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1.0%斑蝥素乳油对蜜蜂、家蚕、蝌蚪、蚯蚓、土壤微生物5类环境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1.0%的斑蝥素乳油对蜜蜂24 h触杀毒性LD50为0.15μg/蜂,摄入毒性LC50为1.83 mg/L;对家蚕表现为强烈的拒食作用,24 h接触毒性LC50为0.83μg/cm2;对蝌蚪24 h和48 h LC50分别为0.93 mg/L和0.87 mg/L;对蚯蚓7 d的LC50为22.66 mg/kg;10 mg/L处理蔬菜地和小麦地土壤,对土壤微生物15 d的呼吸抑制率分别为16.1%和21.8%。以上结果表明,1.0%斑蝥素乳油对蚯蚓和土壤微生物表现为低毒,对蜜蜂和家蚕属高毒,对蝌蚪表现为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52.
雷帕霉素为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剂,对多种人类疾病有效,近年发现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有望开发为微生物源农药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而目前关于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还未见报道。为评价雷帕霉素的水解行为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测定了雷帕霉素在不同pH值、温度、初始浓度及光源中的水解特性,同时测定了其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碱性环境、紫外光照及高温有利于雷帕霉素的水解。当其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66.63、38.93及77.00 h;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半衰期分别为144.38、105.00及165.00 h。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家蚕和斑马鱼的96 h-LC50值分别为 386.46和3.50 mg/L (有效成分,下同);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48 h-LD50值为8.95 μg/bee,急性接触毒性48 h-LD50值为16.79 μg/bee;对赤子爱胜蚯蚓的14 d-LC50值为223. 81 mg/kg。按照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 (GB/T 31270—2014) 的毒性等级划分标准,雷帕霉素对家蚕、斑马鱼、赤子爱胜蚯蚓的急性毒性分别为 “低毒”、“中毒” 和 “低毒”,对意大利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为 “中毒”,急性接触毒性为 “低毒”。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属于易降解性药剂,对家蚕、意大利工蜂、斑马鱼及赤子爱胜蚯蚓4种非靶标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53.
为明确吉林省玉米田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和抗性分子机理,测定了两个抗药性狗尾草种群R1、R2和一个敏感种群S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水平,并检测了不同种群间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序列差异。结果显示:R1、R2种群抗药性指数分别为21.8和23.9。扩增狗尾草ALS基因序列发现,相较于敏感种群,R1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A,R2种群在376位点由GAT突变为GAG,两种突变均导致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酸(Asp-376-Glu)。表明狗尾草R1和R2种群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是由于靶标ALS基因突变导致,研究结果为科学防控抗药性狗尾草种群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Bt基因抗虫玉米是目前商品化进程最快的转基因作物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其抗虫性和经济效益已得到普遍肯定,但外源基因的导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玉米自身的基因序列,因此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从转Bt基因抗虫玉米发展现状及对非靶标昆虫影响的角度对转Bt基因玉米的安全性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5.
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爆发危害,但是,由于抗虫棉田间施药量和次数的减少,也导致了棉田棉蚜、棉盲蝽、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等非靶标害虫的种群数量上升,危害日益加重。一、棉花苗期病虫防治技术该生育期从4月上中旬播种至6月中旬进入蕾期  相似文献   
56.
1、试验条件 1.1作物和靶标试验作物:春大豆(MLlycine max(L.)Merrill)大豆品种:黑农37靶标:狗尾草、稗草、马店、野稷、藜、苋、蓼。  相似文献   
57.
张超 《植物医生》2009,22(4):4-6
虫害是制约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以上。而化学防治在减少虫害的同时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提高成本、污染环境、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引起次要害虫大发生等。抗虫基因工程以其育种期限短、目的性强、具有连续性保护、控制任何时期害虫、对非靶标生物无害、无环境污染等优势,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关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美洲大蠊Na~ -K~ -ATPase作为筛选靶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美洲大蠊 (Periplanata americana)雄性成虫的中枢神经系统为试材 ,对 Na -K - ATPase作为农药筛选靶标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 Na - K - ATPase活力测定的最适反应条件是 :酶源蛋白浓度 8.5μg/ m L,温度 30℃ ,p H7.4 ,反应时间 15min。同时以最佳反应系统初步研究了几种拟除虫菊酯 (南开菊酯、氯氰菊酯、溴灭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 )对 Na - K - ATPase离体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其用作农药筛选靶标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9.
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250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种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鸟、蜜蜂、家蚕、鱼、藻、溞和蚯蚓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蜜蜂的LD50(48 h)值均>100μg a.i./蜂,急性毒性均为低毒,对鸟类的LC50(48 h...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反枝苋对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 抑制剂的抗性机制,本研究根据反枝苋的ALS氨基酸序列,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其三维结构,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了反枝苋ALS与烟嘧磺隆分子的结合模式。根据结合模式对已报道的Pro 197和Trp 574等位点突变产生抗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Pro 197和Trp 574等位点的残基与烟嘧磺隆分子之间存在重要的疏水作用和π-π作用等其他相互作用,或该位点的残基具有特殊结构影响着通道形状。分析表明,ALS与烟嘧磺隆之间的氢键、疏水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通道形状的改变都有可能影响二者结合稳定性,从而使杂草产生抗性。基于此结论,本研究预测Val 196、Met 200、Phe 206和Lys 256突变同样可能使杂草对ALS抑制剂敏感度发生变化。本研究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了ALS抗性机制,为反抗性除草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