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5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268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41.
为明确黑盾胡蜂(Vespa bicolor)触角及感受器的外部形态特点,利用扫描电镜对黑盾胡蜂雄蜂和工蜂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类型和分布特点等超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黑盾胡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雄蜂的鞭节有11小节、工蜂的鞭节有10小节。黑盾胡蜂共有5种触角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TS Ⅰ、TS Ⅱ)、板形感受器(PS Ⅰ、PS Ⅱ)、刺形感受器(CS Ⅰ、CS Ⅱ)、锥形感受器(BS Ⅰ、BS Ⅱ)、腔锥形感受器CoS,其中以毛形感器和板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黑盾胡蜂雄蜂和工蜂具有相同的感器类型和形态,仅感器大小和分布位置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542.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为害柑橘类果实的毁灭性害虫。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测定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4种不同浓度(0.5, 1, 5和10 μg/μL)的14种板栗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差异。结果显示柠檬烯、α-蒎烯、苯乙酸甲酯、异丁醛、芳樟醇、β-石竹烯和苯乙醛对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引诱作用;戊醛、乙偶姻、乙酸芳樟酯和水杨酸甲酯对成虫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壬醛对柑橘大实蝇雌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对雄虫具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14种板栗挥发物之间的EAG反应存在极显著差异;其成虫对柠檬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最高(2.060±0.071),对戊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最低(0.455±0.050),其最高的柠檬烯的EAG反应相对值是最低的戊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值的4.52倍;其余12种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43.
采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小菜蛾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对金腰箭挥发油的触角电位反应强度与挥发油剂量成正比。四臂嗅觉仪试验进一步表明,金腰箭挥发油对小菜蛾成虫起到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544.
【目的】探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g).精油中可影响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触角电位反应的化学物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精油,称重法测试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取食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分析薄荷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对二化螟成虫的电位反应。【结果】薄荷精油对二化螟幼虫具有显著的引诱取食作用,当浓度为0.15625 mg/mL时,取食率为123.01 %。GC-MS结果分析从薄荷精油中共检测出27个化合物,化合物含量占总含量的81.965 %,含量最多的为长叶薄荷酮,为15.854 %。GC-EAD测定结果表明,雌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2种化合物作出反应,长叶薄荷酮的反应最为强烈;雄虫对薄荷精油中的10种化合物有反应,丁子香酚对二化螟雄虫的影响最为强烈。【结论】薄荷精油中的长叶薄荷酮和丁子香酚可能是影响二化螟幼虫取食行为的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545.
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凹纹胡蜂、平唇原胡蜂和金环胡蜂三种胡蜂工蜂的触角形态和感器类型。胡蜂的触角分为梗节、柄节和鞭节三个部分,三种胡蜂工蜂触角的鞭节均有10节鞭小节。三种胡蜂触角均存在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芽形感器、钟形感器和坛形感器等。三种胡蜂触角上存在相同类型的感器,但是相同类型的感器在不同胡蜂触角上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46.
为提高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田间寄生效率,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1~5龄幼虫体表挥发物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antenneal detection,GCEAD)技术确定引起中红侧沟茧蜂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的挥发性物质,同时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中红侧沟茧蜂对其的选择反应。结果显示,中红侧沟茧蜂雌成蜂对黏虫1~3龄幼虫体表粗提物有显著的选择反应,反应率分别为60%、68%和56%;中红侧沟茧蜂触角对黏虫体表粗提物中的2,4-二甲基庚烷、5-乙基-2-甲基辛烷、十二烷、1,3-二叔丁基苯、2,4-二甲基十一烷、十六烷、2,6,10,15-四甲基十七烷和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10种物质均有电生理反应,EAG反应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中红侧沟茧蜂雌雄成蜂对这10种物质的选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中红侧沟茧蜂对其中的8种物质及...  相似文献   
54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世界性重大迁飞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为了深入了解草地贪夜蛾幼虫特征及其识别寄主植物行为模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感受器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龄幼虫共有4类感受器,分别为锥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和栓锥形感受器。触角梗节上着生栓锥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各1个,鞭节上着生1个栓锥形感受器和4个锥形感受器;口器上感受器类型与触角上类型一致,以刺形感受器为主;胸足和腹足上分布不规则的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该研究为草地贪夜蛾幼虫鉴定和阐明幼虫识别寄主植物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8.
为明确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成虫触角上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美国白蛾雌、雄成虫触角上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美国白蛾雌成虫触角呈锯齿状,雄成虫触角呈双栉节状。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有所不同,个别感器的长度和基部直径差异显著。美国白蛾成虫触角上分布9类共16种感器,即4种毛形感器Ⅰ~Ⅳ、2种刺形感器Ⅰ~Ⅱ、1种鳞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Ⅰ~Ⅱ、2种腔锥形感器Ⅰ~Ⅱ、1种栓锥形感器、1种舌形感器、2种Bǒhm氏鬃毛Ⅰ~Ⅱ以及1种新的感器——单孔栓感器。毛形感器数量最多,且雄成虫触角上的毛形感器数量多于雌成虫触角上的。单孔栓感器数量较少,雌、雄成虫触角上仅发现2~3个,在雌成虫第1~3鞭亚节腹面锯齿端部各分布有1个。毛形感器Ⅳ——超长毛形感器及舌形感器仅分布在雄成虫触角上。锥形感器Ⅰ~Ⅱ、腔锥形感器Ⅰ和Bǒhm氏鬃毛Ⅰ~Ⅱ的长度在雌、雄成虫间均差异不显著,而其余感器的长度在雌、雄成虫间均差异显著;雄成虫触角上毛形感器Ⅰ~Ⅲ、腔锥形感器Ⅱ和刺形感器Ⅰ~Ⅱ的长度均显著大于雌成虫触角上的,雌成虫触角上鳞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的长度显著大于雄成虫触角上的。表明美国白...  相似文献   
549.
明确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基因在RNA干扰前后的触角电生理(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可为中蜂嗅觉识别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在前期对中蜂气味结合蛋白AcerOBP14基因序列、荧光竞争气味结合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试验进一步采用饲喂法对中蜂采集蜂AcerOBP14基因沉默后,进行qRT-PCR及EAG试验,筛选出对AcerOBP14有效干扰的序列,并比较干扰前后触角对不同气味物质EAG反应能力的变化.结果 表明,合成的2个不同片段大小的dsRNA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AcerOBP14 mRNA表达水平,dsAcerOBP14-1在饲喂48 h时沉默效果最好,沉默效率为68.9%.与只饲喂30%糖水的对照组相比,饲喂dsAcerOBP14-1的采集蜂触角对2-庚酮、α-法尼烯、β-罗勒烯和柠檬醛的EAG反应值极显著降低,对橙花醇和胡椒酮的EAG反应值显著降低.通过RNA干扰能够显著抑制AcerOBP14的表达,显著降低触角对报警信息素、植物花香挥发物、那氏信息素及幼虫信息素物质的电生理反应值.推测Ac-erOBP14是一种广谱结合蛋白,可能参与工蜂的采集及蜂群的秩序维持行为.  相似文献   
550.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甘蓝夜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甘蓝夜蛾雌雄成虫触角均具有10种类型的感器,包括刺形感器、毛形感器(3个亚型)、锥形感器(2个亚型)、栓锥形感器、B9hm氏鬃毛、腔锥形感器和鳞形感器,但各类型的感器在数量和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各类型感器的形态特征、分布情况和显微结构对甘蓝夜蛾各类型感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断,为以后采用触角电位和单细胞记录技术对甘蓝夜蛾进行化学生态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