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4篇
  22篇
综合类   424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能够产生抗虫皂苷的高抗小菜蛾资源G 型欧洲山芥(Barbarea vulgaris R. Br.)B44 为材料,利用RACE 技术克隆出皂苷合成关键酶beta–香树脂合成酶的基因(Barbarea vulgaris beta-amyrin synthase,Bv-beta-AS)。该基因编码区序列长为2 289 bp(GenBank 登录号JQ172795),推导其编码762个氨基酸;在基因组水平上长度为4 107 bp (GenBank 登录号JQ172796),含有15 个内含子。Bv-beta-AS编码的氨基酸具有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序列,即DCTAE 序列和QW 特征序列,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beta–香树脂合成酶基因的相似性最高,为74%。利用荧光定量PCR 对欧洲山芥在小菜蛾诱导下该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受虫害诱导时上调表达,但是上升到12 h 达顶峰后随时间推移呈回归的趋势。从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上推测,Bv-beta-AS 可能是抗虫皂苷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82.
不同生态区8种芸芥根系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管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区8个芸芥类型(高抗旱类型的会宁芸芥、陇西芸芥,中抗旱类型的张北芸芥、Varomin芸芥、兴和芸芥、和田芸芥,低抗旱类型的西凉芸芥、四川芸芥)的根系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芸芥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层次分布模型可用多项式y=a bx cx2 dx3描述;会宁、陇西、兴和、西凉芸芥与张北、和田、Varomin、四川芸芥的各参数值(a、b、c、d)总体相差较大且根系总生物量、各层次的生物量和根/冠比前者均低于后者;各层次根系生物量的百分含量也呈现不同的垂直变化规律。无论是总的还是各层次的根系生物量,强抗旱芸芥类型的趋于中等大小,中抗芸芥类型的有大也有小,低抗芸芥类型的均较大。  相似文献   
83.
种衣剂添加芸苔素内酯预防玉米冷害药害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11%福·戊种衣剂中添加不同浓度的0.1%芸苔素内酯(BR),对九单48和东单213进行包衣处理,利用智能光照培养箱和田间错期播种,检验不同包衣处理对低温冷害的防御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控制温度条件下,九单48添加最佳剂量BR出苗率为92%,未添加BR处理出苗率仅为20%,未包衣(对照)出苗率为48%.东单213添加最佳剂量BR出苗率为90%,未添加BR处理出苗率为80%,未包衣(对照)出苗率为52%.田间错期第一批播种处理中,九单48添加BR比未添加出苗率高3.83个百分点;东单213添加BR比未添加出苗率高4.94个百分点.种衣剂中添加适量BR能够有效抵御冷害药害,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84.
小麦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应用天然芸苔素(内酯),可同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用,并能提高药效,降低农药为害,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本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实验,总结出一些基本数据,特别是在2012年严寒的条件下,对今年春小麦的返清管理起到指导作用。施用方法:拌种及喷施两种1.拌种:用四克粉剂对水4~6公斤,或用12毫升水剂,对水2~4公斤,  相似文献   
85.
明确盐胁迫下蓝香芥(Hesperis matronalis)种子的萌发特性,可为蓝香芥在盐碱地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蓝香芥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条件下,分别利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单盐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均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NaCl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NaCl浓度为650 mg/L时蓝香芥种子发芽率(46%)低于50%。蓝香芥种子在浓度250 mg/L的Na_2CO_3溶液中生长良好且发芽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浓度高于350 mg/L时种子萌发及其苗高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浓度为700 mg/L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0%。蓝香芥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及生长所忍耐的NaCl浓度为650 mg/L以下,所忍耐的Na_2CO_3浓度为70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86.
说起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朋友们肯定对她家的王牌产品——碧护不陌生。这个最早引入中国的纯植物刺激素,内含从植物中提取的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脱落酸、赤霉素等8种内源激素、近20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和植物抗逆诱导剂,在激活作物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抗寒、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能力,增产提质等方面有着卓然的效果,并荣获了欧盟BCS、美国OMRI生态有机认证。现在,碧护依然是寿光、莘县等蔬菜大区解药害、肥害的首选产品。  相似文献   
87.
(接10月16日版)三、28-表高芸苔素内酯1.有效成分识别中文通用名称:28-表高芸苔素内酯;英文通用名称:28-epihomobrassinolide;CAS号:80483-89-2;化学名称:(22S,23S,24S)-2α,3α,22,23-四羟基-24-乙基-β-高-7-氧杂-5α-胆甾-6-酮;实验式:C29H50O6;相对分子质量:494.8;2.国内登记情况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19年9月,我国登记含有效成分28-表高芸苔素内酯的产品共计6个,其中原药1个,制剂5个(单剂2个,混剂3个),该有效成分登记的产品均来自云南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具体情况见下表:四、28-高芸苔素内酯1.有效成分识别中文通用名称:28-高芸苔素内酯;英文通用名称:28-homobrassinolide;CAS号:82373-95-3;化学名称:(22R,23R,24S)-2α,3α,22,23-四羟基-24-乙基-β-高-7-氧杂-5α-胆甾-6-酮;实验式:C29H50O6;相对分子质量:494.8;2.国内登记情况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2019年9月,我国暂未有含有效成分28-高芸苔素内酯正式登记的产品。  相似文献   
88.
根际是受根系影响而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方面均不同于土体的极小部分土壤区域.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根系的代谢作用而向根外排泄H 或HCO3-,使根际土壤pH发生较大变化.而根际土壤的pH直接影响到土壤养分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故不同植物根际土壤的pH状况可反映出它们对土壤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能力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89.
天然芸苔素属于甾体类植物内源生物活性物质,其骨架为甾醇,其中芸苔素内酯生物活性最强,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是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PGR)。为更好地将芸苔素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本文概括了芸苔素内酯的生物活性及在粮食、果蔬等作物上的应用。探讨了芸苔素内酯在提高种子活力,促进作物生长,大幅度促进产量提升以及品质改善,提升作物抗逆性,缓解农药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概况及取得的进展,指出了芸苔素内酯的应用是作物增产增收的关键途径,同时,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作物种植成本与减轻环境污染,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0.
以茎瘤芥主栽品种"涪杂2号"和"永安小叶"为试材,分析了茎瘤芥营养生长后期瘤茎鲜重和总芥子油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瘤茎鲜重与总芥子油苷含量变化与气温有关,茎瘤芥品种间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受采收日期影响显著,各器官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在重庆沿江茎瘤芥产区,以2月中旬气温回升时采收最为适宜,瘤茎能够达到较高的总芥子油苷含量并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