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226篇
基础科学   114篇
  773篇
综合类   1347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486篇
园艺   234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长期施肥对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施用 NPK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旱地红壤和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有机质、腐殖质和活性腐殖质含量 ,其中胡敏酸、富里酸也相应地增加 ,但以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效果最好。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能提高土壤腐殖质的胡 /富比值。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土壤耕层 (0~ 2 0 m) ,而且影响耕层以下层次 ,但以 0~ 6 0 cm土层的效果显著 ,且以潮土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生态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式法研究了玉米生长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分别在出苗后23、37、50、63、87、110 d出现峰值,其中最大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87天,其后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直到玉米收获,而根际呼吸速率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土壤呼吸相似,土体呼吸速率则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玉米生长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基本与玉米生长规律相一致,随生长而增加,随衰老而减小;施肥对土壤呼吸速率、根际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体呼吸速率影响较小,从整个玉米生长期来看,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根际呼吸速率最高,其中NPKOM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为C 27.5~474 mg m-2h-1,NPK处理和NP处理变化范围相近,分别为C 25.9~339 mg m-2h-1和C 29.5~358 mg m-2h-1,NK处理与CK处理变化范围分别为C 28.4~208 mg m-2h-1和C 22.1~184 mg m-2h-1;施肥对土壤呼吸量和根际呼吸量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NPKOM>NPK>NP>CK>NK;在整个玉米生育期中,土壤呼吸累积量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出现两个峰值,表现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而土体呼吸累积量只在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呈抛物线型,根际呼吸量在苗期最低,乳熟期最高,乳熟期后,根际呼吸量下降。  相似文献   
993.
刘军  王益权  王益  王静  曲艳娣 《土壤通报》2004,35(5):542-545
通过对长期培肥试验田不同处理土壤的比重、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等物理性质的系统分析,企图揭示在长期培肥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未进行培肥作用的土壤(对照)小区仍维持着原来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该试验小区土壤所具有的是最基础的物理性质,其它不同培肥处理的土壤比重和容重均随有机质积累而明显减小,孔隙度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升高。不同培肥措施都明显地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特别是增加了>0.2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逐渐地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在常年休闲过程中土壤结构性能明显地被破坏。  相似文献   
994.
长期定位施肥残留养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15年培肥后,磷肥、有机肥残留养分对粮豆作物的增产效果至少在三年以上,低量有机肥与磷钾肥配施残留养分的增产率最高,为119.46%。长期施用有机肥既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促进土壤磷有效性的发挥;棕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41,α=0.01,n=36)。在投入磷素相等的情况下,土壤中残留的全磷含量则主要受作物吸磷量的制约。有机—无机结合培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湘南3种典型红壤生土长期施肥对豆科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湘南三种典型红壤生土26年长期施肥对豆科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典型红壤生土26年10季作物累计产量(1982-2007)以花岗岩为最高(158504.6kg/hm2),以紫色土为最低(147936.9kg/hm2)。其大致趋势为:花岗岩好于红壤好于紫色土;(2)3种典型红壤生土26年10季作物累计产量(1982-2007)都以NPK处理为最高,以ck处理为最低。其大致趋势为:NPK最好,其次是OM,最差是ck。(3)3种典型红壤生土不同处理豆科作物产量,都是以生物产量归还的处理好于生物产量取走的处理。(4)3种典型红壤生土花生的分枝数都以NPK处理为最多,ck处理为最少。而且,生物产量归还的处理花生的分枝数比生物产量取走的处理花生的分枝数多。(5)3种典型红壤生土花生的饱果数和100果重都以OM处理为最多,NPK最少。(6)3种典型红壤生土种植豆科作物26年后(2007年)杂草(禾本科),以花岗岩母质最多,其次为第四纪红土,紫色土无杂草。第四纪红土以NPK(带走)处理最多,M处理杂草最少。花岗岩以M处理最多,ck(带走)处理杂草很少。  相似文献   
996.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后期根系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连续28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根系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一定量的氮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抑制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使小麦根系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从而延缓了根系的衰老,使小麦生育后期仍能维持较高的根系生理活性,提高了粒重,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997.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北京昌平“国家褐潮土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4年),研究了褐潮土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状况的影响,与对照不施肥或单施氮肥比较,氮磷长期配合施用极显著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增产4倍以上,夏玉米增产1倍以上;单施氮肥、或磷钾配合、或氮钾配合增产效果均不明显;氮磷长期配合施用各处理比较,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均表现NPK+有机肥或秸杆〉NPK〉NP。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与对照不施肥比较,NPK+秸秆以及NPK+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7.90%和14.56%,氮磷钾配合和氮磷配合分别比对照增加6.51%和5.89%,而单施氮肥仅增加2.56%。可见NPK平衡施用及其配施有机肥对增加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灌溉条件下长期定位施肥对塿土剖面养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塿土12年连续施肥后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研究发现,施肥使有机质、全P在耕层(0~20cm)与CK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肥可以显著影响0~200cm土壤剖面有机质的含量;PK处理土壤剖面存在P素适度下移,120~220cm全磷含量呈现峰值;施肥对塿土耕层及0~300cm剖面全K含量几乎无影响;塿土粘化层可以减缓养分的下移;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使土壤NO3--N与CK比较有适度增加,对培育土壤肥力有利。  相似文献   
999.
快灭灵为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喷药后能很快被杂草叶片吸收,破坏杂草的细胞膜,使其失水枯死,可以防除泽漆、野老鹳草、麦家公、猪殃殃、婆婆纳、碎米荠、稻槎菜、卷耳等多种杂草,对因长期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而产生抗药性的杂草也有良好防效。快灭灵杀草速度快,施药后1-2天杂草中毒发黑,3—5天枯死;受低温和气候影响小,使用期长,施药后1小时降雨和土壤干旱均不影响药效发挥。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对猪殃殃等敏感杂草2-3天即见效。快灭灵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几个小时,对后茬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为使《农作物生产系统》更好地为两高一优农业服务,本文着重研究了有效提高长期预测能力的协击技术,得出了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协击公式。经多年试用证明,协击技术对提高长期预测准确率效果显著,它所提供的冬前积温、小麦灌浆期气象条件等长期预报,均为《农作物生产系统》的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