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9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126篇
  105篇
综合类   424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玉米大双覆立体栽培的增产作用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3.
郭帮莉 《北京农业》2012,(24):17-18
通过2011年实施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玉米大小垄覆膜栽培技术试验,以期通过试验,探索贵州省玉米大小垄覆膜栽培技术和玉米增产技术,为贵州省玉米主产区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凉州区玉米全膜垄作沟灌栽培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武威市凉州区井泉灌区全膜垄作沟灌条件下进行了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金源1217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2038.19 kg/hm2,较对照品种酒试20增产26.09%,居参试品种第1位;金源2008、金穗7号次之,分别为11000.42、10585.31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酒试20增产15.22%、10.87%,居2、3位.可在凉州区海拔1500~1600 m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95.
一、垄作甜菜栽培的优越性1.采取秋季起垄,人工点播,延长甜菜的生育期。起垄栽种解决了因机力下地晚、气温低造成的播期晚、不易保苗、产量低的问题,且由于起垄后地面采光面增大,地温比平播的高,增加有效积温,利于积雪早融化。早春一能下地即人工进行点播,比陆地播甜菜可提早20天左右,前期积温高,生长快,有利于甜菜早发早长,比平播甜菜的生育期延长12天。垄作栽培无论地面是否平整都可确保每穴有种  相似文献   
96.
为了提高籽粒苋在滨海盐碱地上的生物量,研究了垄作方式对籽粒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方式可显著提高籽粒苋生物量32%,籽粒产量增加7%,同时增加了籽粒苋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采用垄作方式可以促进籽粒苋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对土壤脱盐固碳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7.
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的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近3年来贵州省严重的春旱天气,在严重干旱缺水条件下,对玉米春播及整个营养、生殖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故采用垄作与覆膜方式,探讨玉米在垄作与覆膜双因子作用下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在全省选择5个试验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小垄栽培措施对增加玉米产量影响显著,综合两项栽培措施,大小垄+全田覆膜栽培措施下玉米产量最高,但经济效益方面,平作处理下的玉米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8.
针对坡耕地横坡、顺坡垄作模式土壤水分及溶质迁移过程的差异,采用田间模拟试验的方法,以坡度为7°的大豆坡耕地为研究对象,以Br-为示踪剂,监测不同垄作模式垄台、垄侧、垄沟各位置的土壤水分和Br-浓度,探究坡耕地横坡、顺坡垄作模式对土壤中水分迁移及可溶性养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模式最大土壤体积含水量横坡垄作分布在10—20 cm土层,顺坡垄作分布在5—15 cm土层,证明横坡垄作对雨水的拦蓄作用。横坡垄作模式最大土壤贮水量位置在垄上侧的垄侧处,顺坡垄作模式在垄沟处。不同垄作模式下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异系数在0—5,50—60 cm处较大,介于8.97~11.90,中间土层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91~8.76间波动。顺坡垄作20—60 cm土层中Br-沿坡向迁移现象明显,横坡垄作40—60 cm土层中Br-沿坡向发生迁移;2种垄作模式垄台和坡向下方位置(横坡∶垄侧;顺坡∶株间)的土壤Br-总量比值均约为3∶7,顺坡垄作垄台中心处Br-总量为横坡垄作的54.33%,说明横坡垄作可以减少土壤中Br-沿坡向迁移。研究成果为在顺坡垄作条件下将非吸附性养分施在垄侧处可减少其迁移流失,有利于提高...  相似文献   
99.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技术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黑龙江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美国大豆平作密植栽培技术,他们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一套完整合理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几年的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可比常规垄作栽培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100.
垄作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是一项重要技术,有助于抵御春旱,控制风蚀,逐步培肥地力。播种时利用机械装置处理播种带杂草,秸秆覆盖可抑制垄沟杂草的生长,消除对除草剂的依赖。根据技术结合特性,分别建立了垄作免耕播种机的机架、开沟器、镇压器、地轮、修垄装置等三维模型,总装成整体播种机。本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减少机器进地次数。研究垄作免耕播种机的三维模型,可对其机械性能进行分析,为样机制造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推广垄作免耕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