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林业   172篇
农学   174篇
基础科学   102篇
  117篇
综合类   65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响应面法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残次哈密大枣为原料,采用酶重量法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以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响应值,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优化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建立并分析各个因素与对应变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取残次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6%,液料比27∶1,酶解温度50℃,酶解40 min。在此条件下,残次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3.04%。  相似文献   
82.
冬枣黑疔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地的冬枣果实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冬枣黑疔病,又称黑斑病或果实黑点病。经2004-2005年在河北省和山东省7市县调查,从18批次21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得到653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和回接试验,依照柯赫氏法则对冬枣黑疔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病原菌鉴定为毁灭茎点霉Phoma destructivaPlowr.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  相似文献   
83.
利用次等红枣生产果醋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残次红枣为原料,研究了红枣果醋生产的主要工艺及其参数。结果表明:红枣果醋酒精发酵采用液态带肉发酵,枣汁含糖量8%~14%,发酵菌种为葡萄酒酵母菌;醋酸发酵采用半固态回流发酵,接种发酵比自然发酵效果好,醋酸菌接种量5%;枣醋在95℃下加热2 min,冷却后用硅藻土过滤,澄清效果好。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施肥、花期避雨、树枝环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摘心控梢等措施对枣树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施基肥时增施复合肥,有利于树体营养元素的积累,能明显促进枣树第二年的结果;花期避雨栽培产量明显高于露天栽培;对枣树结果枝进行1/6~ 1/5或者1 cm左右环剥,能显著提高平均单果重、结实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在枣树初花期和生理...  相似文献   
85.
丛枝菌根对酸枣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在土中加入不同量NaCl条件下 (0、1 5、3 0、4 5gkg-1干土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AMF)Glomusmosseae对盆栽酸枣 (ZizyphusspinosusHu)实生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与否 ,植株的高度、根茎叶的干鲜重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根、茎、叶和整株的Na浓度及Na全量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土壤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接种AMF植株的生长量 (株高、鲜重、干重等 )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F的植株茎、叶中Na浓度低于不接种植株 ,而根中Na浓度、植株Na总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盐浓度最大的接种处理 ,其植株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加盐不接菌处理。播种时进行盐胁迫处理和播种后 4 0d开始进行盐胁迫处理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上述四种盐浓度播种时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植株的总干重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6 4 %、14 9%、4 8%、35 % ,在播种后 4 0d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的植株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94 %、12 7%、72 %、4 6 %。结果证明 ,酸枣实生苗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其生长对菌根真菌有很强的依赖性 ,接种菌根真菌提高了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86.
不同浓度蜂蜡涂膜剂对台湾青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台州地区的脆蜜台湾青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对常温(10~15℃)条件下台湾青枣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1‰和2‰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台湾青枣果实的保鲜效果均好于对照(不涂膜),其中以2‰浓度的蜂蜡涂膜剂处理保鲜效果最好,可以明显控制果实的失水,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贮藏15 d好果率接近70%,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7.
不同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KKY对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个体数、优势集中性及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其中500×、400×防治效果最好,从生产成本考虑,宜选用500×液.  相似文献   
88.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其他月份采集卵的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此时枣芽长度一般为2~3 cm。【结论】绿盲蝽越冬卵主要集中分布在枣树的夏剪剪口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无分布,其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  相似文献   
89.
CaCl_2和6-BA处理对枣果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赞皇大枣和胜利枣采后在 0℃条件下呼吸强度和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前 Ca Cl2 和 6 - BA处理对采后枣果呼吸强度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赞皇大枣和胜利枣属于非跃变型果实 ;在贮藏过程中 V- C含量先积累后降低 ;采后果肉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r1 =- 0 .936 46 ,r2 =0 .936 2 4)。采前Ca Cl2 、6 - BA以及 Ca Cl2 +6 - BA处理 ,均能降低采后枣果的呼吸强度 ,但作用效果不显著。 1% Ca Cl2 和 1% Ca Cl2 +15 mg/ L 6 - BA处理能明显降低 V- C损失率 ,抑制果肉硬度和好果率的下降。 1% Ca Cl2 处理可使赞皇大枣和胜利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分别比对照增加 1.2 kg/ cm2 和 1.5 kg/ cm2 ,好果率分别增加 8.2 %和 5 .4% ;1% Ca Cl2 +15 m g/L 6 - BA处理可使赞皇大枣和胜利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分别增加 1.5 kg/ cm2和 2 .1kg/ cm2 ,好果率增加 17.8%和 11.7%。 15 m g/ L6 - BA处理对枣果的呼吸强度及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 ,但作用效果总体上不及 Ca Cl2 。  相似文献   
90.
抗蒸腾剂对枣苗失水率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1年生灰枣嫁接苗在晾晒失水过程中,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型抗蒸腾剂对其失水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植前喷洒50,100 mL.L-1的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枣苗的失水率;抗蒸腾剂50mL.L-1时,枣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最大.作者提出了枣苗成活的根系和茎干失水率阈值分别为30%和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