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林业   68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3篇
  126篇
综合类   924篇
农作物   29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5篇
园艺   194篇
植物保护   9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诺木洪枸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青海省诺木洪农场发生了严重的枸杞根腐病。为了确定其病原菌,本研究在诺木洪农场枸杞种植区采集典型病株,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根据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进行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R和菌株W都可使健康的枸杞植株患病,与田间发病情况一致,且可能存在复合侵染。对菌株W和菌株R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由引物对5f2/7cr对RNA聚合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RPB2)序列进行扩增,比对结果表明:菌株R和菌株W分别为Fusarium culmorum和F.equiseti。本研究明确了诺木洪枸杞根腐病的病原菌,可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是生物细胞膜合成所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酶,在病原菌的耐药性、致病性和生长繁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干扰真菌的CYP51基因表达导致其无法正常生长,显著降低其致病性。本研究以甘蔗梢腐病菌甘蔗镰刀菌(Fusarium sacchari)为试验材料,根据基因组测序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得到了FsCYP51基因全长和CDS全长。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1947 bp,编码区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CDS全长1554 bp,编码51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为58.61 kDa。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构成,具有典型的CYP51保守结构域。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膜,且存在2个跨膜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FsCYP51基因属于CYP51C这一类,与串珠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的CYP51C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同时,根据克隆到的基因全长和CDS全长构建了多价HIGS植物表达载体,并利用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干扰片段成功转化至甘蔗受体材料,为研究FsCYP51基因功能和创制抗梢腐病甘蔗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克隆鉴定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的细胞周期蛋白C1(Fusarium Cyclin C1,FCC1)基因FocFCC1,采用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FocFCC1,通过比较突变体和野生菌株在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探索了FocFCC1基因缺失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评估了FocFCC1作为枯萎菌内源报告基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Foc4野生型菌株相比,ΔFocFCC1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畸形及产孢量减少,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推测FocFCC1基因在Foc4的生长发育、产孢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FocFCC1为靶标基因,评估了两种基因敲除重组方法介导的基因敲除效率,利用红色表型作为判断依据,挑取再生板上有红色表型的转化子进行PCR检测,Split-marker重组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比例为91.7%,而多片段装配融合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的比例为64%。ΔFocFCC1出现典型红色菌落,红色表型与PCR检测的FocFCC1阳性敲除转化子一一对应,FocFCC1基因敲除后红色表型肉眼容易分辨,可作为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探索新的遗传操作技术在该菌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枯草芽孢杆菌TG26防病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草芽孢杆菌TG26分离自丝瓜根部土壤,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有强烈抑菌活性。在小麦感病品种盆栽试验中,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82.25~89.80%;浸根处理对西瓜枯萎病和烟草青枯病的苗期防效可达100%。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该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西瓜枯萎病和烟草青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6.4%、73.1%和79.6%,并有明显的增产效应。其分泌的抗菌蛋白对植物病原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以大连市炮台镇玉米地为试材,研究了土壤电处理对土壤中病原菌的杀灭情况,尤其是对广泛引起玉米真菌病害的优势种群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经串珠镰孢菌接种后菌落数量为11×103cfu/g,设置电极距离为750mm,通电处理10min后,菌落数量减少为0.06×103cfu/g;电极差距离500mm通电10min测得串珠镰孢菌数量为0.04×103cfu/g。  相似文献   
996.
香蕉枯萎病致病分子机理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土传毁灭性病害,一直严重危害世界香蕉生产,从而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其致病机理到目前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寄主的过程、致病毒素的成分分析、致病相关基因、香蕉的抗病性和枯萎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深入地揭示香蕉枯萎病致病的分子机理和开展新的防治途径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97.
番茄、茄子和辣椒枯萎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省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主要茄科枯萎病的发生与症状情况,通过常规分离,依据Booth鉴定和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从这3种茄科作物上采集的40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40株镰刀菌中有35株属于尖孢镰刀菌,占总数的87.5%;3株为串珠镰刀菌,另2株为茄形镰刀菌。进一步利用Koch氏法则进行菌株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是本研究中所采集的番茄、茄子和辣椒病株的病原菌,而3株串珠镰刀菌和2株茄形镰刀菌均不造成寄主植物发病。  相似文献   
998.
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茎基腐病的镰刀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向日葵列当在新疆严重发生,从田间自然死亡的列当植株上分离致病菌并进行鉴定,为新疆列当生物防治提供菌种来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采集的样品,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集的镰刀菌进行鉴定.[结果]从587个生病的向日葵列当样品上共计分离获得377个分离物,其中镰刀菌234个,占总分离物的62.07;;丝核菌114个,占30.24;;腐霉菌6个,占1.59;;其它23个,占6.10;.在镰刀菌中鉴定出了3个种,分别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和Fusarium cerealis.[结论]镰刀菌是引起新疆向日葵列当的主要致病菌,为向日葵列当生防菌的进一步筛选提供了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999.
西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自1894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几乎发生于世界各个西瓜产区,严重威胁着西瓜的安全生产,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1]。近几年来,由于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造成轮作困难,致使枯萎病的危害也逐年加  相似文献   
1000.
病原菌和植物相互作用时分泌效应蛋白(effectors)抑制植物的防卫反应。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尖孢镰刀菌和寄主相互作用时分泌几个特定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15.8~29.9 kD)进入木质部启动致病力,称为SIX(secreted in xylem)蛋白,其中,SIX6蛋白是一个效应蛋白。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Niveurn,Fon)引起的真菌病害。为了明确FonSIX6在侵染西瓜时的作用,克隆了该基因的上下游序列,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构建了该基因的缺失突变体载体pDH\|SIX6;将构建好的基因缺失载体转入农杆菌AGL\|1中,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和转化子的筛选获得了FonSIX6基因的缺失突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