypic variation for this trait has not been assessed with sugar beet in the field. Th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of SA in 14 sugar beet cultivars and to relate SA with yield and root quality in two sites of central Greece (Amfithea and Pyrgetos). Genotypic variation for SA was significant and the SA values were higher in Pyrgetos, the site with the lower soil K and Na concentrations. In Pyrgetos, a favourable environment for sugar beet growth, cultivars yielded more and root quality was better. In that sit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 and yield (fresh root weight, sugar yield) was found indicating that strong Na exclusion from root is a disadvantage for high yielding. Negative SA–yield relationships were evident in Amfithea when five cultivars with very low SA values (<1.00) were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 Combined all the cultivars, curvilinear functions were the best-fitted curves for the SA–yield relationships. In Amfithea, where sugar beets had lower water content in root (WCR),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A and % sucrose content in fresh root weight was found. This finding was ascribed to the dilution of sucrose in roots due to the increased WCR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d root Na concentration. In both sites, SA was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root K concentration and negatively with Na concentratio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A and root α-amino N concentration indicated that sugar beet N nutrition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 genotypic ability to exclude Na from the root.  相似文献   
23.
切断匍匐茎对臭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荧光测定仪 (MINI-PAM)测定了切断匍匐茎对臭柏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匍匐茎被切断前 (8月 15日 ) ,备切断处理的小枝与对照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 (ΔF 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 (ETR)及非光化学猝灭 (NPQ)值 ,除在 15 :0 0差异显著 (P <0 0 5 )外 ,其他时段差异不显著。切断匍匐茎处理第一天 (8月 16日 ) ,9:0 0和 18:0 0切断匍匐茎处理小枝的ΔF F′m 与对照间的差异显著 (P <0 0 5 ) ,9:0 0较对照平均低约 2 5 % ;ETR与对照间的差异虽不显著 ,但平均降幅达 13% ,午后差值减小 ;NPQ在 9:0 0和 12 :0 0与对照间的差异显著 (P<0 0 5 ) ,午前平均增幅高达 4 7% ,午后平均增幅减至 15 %。 8月 2 4日 ,切断匍匐茎处理小枝的ΔF F′m 与对照小枝之间差异显著率约为 33% (P <0 0 5 ) ,ETR的差异显著率约为 4 3% (P <0 0 5 ) ,NPQ的差异显著率约为 5 8% (P <0 0 5 )。 8月 2 4日切断匍匐茎处理样枝的气孔导度在 8:30仅为对照的 30 %左右 ,12 :0 0为 36 % ,12 :0 0后二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较对照平均约低 39%。 8月 19日切断匍匐茎处理样枝各部位的Fv Fm 值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 ,表明不定根在消除切断匍匐茎所造成的不利干扰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杏种皮黑色素可以显著抑制β-胡萝卜素的氧化褪色,其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性,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无显著差异而高于抗坏血酸(VC),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超过BHT和VC.山杏种皮黑色素既可以作为氢供体,清除DPPH自由基,但清除能力低于BHT和VC,也可作为电子供体,其还原能力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25.
毛乌素沙地臭柏年轮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荣凤  张国盛  鲍甫成  王林和  刘海东 《林业科学》2005,41(2):117-122,i002
以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为材料 ,用实体解剖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观察臭柏的年轮形态特征 ,应用树干解析法研究毛乌素沙地沙丘顶部臭柏和滩地臭柏的径向生长和伸长生长动态。结果表明 :沙丘顶部臭柏偏心生长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4 0 .36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2 .0 7% ;滩地臭柏偏心生长不明显 ,长径与短径比为 10 5 .2 2 % ,伪年轮发生频率为 1.80 % ;根据年轮数推断 ,沙丘顶部臭柏群落的年龄至少有 12 3a以上 ,滩地臭柏年龄有 5 0a以上 ;沙丘顶部臭柏径生长缓慢 ,生长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峰值 ,年平均生长量为 0 .94mm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不明显 ;滩地臭柏的径生长高峰出现在 35年 ,年平均生长量为 1.5 1mm ,是沙丘顶部臭柏的 1.6倍 ,累积生长曲线的S型特征也不明显 ;沙丘顶部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表现出指数函数关系 ,而滩地臭柏的匍匐茎长度与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黄金间碧玉竹的繁殖和适应性试验,认为黄金间碧玉竹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在亚热带轻霜地区种植,生长良好,可作观赏和材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霜冻,若定檀当年和次年采取防护措施,待其根系、地下茎和茎杆抗性增强后,便可抵御一定程度的寒窖。  相似文献   
27.
