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7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1047篇
林业   1452篇
农学   1156篇
基础科学   1099篇
  2580篇
综合类   6547篇
农作物   918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1404篇
园艺   426篇
植物保护   77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26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308篇
  2011年   1195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968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468篇
  2002年   319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早期安装的电梯多为继电器控制方式,其最大缺点是故障率较高,可靠性差.文章介绍了电梯的PLC控制设计方案、设计过程、组成,列出了主要硬件电路、电梯的控制梯形图.  相似文献   
152.
选择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大兴村、白马村、金星村、合路村、柏树村、大桥村、大园村和中伦村9个行政村作为研究区,将研究区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行政界线等数据的空间参考坐标系统一为1980西安坐标系,选择2006-2012年研究区的农用肥施用量数据作为村级尺度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的研究数据,利用专家打分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农用肥施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打分,分值范围是0~1分。结合村级行政界线、行政村面积、农用肥施用量、土地利用数据和专家打分结果,构建农用肥施用数据空间化模型,分别生成2006-2012年村级农用肥施用数据空间化分布栅格数据,栅格尺度选择1、10、100和200 m这4种,并对栅格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2006-2012年的农用肥施用空间分布数据进行时序分析,获取农用肥施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村级农用肥施用量数据空间化尺度与土地利用数据的类型及空间分辨率有关;2研究区各行政村农用肥施用量在2006-2012年期间总体变化趋于平稳。本研究对于实现村级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空间化后的村级统计数据对于进行村镇区域规划、土地整改、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3.
文章分析了国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影响空间模型的建立原理,探讨了其建模的基本组成及信息数据处理的基本措施,得出具体的建模结论,同时对模型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4.
复杂疾病大面积爆发使人们的生活健康面临着重大挑战。在这一环境下,遗传咨询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依据基因与环境互作共同影响个体健康的原理,咨询者在遗传咨询师的指导帮助下合理解决各种遗传学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复杂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国内的遗传咨询发展尚处于萌芽期,随着遗传咨询在健康领域的地位上升,该技术在未来将会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5.
稻-草-鹅种养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就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含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期为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6.
针对我国北方农村的气候和农艺特点,设计制造出一种多功能复式作业机。详细说明该机的总体结构设计。分析该机作业技术特点,介绍整机主要技术参数和各部装结构形式。并通过进行机组耕整作业试验来验证该复式作业机的作业效果,结果证实该机具设计科学合理,技术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价比合理。  相似文献   
15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热水需求的激增促进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迅速发展。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主要还是以分户独立系统为主,未来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以集中式为主。针对该宾馆热水供应的要求和特点,为宾馆设计了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的集中系统,进行了太阳能集热系统规划、设计计算和设备选型,为将来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8.
针对磁化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简述了国内外关于磁化水应用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介绍了磁化水在促进作物种子萌发、增强抗逆性以及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9.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0.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represents almost 50% of total cereal produc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25% of total mineral nitrogen (N) fertilizer applied to all crops. Currently, several active optical sensor (AOS) based systems for optimizing variable N fertilization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for a variety of crops, including wheat. To ensure successful adoption of these systems, definitive measurable benefits must be demonstrated.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developed based on small-scale plot research are not always meaningful for large-scale farm conditions. In 2010–2012 (5 site-years) on-farm study was implemented in northern Poland utilizing a strip-trial design.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OS in combination with a built-in algorithm for variable N rate fertilization. In this study, the reference uniform N rates (farmer’s practice) were comparable to optimum variable N rate recommendations. Side-by-side comparisons of uniform and variable N application revealed inconsistent benefits in terms of grain yield, grain protein content (GPC), N use and N use efficiency (NUE). Anticipated yield increases and/or reduced N rates are typical drivers for AOS adoption.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s are not easily attained on farms with winter wheat yields already close to maximum yield potential. Thus, sensor-based variable N rate recommendations for fields previously fertilized with relatively low uniform N rates would often entail more appropriate allocation (redistribution) of the same amount of total N. This would minimize N surplus in areas of lower productivity an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of N management over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