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32篇
  364篇
综合类   34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6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选择甘肃天祝县高原鼢鼠(Mospalax baileyi)2个地理位置不同的栖息地为研究区,以高原鼢鼠体重、胎数、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作为其生物学特征指标,以2011~2013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为环境因子,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2个研究区域NDVI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2011年和2013年雌性体重存在差异外,2个区域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平均胎数和种群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个体重和平均胎数与NDVI呈负相关关系,妊娠率和种群密度与NDVI呈正相关关系;雄性个体重、胎数和种群密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关系,雌性个体重和妊娠率与年均温呈正相关关系;雄性个体重、妊娠率、胎数和种群密度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雌性个体重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但高原鼢鼠各生物学指标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说明,高原鼢鼠体重、妊娠率、胎数和种群密度的变化与栖息地环境因子没有直接关系,生物学特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精料补充料中使用不同比例棕榈粕替代玉米对藏羊母羊肠道组织形态学、消化酶活性、pH、脂多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母羊,分别饲喂0%、15%、18%和21%水平的棕榈粕替代精料中玉米。试验期97d。结果显示:1)0%组与15%组间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2)0%组空肠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及糜蛋白酶显著或极显著小于15%组(P<0.05或P<0.01);3)0%组空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与18%组(P<0.05),相较于21%组差异不显著(P>0.05);4)18%组与21%组空肠的脂多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组(P<0.05或P<0.01),与1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棕榈粕可替代部分玉米饲喂藏羊母羊,推荐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3.
云南高原粳稻抗白叶枯病新品系云资抗2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凉山州高原粳稻开花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红燕  华劲松  蔡光泽  郑传刚 《种子》2006,25(6):14-17,20
凉山州高原粳稻在自然环境中抽穗后3~4d开始开花,5~8d进入开花盛期,10~12d相继结束;1日内的开花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6:00;每朵颍花开花历时60~110min不等;闭花授粉粒和停止发育粒教因品种而异;水稻开花与颖壳内湿度、田间温度和生态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化途径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阐述了雨水资源化的概念、理论及其3种方式:就地拦蓄入渗、覆盖抑制蒸发和雨水富集叠加利用。详细介绍了雨水资源化技术途径,并且以准格尔旗雨水集蓄利用示范区的研究资料分析了雨水资源化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Protozoans of Entamoeba spp. are globally distributed zoonotic parasites that infect diverse animal hosts and humans. Prevalence and species/genotypes distribution of Entamoeba spp. in domestic animals are not fully investigated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an animal husbandry and agriculture region of China. In a survey, 528 fe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7 species of domestic animals on multiple locations across QTP region and analyzed by PCR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Entamoeba spp. infection in all examined animals was 97.9 %. Four Entamoeba species, E. bovis, E. moshkovskii, E. ecuadoriensis and E. histolytica were found, and majority (94.2 %) of Entamoeba-infected animals harbored E. bovis. Six Entamoeba genotypes, Entamoeba ribosomal lineages (RL) 1, 2, 3, 4, 8 and 9 were identified by sequencing analysis. Two zoonotic species, E. moshkovskii and E. histolytica, were present in horses, while E. ecuadoriensis and E. bovis were found in horses and all species of seven farm animals, respectively.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six Entamoeba genotypes were distributed in animals in specific pattern. The results revealed high prevalence of Entamoeba spp. infection in livestock, broad range of hosts as well as diversity and species/genotype distribution of Entamoeba spp. in farm animals inhabiting on the high altitude QTP region.  相似文献   
17.
从职业高原的内涵出发,对渝西片区图书馆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渝西片区"职业高原"产生的原因、负作用以及反应出来的现象,提出解决渝西片区"职业高原"的对策,以提高渝西片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皇甫川、窟野河、佳芦河、秃尾河、大理河五条支流共 4877座淤地坝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单坝、坝系减水减沙效益 ,暴雨毁坝增沙情况 ,以及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为黄土高原的淤地坝设计标准、坝系建设规划、流域效益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土坡面土壤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还草是控制水土流失和防治土壤退化的关键措施,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从试验到推广已有几十年历史。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区的实地调查,测定不同地区不同退耕年限植被恢复区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黄土坡面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植被恢复时间的增长,土壤物理结构将日趋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水平将逐渐的提高,并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10~20年期间,20年后,尤其是30年后,土壤理化性质较为稳定,而且,植被维护的好坏往往影响其稳定性。同时,水热条件较好的安塞地区土壤理化性质随退耕时间的改善程度更明显,而水热条件较差的皇甫川流域土壤理化性质随植被类型和植被恢复程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果可为退耕的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青藏高原80个测站1961-2000年1~12月低云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低云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云量的稳定性夏季高于冬季,南部高于北部.江河上游区域、藏东谷地、川西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区是青藏高原低云量多,且比较稳定的地区;青藏高原西部低云量月变化振幅大,尤以西南部为最,夏季云量最多;高原东南部江河上游区和藏东谷地3~9月低云量多,且起伏变化小,6月和9月出现峰值;高原东南部低云量稳定性较好;低云量的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江河上游区和高原东南部的低云量变化缓慢,高原西北部有显著上升趋势;变化趋势在季节上表现为冬、春、夏、秋西北上升西南下降,春、秋季中东部持平,夏、冬略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