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71.
在湖南省会同县肖家乡楠竹林场,经2年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楠竹林的吸热放热缓和,能通过温热因子调控,使各林型之间的气温比较稳定,温差变化较小;受太阳辐射热和风速、乱流的影响,使林内林外,不同坡向的气象因子和各林型的地温、空气湿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随着竹冠特征的不同,而引起不同林型的降水量和截留量的差异.这些结果为楠竹丰产培育和宜林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为更好发挥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 在广东省低效生态公益林森林景观的提升作用, 应用该树种在韶关、广州、珠海市3 个不同纬度区域和马尾松林Pinus massoniana、相思林、尾叶桉林 Eucalyptus urophylla、黄土裸地边坡 4 种不同林型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试验,结果表明:(1)适用于 3 个 不同纬度区域和 4 种不同林型风景林改造;(2)1 a 生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指标和苗木开花结实比例随 纬度降低呈增长趋势,其中冠幅生长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指标和开 花结实比例与纬度区域内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最低月平均气温成正相关,并与冠幅生长指标达到显 著正相关(P<0.05);( 3)4 种不同林型风景林改造的银叶金合欢,其 1 a 生苗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指 标,呈相思林> 马尾松林> 尾叶桉林> 黄土裸地边坡的生长趋势,并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 而开花结实的苗木所占比例则呈马尾松林 > 相思林 > 尾叶桉林 > 黄土裸地边坡;1 a 生银叶金合欢苗木树 高、地径、冠幅生长与林型土壤中的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全磷、全钾、有效磷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P<0.01),与土壤容重、土壤酸碱度、速效钾则达到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泰山景区不同林分的康养效果,以泰山景区刺槐林、油松林和以桃和板栗为主的经济林3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林内TSP、PM10、PM2.5和PM14种颗粒物浓度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林型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在8:00—18:00内4种粒径的颗粒物浓度日变化整体趋势基本相同,变化曲线均呈现上午高下午低的“V型”趋势,且低谷值出现于14:00左右,其中粗颗粒浓度的低谷时间早于细颗粒物浓度;(2)8:00—18:00各林型颗粒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各林型不同粒径颗粒物削减率为油松林>刺槐林>经济林;(3)颗粒物所占比例与该林分的颗粒物浓度之间相关性不大,不同林分之间的颗粒物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4)颗粒物浓度变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颗粒物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在泰山景区森林的建设管理规划中,可适当增加油松等常绿针叶树种比例,以充分利用其较好的颗粒物阻隔能力,这对行人游憩环境的改善、康养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4.
和田河上游灰杨不同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和田河上游灰杨不同林型0~100cm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4种林型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林型土壤含水率、全盐量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土壤容重随着土层加深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不同林型容重均值大小排序为ⅡⅠⅢⅣ。不同林型土壤含水率均值变化则与容重相反,林型Ⅱ各土层含水率均为最低。4种林型土壤pH值介于8.15~9.17之间,林型Ⅱ各土层全盐含量均为最低,林型Ⅰ、Ⅲ、Ⅳ土壤全盐量表现出表层聚集现象。在4种林型中,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加深变化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60~80cm土壤层有机质含量均最高。在不同土层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均以林型Ⅲ活性最强,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则以林型Ⅳ活性最强,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在土层60~80cm活性最高。经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容重、含水率与其他测定指标相关性较强,水分指标在第1主成分中所占比重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土壤结构、水分条件是影响和田河上游不同灰杨林型土壤特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不同冻融频次的寒温带林区4种典型林型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变化规律,整合所测定的理化因子,为揭示冻融交替作用与土壤中主要活性有机碳及其他潜在驱动因素的相关性规律,以及寒温带林区区域性碳库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寒温带林区大兴安岭地区的4种林型(偃松林、杜鹃白桦林、杜鹃落叶松林以及杜香落叶松林)下的土壤凋落物层(O层)与表层矿质土壤(A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模拟冻融交替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不同冻融频率累积的循环处理,测定土壤中的DOC、MBC、团聚体含量,pH和含水量;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述多元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究。  结果  整体而言,杜香落叶松林和杜鹃白桦林的DOC、MBC含量均较高,杜鹃落叶松林以及偃松林的碳含量较低,且后者显著低于前者。同一土层不同林型土壤中,DOC和MBC含量均随着冻融频率的累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冻融作用显著地增加了土壤的DOC含量,同时降低了MBC含量。而在土壤层次方面,O层DOC、MBC含量显著高于A层。此外,温度、冻融频次对土壤中的活性有机碳、团聚体,pH和含水量等潜在驱动因子亦有影响。  结论  寒温带地区不同林型因冻融频次的改变,导致土壤中DOC、MBC含量发生动态变化。与未经冻融处理相比,冻融循环后的DOC含量增加、MBC含量下降,且中海拔地区的阔叶林(杜鹃白桦林)以及低海拔地区的杜香落叶松林更有利于碳含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76.
