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0篇
  免费   599篇
  国内免费   1115篇
林业   643篇
农学   897篇
基础科学   342篇
  4422篇
综合类   3592篇
农作物   671篇
水产渔业   257篇
畜牧兽医   1132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58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938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内蒙河套灌区盐碱低产田建立有机质富积层改土培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四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低产盐碱地定点、定位试验与定时测土分析,明确了土壤耕层增施有机物料建立有机质富积层,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尤其是能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提高作物保苗率和显著增加作物产出量。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在不同的C/N比的培养基中产生的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的C/N比对草菇厚垣孢子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其最佳的C/N比为 30~ 4 0。草菇品种间产生厚垣孢子的数量的差异并不显著。另外 ,本试验首次定量分析了厚垣孢子的产量数 ,对常规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43.
不同地域环境对枸杞蛋白质和药用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2000~2001年我国北方六省(区)多点枸杞采样资料和田间试验资料,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对比分析了宁杞1号枸杞蛋白质和9种药用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和特点,以及生态因子对它们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栽种的宁杞1号枸杞蛋白质和9种药用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58%和16.22%,除品种因子的决定作用以外,环境条件对枸杞蛋白质含量有一定作用,其中土壤水解氮含量对蛋白质和氨基酸合成有一定作用,二者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44.
脂蛋白LPPQ是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非洲株、欧洲株和疫苗株所特有的。LPPQ N末端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牛体内可诱导产生强大、特异、早期、持续的免疫反应。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yrobest^TM高保真DNA聚合酶从MmmSC HVRI X株中扩增出了LPPQ N末端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克隆与序列测定。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VRI X株的LPPQ N末端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为99.7%,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为脂蛋白LPPQ N末端基因体外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
利用体外发酵法研究了4种粗精比(10∶0、8∶2、6∶4和4∶6)底物对山羊瘤胃细菌产量、15NH3-N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培养液的pH值与氨态氮浓度在8h内急剧下降,而后至24h呈缓慢下降;经24h培养的细菌产量在8∶2、6∶4和4∶6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极显著地高于10∶0组(P<0.01);细菌体15N丰度以8∶2及4∶6组较高,显著高于10∶0和6∶4组(P<0.05);细菌体15N富集量以8∶2组最高,底物547.43μg15N中有120.44μg被细菌体富集,显著高于10∶0组(P<0.05),但6∶4、4∶6组与10∶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细菌赖氨酸的相对百分组成随精饲料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胱氨酸在粗饲料组(10∶0)显著高于其它组,但各精饲料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组氨酸以8∶2组为最高,显著高于10∶0组,但与其它精饲料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6.
几种缓释肥的氮释放特性以及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滨  张强  杨治平  刘平  李磊  郑普山 《草业科学》2005,22(5):104-106
实验室内采用水浸泡法对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自研草坪肥)的缓效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进行了测定.其中尿素的初期溶出率为22.75%,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小于15%的指标,而微分溶出率为0.22%,也小于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微分溶出率(0.25%~2.5%)指标.其他几种缓释肥的初期溶出率为8.73%~14.42%,微分溶出率为0.30%~2.11%,符合国际上公认的缓/控释肥的初期溶出率和微分溶出率指标.田间试验比较和研究了尿素、3种缓效肥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缓效肥对草坪草的干草产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尿素和包衣尿素处理的草坪草的生长量前期较高,后期产草量较低,呈马鞍型.其他处理的草坪草干草产量则比较平缓,肥料的氮释放特性与草坪草生长趋势相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的中量、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2004初从正常鸭群中分离到一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HN/4/2004(H6N2)。经对血凝素基因(HA)序列分析发现HA基因全长为1744bp,共编码566个氨基酸,在裂解位点仅含一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符合LPAIV的标准。将所得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同一亚型参考序列分析表明,与H6亚型流感HA基因同源性为89.2%-97.1%,经分子遗传演化分析表明本次分离株与香港分离株A/Duck/Hong Kong/3600/99(H6N2)、A/Duck/Hong Kong/3600/99(H6N2)最近。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一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JN1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以及感染雏鸭后的排毒规律,对其生物学特性、全基因组序列以及遗传进化进行了分析,通过点眼滴鼻方式感染3周龄健康雏鸭,利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鸭的排毒规律,并测定血清抗体效价。JNI株的鸡胚半数感染量为10~(-7.54)/0.2mL,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为72h,静脉致病指数为0.266,抗原相关系数为0.4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JN1株的HA与CK/HK/G9/97和DK/HK/Y280/97在同一分支上,NA、M、NP、PA、PB1、PB2基因与SH/F/98同源性较高,NS基因则与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近。HA的裂解位点为PSRSSR↓GL,存在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在234位的氨基酸残基为L,NA基因颈部存在缺失。雏鸭在感染该病毒后,饮食正常,精神良好,3~17d均有排毒,咽拭子和泄殖腔棉拭子排毒规律基本一致,分别在第3天和第13天出现排毒高峰。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欧亚大陆分支,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泄殖腔向外界排毒,排毒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9.
Avian influenza A H5N6 virus is a highly contagious infectious agent that affects domestic poultry and humans in South Asian countries. Vietnam may be an evolutionary hotspot for influenza viruses and therefore could serve as a source of pandemic strains. In 2015, two novel reassortant H5N6 influenza viruses designated as A/quail/Vietnam/CVVI01/2015 and A/quail/Vietnam/CVVI03/2015 were isolated from dead quails during avian influenza outbreaks in central Vietnam, and the whole genom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The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hemagglutinin, neuraminidase, and polymerase basic protein 2 genes of the two H5N6 viruses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an H5N2 virus (A/chicken/Zhejiang/727079/2014) and H10N6 virus (A/chicken/Jiangxi/12782/2014) from China and an H6N6 virus (A/duck/Yamagata/061004/2014) from Japan. The HA gene of the isolates belongs to clade 2.3.4.4, which caused human fatalities in China during 2014–2016. The five other internal genes showed high identity to an H5N2 virus (A/chicken/Heilongjiang/S7/2014) from China. A whole-genome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se two outbreak strains are novel H6N6-like PB2 gene reassortants that are most closely related to influenza virus strain A/environment/Guangdong/ZS558/2015, which was detected in a live poultry market in China.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first detection of novel H5N6 reassortants in poultry during an outbreak as well as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se strain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ntigenic evolution of influenza viruses.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过程果园红壤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模拟培养试验,研究15℃和25℃培养果园红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及脲酶、蛋白酶、天冬酰胺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圆叶决明降解过程果园红壤4种可溶性氮含量均显著提高,且在培养140 d达到最大值,25℃培养的效果更佳。其中,可溶性总氮、可溶性有机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圆叶决明降解过程还能显著提高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活性,其中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变化可用指数方程和三次曲线方程来拟合。本研究认为圆叶决明降解过程可提高果园红壤可溶性氮含量,因此可通过翻压圆叶决明提高土壤的供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