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478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66篇
  222篇
综合类   998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评价疏勒县生态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方法】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模型、中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7年疏勒县植被覆盖时空演化。【结果】①疏勒县植被覆盖分布总体以高植被覆盖为主成大面积片状分布,中、低植被覆盖主要以盖孜河和克孜河为轴线,相对围绕高植被覆盖分散分布;②1996-2017年疏勒县植被覆盖面积和覆盖度均呈增加趋势。2017年的植被覆盖面积比1996年增加了456.4 km2,增加率为38.3%;③疏勒县植被覆盖空间变化上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和时段性差异。区域上,南部乡镇覆盖度明显增加;时段上,2009-2013年植被覆盖面积增加最明显;④1996-2017年疏勒县植被覆盖中心整体往东南迁移;⑤气候变暖对疏勒县植被覆盖度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但短期内人类活动影响更大。灌区改造高效节水、耕地开垦、农作物的种植及林带面积的增加是植被覆盖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综上可知,气候变暖和生态治理工程等人类活动因素可能是疏勒县植被覆盖面积与覆盖度呈增加的主要原因,这表明疏勒县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72.
我国古代先民很早便开始采捕珍珠。先秦以迄西汉中期,出土珍珠的墓葬或规模宏大,或随葬品丰富,反映出这一时期珍珠作为昂贵奢侈品流通的属性。而西汉中晚期以来,尤其是东汉时期,珍珠较多地在中小型墓中出现,表明珍珠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随着岭南珍珠开采和贸易的兴起,合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先秦至汉晋时期,珍珠被广泛应用于装饰、丧葬、美容等领域,并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从而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3.
作者阐述了养牛业在民勤县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木业"生产模式下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对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提出了今后发展应加强制度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4.
通过研究北京密云县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提出密云县"‘科技-生态-文化-服务’四轮驱动"的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提高科技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促进资源聚集、开发可持续产业是发展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5.
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镇康县共完成253050 hm2土地面积的区划调查、706个角规样地的测设及各项分析工作。采用1︰25000卫星影像图作为调查用图,现地区划小班并调查记载小班各项因子;采用GPS定位样地,角规控制检尺方法进行样地蓄积量调查。在ArcGIS软件支持下,矢量化小班区划调查成果,采用“云南省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录入小班各项调查因子和统计森林资源,根据录入的数据库制作成果图。结果表明,镇康县主要植被类型有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亚高山温凉性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6种类型。镇康县林地总面积171402.9 hm2,其中国有林面积20347.8 hm2,占11.87%;集体林面积68234.2 hm2,占39.81%;个体林面积82820.9 hm2,占48.32%。有林地面积154188.8 hm2,占89.96%;疏林地面积860.0 hm2,占0.50%;灌木林地面积9233.2 hm2,占5.39%;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0.9 hm2,占0.02%;无立木林地面积268.7 hm2,占0.16%;宜林地面积6811.3 hm2,占3.97%。镇康县活立木总蓄积量8192960 m3,其中:天然林蓄积7572790 m3,占92.43%;人工林蓄积599800 m3,占7.32%;飞播林蓄积20370 m3,占0.25%,林木使用权以集体及个体为主。镇康县森林资源消耗逐渐减少,蓄积量有较大幅度增长,森林结构以天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丰富,林业发展潜力大。研究结果对提高镇康县森林资源科学管理和森林经营水平,推进镇康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通过访谈、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对云南省腾冲县古银杏资源的分布、数量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腾冲县共有古银杏3000余株,分布在界头乡和固东镇;其中107株古银杏有生长指标,雌株占94.34%;树高最大为30.0 m,最小为9.5 m;树龄最长为610年;胸径最大为3.08 m;平均冠幅最大为18.8 m。垂乳银杏有82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78个,垂乳最长达0.70 m;复干银杏有56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15株,复干胸径最大为0.95 m;叶籽银杏有4株。  相似文献   
77.
对滇西北光叶珙桐所处群落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及光叶珙桐的种群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光叶珙桐群落结构层次分明,乔木层盖度达40%-70%,优势种明显;(2)群落植物资源相对稀少,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0科100属114种;(3)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52.17%;(4)光叶珙桐种群更新较差,主要由自身原因、生境原因、动物啃食及人为干扰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大通县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实施意见、发展思路和规划,把畜牧业作为"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奋斗目标。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优化区域布局,逐步建立和发展奶牛、肉牛养殖生产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逐步树立现代科学养殖观念,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建立奶牛、肉牛养殖生产基地,推动全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大通县养牛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9.
为了更好保护和利用冬虫夏草(Cordycrps sinensis)资源,对互助县冬虫夏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互助县共有10个乡镇分布有冬虫夏草,分布面积12186hm2,蕴藏量约293kg。其中加定镇和巴扎乡为主产区,另外8个乡镇为零星分布区。  相似文献   
80.
调查分析了漳平烟区烟农对专业化育苗、专业化机耕、物资统一代购、煤球加工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可通过开展专业化服务、统一代购、拓展经营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