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鉴定秋水仙素诱导后的草木樨的倍性。[方法]以草木樨萌动种子为试材,秋水仙素溶液为处理试剂,进行了秋水仙素诱导草木樨的研究。[结果]用浓度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木樨能使草木樨诱导加倍,草木樨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具有的相应特征,整体显示出巨大性。[结论]草木樨为加倍成功的多倍体。  相似文献   
42.
有机蔬菜绿色无公害,是广受青睐的蔬菜品种。基于此,从有机蔬菜的生产基地要求、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有机蔬菜种植技术,以供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苜蓿属和草木樨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提高两属植物远缘杂交的可预见性.[方法]以苜蓿属(Medicago)3个种和草木樨属(Melilotus)2个种共20份种质资源为材料,用过氧化物酶电泳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苜蓿属材料间、草木樨属材料间、苜蓿属和草木樨属材料间的酶带相似率分别介于30.00; ~83.33;、33.33;~100.00;和0; ~ 44.44;,相似系数分别介于0.417~ 0.917、0.667~1.000和0.083 ~0.667.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402处可聚为2类,草木樨属材料为一类,苜蓿属材料为一类.与草木樨属相比,苜蓿属材料在主成分分析图中的位置相对分散,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结论]部分远缘种质资源的酶带相似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杂交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4.
苜蓿、草木樨、三叶草等豆科牧草是很有价值的饲料,营养很丰富,在轮作中是很重要的豆科植物,研究牧草工作者有必要来辨认它们。当植株开花后辨认是很容易的,但在开花前识别是常被我们忽略的,  相似文献   
45.
1 草木樨 1.1 种植条件 草木樨有1年生,也有2年生,栽培利用最多的是2年生草木樨草木樨适应性较强,抗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既可以在农耕地种植,也可以在荒山、荒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46.
在白浆土上对草木樨进行了三年(1984—1986)磷肥试验。以亩施N素1kg作底肥,设每亩施磷肥(以P_2O_5计)0、1、3、6、9kg各处理组。施磷各处理组三年平均增产分别为13.7、33.7、41.0和45.0%,均达到极显著(α=0.01)水准。草木樨的品质也随施磷(P_2O_5)量的变化而变化。草木樨各处理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11.3%、19.3%、8.7%和8.0%。经回归和相关分析,草木樨产量(鲜重与干重)和品质的磷肥效应函数方程分别为 y鲜=1125.7+133.74x-9.11x~2; y干=270.06+32.12x-2.19x~2; y蛋白=15.078+1.733x-0.255x~2。相关皆极显著,|r|>r_(0.01)。根据草木樨干草和磷肥的价格比值,核算出最佳经济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36kg;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施磷(P_2O_5)量为每亩3.4kg。在当前价格条件下,两者巧合。按P_2O_5每亩3kg将磷肥分层施用(1/3作种肥,2/3施于15~20cm深处),可促使草木樨根系密集层下移,根瘤增加,有利于改良土壤,绿色体产量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7.
为了进一步鉴定草木樨压青对小麦的实际增产效果,给今后草木樨压青开辟广阔的道路,来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本站曾在1955年,以陕西大荔晓光一社友爱队为重点,进行了麦田草木樨压青示范。初步结果说明草木樨压青增产是显著的,有推广价值。现将示范过程介绍于下:示范地点为晓光一社友爱队,前茬为6年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道了对香豆素和双香豆素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河西地区草木樨栽培利用的调查及不同生长期植株中香豆素和双香豆素含量的分析、饲喂家畜的最佳利用期、家兔中毒的模拟试验、草木樨饲喂山羊绵羊手和猪的毒性试验、预防草木樨中毒等问题所进行的系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各地区不同生长期草木樨中香豆素和双香豆素含量有很大差异,结合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分析,推荐在开花期之前收割作饲料用最佳。家兔模拟试验,证明了香豆素和双香豆素对动物有毒害作用,家畜食入多量的香豆素后,其潜在性毒害不可忽视。双香豆素的致病作用为引起出血性素质。给羊喂100%的发霉草木樨和50%的鲜草木樨,经128天,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见有慢性病理变化。喂猪试验证明,日头均食入香豆素宜控制在25毫克/公斤体重以下,用草粉喂猪,其量限制在日粮的15—20%范围内较为合适。当比例增至35%时,可致慢性潜在性中毒,病理变化为肺水肿和慢性滤泡性胆囊炎。此为国内首先报道。1份草粉加普通水8份浸泡一昼夜,弃去水,消除香豆素和双香豆素毒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9.
白花草木樨与燕麦混合青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了单贮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单贮燕麦(Avena sativa)、70%白花草木樨和30%燕麦混贮、50%白花草木樨和50%燕麦混贮与30%白花草木樨和70%燕麦混贮5个处理组,贮后分别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由此找出白花草木樨和燕麦混合青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单贮白花草木樨的pH值...  相似文献   
50.
狼毒对草木樨、多年生黑麦草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慧  周淑清  黄祖杰 《草地学报》2009,17(6):826-829
为了解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对2种优质牧草,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的化感作用,在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上,对草种进行合理选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狼毒根、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草木樨和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对草木樨的化感综合效应(SE)随狼毒根、茎叶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62.9%和2.5%;狼毒根对多年生黑麦草的SE也随狼毒根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29.5%;狼毒茎叶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当茎叶量为3g/盆时,促进作用最大,SE为-1.8%.说明对同一受试植物而言,狼毒根对其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对他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并且草木樨受狼毒化感抑制作用的影响大于多年生黑麦草,在人工建植植被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多年生黑麦草可作为选择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