在大兴安岭高寒区(122°42′14″~123°18′5″E、51°17′42″~51°56′31″N)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海拔400~1100 m的杜香-落叶松(Ledum palustre-Larix dahurica)林、杜鹃-落叶松(Rho-dodendron dauricum-Larix dahurica)林、杜鹃-白桦(Rhododendron dauricum-Betula platyphylla)林、偃松(Pinus pumila)林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提取因子,分析4种林型2个土层(h)0林型中,0林型的全氮质量分数、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碱解氮质量分数、全磷质量分数、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pH和全钾质量分数升高.全氮、总有机碳、碱解氮、全磷,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寒温带林区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因林型、海拔以及土层的差异,导致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差异,2个土层均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降低;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降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究黔东南不同林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揭示森林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及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灌丛林3种林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土层土壤碳(SOC)、氮(TN)、磷(TP)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3种林型在0~60 cm土层土壤SOC、TN和T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24~25.72 g/kg、0.49~1.23 g/kg和0.10~0.40 g/kg,整体均表现为灌丛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SOC和TN含量在各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3种林型在0~60 cm土层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为21.94~30.16、65.72~154.81和2.80~10.55,不同林型土壤C:N表现为杉木林>灌丛林>马尾松林,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马尾松林>杉木林>灌丛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型的土壤C∶N和C∶P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杉木林土壤C∶P在各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N∶P在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中均呈上升趋势,在灌丛林中呈下降趋势,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冗余分析表明,坡度是影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主导因子,解释量达到18.7%,电导率也对其有显著影响,解释量达10.0%,而土壤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解释量为3.1%。【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矿化快,C含量高,在养分供应方面受N和P元素限制,坡度是主要限制土壤N和P供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8.
运用4种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林型的蒸散量,分析了4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在静风或人力不足时,用能量平衡法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在人力允许而仪器不足时,用实测法可获得准确的数据;空气动力学法不适用于静风天气。实际工作中可根据人力、物力和天气条件选用上述3种方法中的一种与彭门公式法配合运用,则能罗准确地测定不同林型的日、季、年蒸散量。本文用能量产销地和彭门公式配合,计算了3种林型的年蒸散量,其中阔叶林  相似文献   
79.
对辽东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了实测研究。结果表明:按不同林龄和不同坡向划分的林型,其土壤的物理性质、持水性能及其涵养水源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7种林型土壤容重排序为:荒地>幼龄林阳坡>幼龄林半阴坡>中龄林阳坡>中龄林阴坡>近熟林阳坡>近熟林阴坡。土壤孔隙度排序则表现为与容重相反。不同林型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与林地凋落物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林地土壤在持水性能和涵养水源方面表现为:近熟林阴坡>近熟林阳坡>中龄林阴坡>中龄林阳坡>幼龄林半阴坡>幼龄林阳坡>荒地。与无林荒地相比,可以看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80.
一、巧得桩材 三十多年前,新会牛湾、小岗、双水镇"烂头山"多,造就了众多山松佳材,笔者也经常上山挑选,后偶然机会以250元购得一株(注:当时工资33元)。该桩材本不起眼,由于山体崩塌滑坡,粗大树干被山泥覆盖,只现四条大小不等且杂乱无章的枝条,挖桩者曾听说山松林型难求,以林型开挖,去表土后才发现怪桩形态(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