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的残留普遍较低,有利于生产绿色水果、特别是AA级绿色水果。生物农药品种很多,特点不同,要有的放矢地选用。  相似文献   
22.
23.
目前,已进入第二代美国白蛾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近期,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全面启动夏季飞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主要采用除虫脲、苦参碱等环保无公害药物进行防治,具有对人、畜无害、不杀伤天敌、  相似文献   
2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的检测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01 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除虫脲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mL(R 2=0.999),回收率97.01%~100.83%(RSD<1.0%,n=3),精密度(RSD=0.13%,n=9)、重复性(RSD=0.45%,n=6)良好,主成分与各杂质峰分离良好。以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1倍(0.1%)。该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作兽用除虫脲原料药含量及有关杂质测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获得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5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基因CsinCSPs的全长序列,并解析除虫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提取荔枝蒂蛀虫卵总RNA,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5个CsinCSPs基因的全长序列;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Phyre2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用AutoDock软件对蛋白与农药分子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在除虫脲处理荔枝蒂蛀虫卵后这5个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荔枝蒂蛀虫卵中克隆了5个CsinCSPs基因的全长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具有昆虫化学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其保守半胱氨酸位点排布模式均为C1-X6-C2-X18-C3-X2-C4,并分为了包含5个α-螺旋和6个α-螺旋的2个类群。软件模板分析表明,5个CsinCSPs蛋白的三维结构均由α-螺旋、β-折叠和卷曲环组成,且与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CSP2的三维结构相似度最高。分子对接数据表明,5个CsinCSPs与2个菊酯类药剂分子结合亲和力最强,与除虫脲的结合力最弱。亚致死剂量除虫脲处理荔枝蒂蛀虫卵后,CsinCSP3和CsinCSP5分别在处理后6、24 h表达上调超过40余倍,48 h则表达下降。结论 化学感受蛋白CsinCSPs可能参与农药胁迫下荔枝蒂蛀虫卵的解毒过程。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了多菌灵、吡虫啉、嘧霉胺、除虫脲、灭幼脲、辛硫磷和阿维菌素在韭菜上的残留量,建立了使用液质联用仪同时检测的方法,样品提取液中加入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炭黑离心后再经过氨基柱净化,大大降低了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7.
灭蝇胺、除虫脲拌料处理防治古田山多菌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拌料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灭蝇胺和除虫脲在常压和高压灭菌后对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古田山多菌蚊(Docosia gutiuushana)的防治效果.出菇实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灭蝇胺最低浓度62.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5%、50%;除虫脲最低浓度1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4%、80%;除虫脲的防治效果好于灭蝇胺,两者残留量均符合美国、日本最低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8.
12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东方黏虫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浸叶法证明,氟幼脲、除虫脲是试验杀虫剂中对黏虫杀虫活性最高的。氟幼脲、除虫脲,氟虫脲和杀铃脲的杀虫活性分别比抑食肼高242、115、58、53倍。  相似文献   
29.
除虫脲是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3-(2,6-二氟苯甲酰基)脲,它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使幼虫在蜕皮时不能形成新表皮,致使虫体畸形而死亡,对鳞翅目害虫有特效。1992年,进行了对茶尺蠖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1991~1992年,应用不同浓度的除虫脲胶悬剂防治各代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幼虫中毒后,食量明显减少,不仅使幼虫致死,还会影响残存害虫化蛹、羽化、产卵;每亩用3、5、10、15g20%除虫脲胶悬剂,幼虫、蛹的累计校正死亡率为90.4%~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