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5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玄武岩落叶松母树林的生态特点及抚育间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建萍  朱玉清 《森林工程》2005,21(4):14-15,20
介绍了玄武岩落叶松母树林的生态特点及林分类型,并从树冠生长、直径生长、树高生长、结实、林木抗性及环境条件影响和经营效益6个方面对抚育间伐的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黄土塬区不同地膜覆盖度下土壤水热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优化覆膜种植模式、了解作物增产机制,比较了黄土塬区无作物种植的旱作农田垄沟条件下土壤水热状况对不同地膜覆盖度(30%,50%,70%,85%,100%,CK即0%)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地膜覆盖保水效果(Y,4—9月土壤贮水增量)与覆盖度(X)呈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1.65 X+42.60,相关系数R=0.98;地膜覆盖度越大,5m土层内有效蓄积降水量越多;覆膜条件下降水入渗土壤的深度已到3m以下。(2)土壤表层温度随覆盖度的增大而升高,有助于低温季节作物出苗;85%膜地温与全膜基本相近。地膜覆盖度从30%增加到85%过程中,白天地温达到峰值的速度加快,峰值加大。(3)综合考虑农田覆膜栽培的土壤水热状况及经济效益,以85%地膜覆盖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拟议开发的尚丹滩农田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在野外调查和分析前人资料基础上进行了评估。认为:尚丹滩水文地质条件不能满足水利规划中所提要求,因此不具备开发条件。阿拉善左旗水利局接受该结论,避免了盲目上项可能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县作为研究区域,选取与土壤质量密切相关的土壤有机质,易氧化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微量元素、土壤酶活性、粘粒、阳离子交换量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指数标度法确定判断矩阵,对传统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了改进,确定了权重系数,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以指数标度法作为改进应用干层次分析模型,建立了有效的递阶层次分析结构,避免了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的过程.与用偏相关系数确定权重相比,层次分析模型使土壤质量各指标的权重区分度更加明显,避免权重平均化的趋势.根据两种权重得出的土壤质量指数进行方差检验(P=0)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评价结果显示,长武县土壤质量受地形部位影响较大,土壤质量指数分布在0.19~0.71之间,有75-2%的土壤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有17.9%的土壤质量处于贫瘠状态.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参照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结果,以县为基本单位,初选试验站可能代表范围。通过区域特征分析,筛选识别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因子相对重要程度排序。在数据极差标准化基础上,进行Fuzzy识别,逐一计算初选县与长武贴近度。根据择近原则,确认试验站可以代表的范围。  相似文献   
26.
泾河下游南岸台塬边坡稳定性与滑坡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泾河下游南岸台塬边坡的滑坡灾害严重,本文中分析了滑坡的特征,通过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对台塬边坡进行了分类,对具有突发性和短期可变性的滑坡触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滑坡治理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泾河下游南岸台塬边坡临界平衡边坡和不稳定边坡占80.8%,分布在西段和中段。滑坡发生的概率为多水年〉平水年〉少水年;年内夏雨集中的7月和秋雨集中的9月是易于发生滑坡的月份。灌溉期间的滑坡占68.8%,冬季发生的滑坡主要与灌溉有关。台塬区地下水位上升是诱发滑坡的根本原因,当地下水位上升与古土壤层重合时极易诱发滑坡。台塬区应根据地下水量平衡额定灌排量,使地下水位逐步下降至第五古土壤层之下是治理滑坡的根本之计。  相似文献   
27.
为揭示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田长期产量及水文变化,以山西省万荣县连作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冬小麦产量1951—2020年变化趋势及气候年际波动对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Hydrus-1D模型和标定的模型参数模拟了1965—2020年田间水量平衡要素各分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地冬小麦产量多年平均增产率是31.9 kg/(hm2·a),年际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达到±22.4%,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气象要素是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和全年降水量;标定期和验证期Hydrus-1D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5~0.68,0.57~0.65;近56 a冬小麦平均蒸腾量为(176±29) mm,土壤蒸发量为(296±28) mm占降水量的60%~80%,渗漏量一般小于40 mm,土壤含水量变化为(-2±45) mm。综上,研究地70 a冬小麦产量呈上升趋势,且受年际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产量波动较大。Hydrus-1D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晋南旱塬冬小麦田的水文变化情况,多年来研究地冬小麦田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定量研究黄土塬区村庄涝池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为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测定长武黄土塬区村庄涝池和农田深剖面土壤湿度及土壤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计算村庄涝池对地下水的补给量。[结果] ①涝池深剖面土壤水分平均值为25.5%,大于农田深剖面土壤湿度(20.6%); ②涝池土壤水的δD值介于-117.83‰~-56.66‰之间,δ18O值介于-16.63‰~-7.72‰之间,农田土壤水的δD介于-81.76‰~-52.03‰之间,δ18O值介于-10.64‰~-6.35‰之间;与农田相比,涝池土壤水分受蒸发影响较小,同位素组成偏负,且变幅较大; ③涝池土壤水同位素剖面保留了较大降水事件的同位素信号,表明涝池水通过活塞流形式对地下水进行了补给,活塞流速度为0.26 m/d;在涝池集水区内,地下水年均潜在补给量为134 mm,占年降水量的23.1%。[结论] 黄土塬区涝池是地下水重要的补给来源。因此,应加强涝池保护、恢复和重建工作,确保该区地下水的持续补给和利用。  相似文献   
29.
五陵塬边坡侵蚀地貌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对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五陵塬边坡侵蚀地貌大量的实地考察,应用遥感卫星图像等信息资料,对五陵塬南、北缘侵蚀沟谷和黄土滑塌的发育状况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表明,五陵塬南缘发育的河流高阶地前坎(高差8~30m的黄土崖)为窑洞聚落带,受坡面径流作用发育侵蚀沟谷和黄土坍塌;该塬边黄土窑洞带侵蚀沟谷的发育状况表现为东段密度较小,规模较大,西段反之。北缘河流高阶地前坎(高差30~90m的黄土崖)西段主要发育"群发性"黄土滑塌。东段侵蚀沟谷数量少,长度较大。五陵塬边坡侵蚀地貌的发育,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条件、新构造运动、黄土岩性和结构、大气降水与农田灌溉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并会对五陵塬周边人类居住安全,边坡水土流失,塬面文物古迹保护和西咸新区发展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0.
Focused on the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loess ta-bleland, and based on previous results, new patterns for dryland winter wheat production, in which the em-phasis was put on the film mulch with obvious water-preserving advantage, were designed to make effective useof rainf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chnique of the double mulch of film plus straw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can collect the rainfall in this period to the utmost extent and over 73.2 % of it can be stored in the soil,which is 108.4 mm more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tillage. Furthermore, it can not only preserve water storedin soil in summer fallow, but also collect the rainfall in the growth period as much as possible by using thetechnique of making ridges plus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sowing. So the patterns, which can greatly increaseboth the soil moisture and wheat yield, are the best choice for making full utilization of the rainfall and achie-ving a high and stable yield in the dryland wheat production of the loess tablel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