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4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50篇
  96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41.
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预测陕西苹果花期冻害年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陕西29个苹果基地县1971~2007年4月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将陕西果区苹果花期冻害年型划分为严重冻害(NTd≤-2℃≥10),中等冻害(NTd≤-2℃<10 & NTd≤0℃≥15),轻度冻害(NTd≤-2℃<10 & NTd≤0℃<15 & NTd≤2℃≥19),和正常年型(NTd≤-2℃<10 & NTd≤0...  相似文献   
542.
【目的】伴随居民“菜篮子”日益丰富,蔬菜产业发展发生了一定变化,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其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蔬菜消费大省广东为例,基于 2015—2021 年全省各市(除深圳)的面板数据,在使用熵值 TOPSIS 方法测度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 Dagum 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传统及空间 Markov 链探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规律。【结果】(1)“十三五”以来广东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高水平地区以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为主。(2)成果共享、生产效率、要素支撑维度指数涨幅均超过 25%,绿色低碳维度涨幅超过 20%,蔬菜供给维度涨幅最小,但也超过 10%。(3)研究期内的总体区域差距先升后降、有所缩小,差距主要来源于超变密度,其次是区域间差异,再次是区域内差异。(4)产业发展的动态演进整体呈现向好态势,样本地区发展水平的等级转移具有稳定性,较低等级的城市向上转移的概率普遍大于向下转移。【结论】广东蔬菜产业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建议多方主体共建省级蔬菜产业信息平台,因地制宜推进冷链建设;加大蔬菜品种选育力度,着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针对不同地区的薄弱项目进行差异化改进,提高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43.
基于马尔科夫的城市道路行驶工况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汽车行驶工况看作一个随时间变化的马尔科夫过程,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将行驶工况分成6个不同状态,而每个行驶片段作为反映加速度变化的模型事件,更好地保持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微小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状态转移概率与相似性检验相结合的候选工况选择方法,建立了具有13个特征参数的评价准则.以合肥市典型道路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并通过独立性检验,验证了马尔科夫方法应用于行驶工况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与试验数据进行模型事件加速度分布的K-S检验上,马尔科夫方法相似性水平为0.998、0.989和0.994,而传统方法的相似性水平则为0.788、0.036和0.992.因此其更符合实际道路的行驶工况.  相似文献   
544.
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为研究区,基于混合蛙跳算法,耦合逻辑回归与马尔可夫模型构建了SFLA-M-L(Shuffled frog leaping algorithm-Markov-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利用逻辑回归,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地下水埋深、干旱度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当前景观分布进行了景观适宜性分析;利用Markov模型,构造了县域景观转移概率矩阵。利用景观适宜性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构造目标函数,以景观转移概率矩阵为景观变异的控制条件,对2016年景观格局分布进行了县域景观格局优化。优化结果中,景观聚集度为96.71%,比2016年景观分布提升了6.43个百分点;景观适宜性指数为96.23%,比2016年景观分布提升了4.18个百分点;不同景观类型间相互转移超出转移概率矩阵控制仅4.66 km~2,确保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5.
我国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国,年生产总量和营销量一直是世界首位,但棉花种植环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没有实现棉花种植生产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和融合,传统的手工记录或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繁琐、效能低下;近年来,棉花种植生产在病虫害影响下每年损失达 15%~20%,是棉花种植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棉田信息采集云平台,实现棉花种植生产过程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共享。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采用以隐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础的层次分析法将这一问题分为若干层次逐步进行分析,通过搜索文献以及专家打分的方式,采用1-9及其导数的标度方法对各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建立棉田灾害综合防治的层次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46.
In many cases, studies dealing with land degradation require the quantification of land-use dynamics. Although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describe land-use dynamic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very little has been done on the recognition of indicators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land-use dynamic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d discusses three different indicators recognised during a Costa Rican case-study: (1) a single-time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s; (2) standard Markov chains with a soil-type modifier; (3) geo-referenced Markov chains with indices for size, shape and land cover in neighbouring polygons. The first indicator is applied to a study area of 2942 km2 in the northeast of Costa Rica for which 1992 aerial photographs are available.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 cover can only be related to land cover modifications when good insight into the colonization history exists. For the study area, clear land-use sequences have been found. Both standard and geo-referenced Markov chains have been calculated for a smaller pilot area of 151 km2 for which aerial photographs taken on five different dates area available. Clear differences in probabilities are found for soil type and polygon size. For the shape and boundary index, no clear relations were found in the pilot area. The quantification of land-use dynamics using these kinds of indicators is necessary for the comparison of regions and for land degradation modelling.  相似文献   
547.
赵伟  任一平  徐宾铎  薛莹  张崇良 《水产学报》2023,47(5):059310-059310
为了解海州湾大泷六线鱼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13—2019年秋季在海州湾开展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和环境观测数据,构建了时空物种分布模型(spatio-temporal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分析其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残差分析比较其与广义加性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运用交叉验证检验模型预测性能,最终结合delta方法对其分布进行预测并计算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和资源分布重心。时空模型的偏差解释率为65.50%,模型分析表明,影响大泷六线鱼资源分布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为水深(22.11%),其次为底层水温(12.98%),底层盐度(0.09%)的影响较小,水深与其分布存在正向相关性,底层水温与其分布存在负向相关性,底层盐度与其分布存在弱正向线性关系。时空模型的残差独立性和异质性较GAM更强,其交叉验证回归线斜率为0.90±0.38。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主要分布在34.5°N以北,120.0°E以东的海域,其栖息地适宜性指数的高值区域呈现逐年收缩的趋势,资源分布重心呈现向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