从雷蘑AS 5.105深层发酵的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粗多糖CGP,以KM系S180荷瘤小白鼠为实验模型,用免疫器官重量法,进行高、中、低剂量CGP的腹腔注射实验。结果表明,CGP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并与剂量呈显著相关性;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白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增加,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较,脾脏指数有显著增加,P<0.05。表明CGP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8.
竹笋夜蛾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笋夜蛾主要为害淡竹、红竹、哺鸡竹和刚竹,据1988年在安吉县调查,其发生面积达6500亩,有虫株率10~80%,平均为45%。该虫以卵在禾本科、莎草科杂草上越冬,3月上旬幼虫孵化于杂草中取食,4月下旬蛀笋为害。竹林中杂草多少,决定该虫发生和危害程度,1988~1991年,进行了三次以竹林除草为主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百草枯水剂0.2 kg/亩或人工及时除草,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9.
PEG与低温对法国百里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杨秀云  沈向群 《草业科学》2015,(11):1808-1814
以法国百里香(Thymus vulgaris)为材料,研究了PEG模拟干旱胁迫和低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进口百里香种子播种育苗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干旱及其互作对法国百里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0~10%PEG-6000水分条件下,8~24℃下法国百里香种子均能良好萌发,其中在10~12℃时发芽率最高,达79.3%,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P0.05)。当PEG-6000达15%时显著抑制其萌发,至30%PEG-6000时仅在22~24℃下少量萌发。萌发后,当温度为22~24℃,根长、茎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种子和幼苗生长均表现出对PEG模拟干旱胁迫和低温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铁尾矿基质下不同遮荫处理间臭柏实生苗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的差异,揭示臭柏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从理论上解释其天然更新过程,为臭柏光胁迫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臭柏在铁尾矿废弃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唐山迁安铁尾矿为基质,通过盆栽遮荫试验,利用快速叶绿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与 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分别测定0,25%,50%,75%和90%5个遮荫处理下臭柏叶绿素8项荧光参数。【结果】1)全光照条件下Fo 增大,Fm 减小,而叶片光合系统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φPo,Ψo和φEo)、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Fm,ETo/CSm和 TRo/CSm)和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均最小,且各个遮荫处理组间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实生苗反应中心失活,受到光抑制,而全光照下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中 K 点与 J 点明显高于其他遮荫处理,而且光抑制对臭柏叶片PSⅡ的供体侧(OEC)有伤害,造成PSⅡ受体侧(Q -A )的大量积累,阻碍电子传递链向Q -A 下游传递。2)全光照条件下叶片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 )和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 DIo/CSm )均最大,且与其他遮荫处理组间差异也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全光照条件下臭柏在遭受光抑制后,通过增加天线色素的热耗散,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等一系列机制来保护光合机构免受过量光能的危害。3)随着遮荫率增加,φPo ,Ψo和φEo,Fm(ABS/CSm),ETo/CSm和TRo/CSm,RC/CSm随之上升,而φDo和Fo(ABS/CSo),DIo/CSm随之下降,90%遮荫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光捕捉特征,50%遮荫处理 Fm ,PIABS的平均值最大,说明该遮荫条件下臭柏叶片光抑制最小,光合能力最强,其他参数在不同遮荫处理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臭柏幼苗若无遮荫措施,受到光胁迫,而其通过增加非辐射能量耗散途径达到光抑制防御的机制。因此臭柏天然更新从乌柳灌丛下开始,逐渐脱离乌柳灌丛的保护,完全暴露在全光照条件下,进而实现自身的不断生长、壮大,但在废弃地上植苗造林初期尚需采取一定的遮荫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