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3种扁谷盗对不同波长光趋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和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雌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方法】室内应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3种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雌)成虫对试验波长303、320、330、340、351、368、400、445、460、480、520、525、545、560、575和580 nm的趋光率。【结果】锈赤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51、400、480 nm,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51、400和445 nm,随着日龄的增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诱集率大于20%的光波数增加;土耳其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6%~51%、11%~46%、7%~37%和4%~28%,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351(368)、368、330和351 nm,对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68、351和303 nm;长角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趋光率分别为1.11%~75.56%、18.89%~70.00%、33.33%~62.22%和22.22%~71.11%,雌成虫趋光率最高的刺激光波长分别为575、320、400(445)和320(560)nm,对长角扁谷盗雌成虫诱集效果较好的光波长有320、575和330 nm。【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长角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略为下降。  相似文献   
62.
基于昆虫趋光性和趋化性的诱杀技术是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本文系统综述了诱虫灯、色板等趋光性诱杀技术和植物源挥发物、昆虫信息素等趋化性诱杀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将来诱杀技术的研发重点和应用前景,进一步探明昆虫趋光性机制和嗅觉通讯机制,开发适用于靶标害虫精准诱杀的特异性趋光谱,提高信息化合物引诱效果的田间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63.
LED多光谱交替发光太阳能杀虫灯对稻田害虫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种植期间害虫轮流发生,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性最大,为了降低水稻害虫的发生率,防止农药的滥用,最好是采用物理防治。试验根据害虫的趋光性的波段范围以及夜晚活动旺盛时间(扑灯节律)的差异,研制了一种 LED(light emitting diodes)多光谱循环式太阳能杀虫灯,实现诱捕害虫的最大化。试验结果发现该灯对水稻害虫有较大的诱杀力,期间诱杀稻纵卷叶螟32.5%、二化螟25.6%、三化螟25.15%,各类稻飞虱占9.35%,其它害虫类别6.90%,灯区较对照区减少药剂防治2次;该灯对益虫的影响较小,诱捕的益害比为0.0089∶1,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该灯能有效地杀灭水稻害虫,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王恒  危起伟  李伟  刘猛  李雷  杜浩  李罗新 《水产学报》2014,38(7):929-938
为获取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后代的光照偏好及其可能适应人工环境的遗传行为改变,通过黑白底质颜色选择、趋光性和最适光照选择实验,并采用个体与群体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5月龄、7月龄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光照偏好进行了研究。黑白底质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趋光性个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对光亮区(200~2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7月龄对过渡区(20~50 lx)选择较为显著(P0.05);群体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和7月龄幼鱼均对过渡区(20~50 lx)的选择较为显著(P0.05),此现象可能与"信号—适应"假说和最适光照范围有关。最适光照实验结果表明,5月龄幼鱼对45~135 lx照度区选择显著高于其他区域(P0.05);7月龄幼鱼较多地选择23~202 lx照度区,表明随着年龄增大,中华鲟子二代幼鱼对光照的可接受范围变大。研究表明,中华鲟子二代5月龄和7月龄幼鱼偏好白色底质,最适照度为20~200 lx。实验结果可以为中华鲟子二代人工养殖和放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不同颜色的光对鲤的诱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红、白、蓝、绿4种颜色的光,每种颜色光分别取6种不同光照度,研究了鲤Cyprinus carpio对不同颜色、不同照度光的趋向性.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光对鲤诱集效果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白光>红光>蓝光>绿光,4种颜色的光在各照度下对鲤的最大平均趋集率分别为白光61.0%、红光45.0%、蓝光42.0%、绿光27.1%;光照度对鲤的趋集率有显著影响(P<0.05),光照时间对鲤的趋集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6.
榆跳象是榆树上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新疆发生严重。为了掌握榆跳象在昌吉州的发生情况,本文利用网室监测榆跳象越冬成虫出蛰和越夏成虫羽化进度,并对其趋光性进行测定,同时开展化学防治。结果表明:在呼图壁县和昌吉市,榆跳象越冬成虫出蛰时间基本处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出蛰持续9~15 d;越夏成虫羽化时间为5月上旬至5月底,成虫羽化持续20 d左右;混用1%苦参碱和20%吡虫啉可以有效控制榆跳象的种群数量,保证榆树叶片正常生长;榆跳象对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和红色灯光的趋性没有显著差异,不建议采用灯光诱杀的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67.
昆虫趋光性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瑞  王静  翟玉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63-13564
研究了趋光性昆虫的种类、上灯时间、周年变化规律以及频振式杀虫灯对昆虫益害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昆虫的上灯时间存在明显差别,降雨会影响当日昆虫的上灯;频振式杀虫灯所捕杀的昆虫中,益害比为1:13,天敌类昆虫占捕获昆虫总量的7%。  相似文献   
68.
通过3a佳多虫情测报灯的应用和研究,明确嘉定区林业主要趋光害虫4目28科131种。经分析,鳞翅目昆虫为佳多虫情测报灯主要诱集昆虫,共20科114种。还对我区主要成灾性害虫淡剑袭夜蛾和黄杨绢野螟成虫全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各代蛾峰发生时期。佳多虫情测报灯的应用,提高全区林业有害生物预报准确率和测报工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9.
果树性诱剂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性引诱剂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可以较好地解决无趋光性害虫成虫诱测预报的问题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项较好措施.笔者于2002-2003年,在苹果上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芯和金纹细蛾性诱芯(均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提供)对两种害虫进行测报和防治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使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0.
八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渭  薛美洲  杜燕萍 《粮食储藏》2005,34(2):3-5,19
采用储粮昆虫趋光性测试装置测定了红、黄、绿、紫及蓝色光对8种储粮昆虫的光趋避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各试虫处理分布差异都达不到5%水平的显著水平,而红、黄、绿、紫及蓝色光处理试虫分布都存在一定的差异。8种试虫比较,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对红、黄、绿、紫及蓝色光都表现为较明显的趋光行为,光的波长对玉米象光趋避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存在随着光波长的减弱,趋光性降低的趋势。根据储粮昆虫的光趋避行为,在其行为利用中应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