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4篇
  34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1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Superdex75 HR10/30柱,从家蚕滞育性卵分离出滞育生物钟蛋白质酯酶A4的活性抑制多肽(Peptide In-hibitory Needle,简记PIN),将其注射家蚕大造品种非滞育性蛹,结果出现了产滞育性卵的母蛾。利用合成的DH成份,发现对EA4的ATP酶(ATPase)活性有强烈的抑制性。从分子量分析,PIN多肽和DH多肽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22.
经过酵母菌富集培养,以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为唯一碳源培养和分离,并进一步用手性HPLC法复筛,得到了两株优先立体选择性水解(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的酵母菌菌株S11和S25。两株酵母菌均能产生耐酸酯酶,在pH 3.0时对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酸酯进行立体选择性水解,产物对映体过量值(ee/em>p)均在95%以上,转化率(C)分别达50%和46%。测定了菌株S11的生长曲线,并对其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探,发现其所产酶为生长偶联型的胞内酶。  相似文献   
23.
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脂肪酶及其与毒力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12株球孢白僵菌脂肪酸、酯酶和脂肪酶的产生水平及菌株对马尾松毛虫毒力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酯酶产生水平(E)、脂肪酶产生水平(L)及豆蔻酸百分含量(X)等与白僵菌菌株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LT50)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方程分别为:LT50=2.0931/(lgE-5.1165)+0.4091;LT50=-6.68L^2+31.9886L;LT50=13.5192-8.7042X。  相似文献   
24.
北京地区家蝇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基因表现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8~1999年对北京地区室外家蝇种群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不敏感基因表现型进行了检测。以敏感品系为标准 ,海淀区 (A)、海淀区 (B)、丰台区、朝阳区家蝇种群具有的对敌敌畏不敏感基因表现型频率分别为 11%、34%、56%和24% ;对灭多威不敏感基因表现型频率为4%、4%、8%和20 %。ACh E对敌敌畏和灭多威的不敏感基因表现型 ,北京地区家蝇可分成4种 :1)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敏感型 ;2 )对敌敌畏不敏感 ,对灭多威敏感型 ;3)对敌敌畏敏感 ,对灭多威不敏感型 ;4 )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不敏感型。目前 ,在北京地区以对敌敌畏和灭多威均敏感的 ACh E表现型为主 ,其次为第二种类型 ,第三和第四种类型的频率不高。  相似文献   
25.
谢力  彭统序 《昆虫天敌》1996,18(4):23-29
本文研究了酯酶在小菜蛾抗药性中的作用。离体酯酶活力测定表明,抗性品系幼虫的羧酸酯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4倍,故羧酸酯酶在抗性品系抗药性的作用不大,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在抗性和敏感品系的幼虫中差异很小,幼虫的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电泳酶谱没有差异。幼虫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显示Est-1位点的C基因的频率随着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基因型的多态性提高。  相似文献   
26.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酯酶同工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法对来自江、浙两省经全国统一鉴别寄主鉴定的稻瘟病菌7群12个生理小种的16个菌株菌体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稻瘟菌菌体酯酶同工酶带有13-18条,等电点分布范围为3.00-7.20。在等电点4.15附近有各生理小种共同的酶带。同一生理小种群内不同生理小种间酯酶同工酶的相似系数一般大于0.50,不同生理小种群的生理小种间酶谱的相似系数一般为0.30-0.40,也存在少数不是同一生理小种群的小种间酶谱相似系数大于0.50的情况。供试各生理小种间酶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酶带数目的多少和等电点分布的不同。来自不同省份经鉴别寄主鉴定为同一生理小种的菌株间酶谱的相似系数亦仅0.05-0.60。研究结果初步反映出供试大多数稻瘟菌菌株间菌体酯酶同工酶的相似性与致病性有关,但也受菌株来源地生态环境影响。本文还讨论了稻瘟病菌致病性容易变异但在许多情况下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可能机制,探讨在一定范围内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用于稻瘟菌生理分化和致病性变异监测的可能性及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穗题等。  相似文献   
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泳对来自太湖稻区的10个水稻稻瘟病菌株和2个禾本科杂草瘟菌的可溶性蛋白及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菌体可溶性蛋白可呈现16~25条电泳谱带,其中在Rf值为0.23,0.33,0.44的3条谱带为122个菌株所共有,没有发现生理小种特异性谱带。对12个菌株α-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在所有菌株同工酶谱带中可分辩出具有不同迁移率的12条谱带,据此可将菌株分为8个不同的同工酶谱带类型。同时表明,α-酯酶同工酶在太湖稻区稻瘟病菌中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但其谱带类型与病菌生理小种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8.
樟子松松针锈病病原菌——鞘锈菌(Coleosporium)的分类历来很乱。传统的分类方法都是依冬孢子形态和冬孢子寄主来进行的。但近年的研究表明1种鞘锈菌的春孢子可以侵染2种或2种以上的冬孢子寄主,所以按冬孢子寄主来划分鞘锈菌的种是不合理的。文中在病害症状观察和春孢子表面形态观察的基础上,首次对樟子松3种不同形态的春孢子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从而为鞘锈菌的分子分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30.
猴丰1号新菌株的选育及其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与系统筛选法,从福建猴头的变异株中选育出了定名为“猴丰1号”的新菌株。该菌株菌丝体生长势强,发菌迅速;子实休菇形大,产量高。鲜菇产量比出发株福建猴头增加69.3%,比著名的常山99菌株增加16.8%。酯酶同工酶分析显示:猴丰1号的酯酶谱型与福建猴头相似,但有1条酶带发生了变异。由此说明,它确是源于福建猴头的自然变异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