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篇
农学   100篇
基础科学   4篇
  21篇
综合类   413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赤霉酸(BHG)对多种农作物增产提质效果显著,但BHG增产提质效果与所处氮水平的关系及相应作用机理尚不清晰。为探讨小白菜产量、品质和有机酸与不同外源氮水平条件下BHG的响应关系及作用机理,采用人工气候室水培法,以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速生绿秀)为试验材料,设1、3、10 mmol·L-1 3个氮浓度,比较5 μg·L-1 BHG和清水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有机酸、氮磷钾养分、激素含量的影响。3 mmol·L-1氮水平下,添加BHG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14.87%、可溶性蛋白0.05个百分点、根质量22.95%、根有机酸含量23.89%、钾含量2.64个百分点,ZT/ABA (玉米素/脱落酸)、IAA/ABA (吲哚乙酸/脱落酸)值分别升高97.66%、58.88%。1 mmol·L-1氮水平下,添加BHG使小白菜可溶性蛋白降低0.04个百分点,糖酸比升高637.86%,ZT/ABA值降低15.19%,IAA/ABA值降低58.36%,根长、根鲜质量降低12.50%、15.16%,但对小白菜产量无显著影响。10mmol·L-1氮水平下,BHG显著提高小白菜可溶性糖0.09个百分点、有机酸含量12.97%、根长20.84%、根部有机酸36.18%、营养液有机酸16.21%、吲哚乙酸含量17.74%、玉米素含量11.62%、水杨酸含量23.57%,使ZT/ABA、IAA/ABA值分别升高38.50%和46.08%,可溶性蛋白显著降低0.07个百分点,但对小白菜产量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BHG对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与其所处氮水平密切相关,BHG在3 mmol·L-1氮水平显著增产提质,主要机理为调控小白菜内源激素含量,提高ZT/ABA、IAA/ABA值及根质量和有机酸含量,进而提高小白菜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利用。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南水8号”种子产量,以雌性系黄瓜“NW-6”、自交系“NY-m”为材料,授粉后观察花粉萌发以探究“南水8号”种子产量低的原因。以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产量、百粒重、发芽率、发芽势5个方面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选择对提高种子产量具有显著作用的激素。结果表明,“NW-6”与“NY-m”杂交后表现出类似远缘杂交障碍的现象;油菜素内酯对提高制种产量有显著作用,用浓度为0.080 mg/L的BR处理得到的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产量最高,单瓜种子数可达91.27粒,单瓜产量达2.60 g,百粒重为2.93 g,综合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63.
以甘蓝型油菜和黑芥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并结合胚培养合成了A、B、C三基因组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B基因组染色体以0.41~0.90的频率形成同配二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以4.25~5.94频率形成二价体,B基因组与A、C基因组间形成异配二价体的频率在0.96~1.65之间,B基因组与A、C基因有较远的亲缘关系;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分离极不规律;B基因组染色体分离表现为多样性,2∶6极端分离方式以19%的比例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非四分孢子都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极端异常的减数分裂是导致花粉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正肥丹对茎瘤芥(榨菜)根肿病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陵榨菜是中外驰名的三大名腌菜之一,其原料作物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在涪陵种植面积已超过2.33万hm2.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涪陵江北、百胜的榨菜田发现十字花科根肿病,此后逐年加重,目前发病面积达4 000hm2以上,严重威胁榨菜产业的发展.1999年以来,对榨菜根肿病发生危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土壤pH值和品种构成、施肥及用量等[,2],有减轻同田榨菜根肿病发生程度的效果,这为药肥控制其危害程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此,笔者于2003年就药肥正肥丹对茎瘤芥根肿病的控害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以根肿菌侵染的茎瘤芥(榨菜)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肿菌侵染对茎瘤芥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肿菌侵染后茎瘤芥根系玉米素(ZT)含量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明显升高,ZT 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5~60 d 时远高于健康植株,其峰值出现在第50 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ZT 含量的3 倍;IAA 含量则在55 d 后开始升高,其峰值出现在第70 天,约为健康植株根系IAA 含量的4 倍;侵染后第85 天,发病植株根系ZT 含量和IAA 含量均下降至与健康植株相近。  相似文献   
66.
选取6个茎瘤芥品种为试材,在芸薹属SSR公共引物中初筛获得引物的基础上,选择9对条带清晰、表现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利用SSR荧光标记技术开展了茎瘤芥品种SSR分子标记的差异性研究,初步构建了品种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到20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2.2个;扩增得到20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2.2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26~397 bp;构建了6个茎瘤芥品种的分子身份证,并进行了合理区分;在分子水平上,浙江品种间差异最为显著,浙渝两地品种差异次之,重庆品种间差异最小,但各品种均拥有独立身份代码,研究结果为茎瘤芥品种资源的鉴定、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基础研究等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7.
芸苔素 (简称BR)浸种能促进花生种子内脂肪和蛋白质的降解 ,提高萌发种子的脂肪酸含量和幼苗的氨基酸含量及主根根活力 ,从而促进了花生出苗和幼苗生长。在 4± 1℃低温胁迫 5d ,适宜浓度的BR能减缓花生幼苗叶绿素的衰老解体和膜脂氧化 ,使丙二醛 (MDA)积累和电解质外渗显著减少。回温 ( 18- 2 0℃ ) 5d后 ,经适宜浓度BR处理者长势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8.
芸芥自交亲和系与自交不亲和系 sOD、POD和CAT酶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芸芥( Eruca sativaMill)自交亲和系( SC)与自交不亲和系( SI)柱头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进行 了测定。自交亲和系和自交不亲和系在授粉后都能引起SOD、POD和CAT三种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比较SC和 SI的酶活性发现,在未授粉时二者SOD酶活性差异显著,而POD和CAT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异花授粉后SC 和SI的三种酶活性表现了相似的趋势,在各个时间段上无差异;自花授粉后自交亲和系的酶活性显著高于自交不 亲和系的酶活性。结果表明, SOD、POD和CAT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与自交亲和系所具有的自交亲和基因的调控有 关。  相似文献   
69.
油菜和芸芥杂交时花粉与柱头识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查明两属间植物杂交受精前的障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2个芸芥品种的花粉粒在5个油菜品种的枝头上粘附、萌发以及花粉管与柱头的识别反应.结果表明:油菜接受芸芥的花粉后,出现花粉延迟粘附和萌发,花粉管较难伸长,在柱头上扭曲、肿胀等不亲和的现象,并且使乳突细胞产生强烈的胼胝质反应,以致阻碍异源花粉管进入柱头;而且父母本基因型不同,相互识别反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0.
比较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和复硝钠在不同浓度下对棉花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芸苔素内酯和复硝钠在适宜的剂量和浓度下可以促进棉花吐絮,增加霜前花产量,并改善棉花纤维品质,但不能增加棉铃总数和棉花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