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4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林业   398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686篇
  2169篇
综合类   2675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89篇
园艺   201篇
植物保护   50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347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0篇
  1952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测定西南地区主要类型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Q/I曲线、固钾率和酸提取钾来研究土壤钾素缓冲容量(PBCK),进而分析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PBCK与土壤CEC、固钾率和酸提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用PECK来衡量土壤钾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重点研究了果园施用保水剂后剖面土壤水分动态、果树耗水规律 ,探讨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果实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 ,同时对保水剂在山区果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实现不同土壤水分管理下的CO 2气肥精细控制,建立了番茄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实验设置了4个CO 2浓度与3个土壤水分条件的交互处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长期实时监测温室内环境信息,采用LI-6400XT型光合速率仪定时采集作物净光合速率信息;并用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番茄苗期、花期和果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对于苗期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 R 2为0.925;花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 2为0.920,果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 R 2为0.958;番茄各生长期的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改变CO 2浓度,得到的CO 2浓度与光合速率预测曲线与实测值相近,可反映实际土壤水分管理下的CO 2浓度最优值,对指导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CO 2气肥的精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太行山前平原井灌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2002—2008年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及2000—2008年的降水(灌溉)、气象、生物数据,结合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研究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典型农田点尺度土壤水分动态的随机性。结果表明:研究区2000—2008年夏玉米生长期内日平均降水量为10.71 mm,降水频率0.290 9,其中小雨、暴雨的发生频率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中雨的发生频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大雨发生频率表现出微弱下降倾向;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含水率6月份处于增长期,7月份达到生长期最高值并稳定在32.2%的水平,8月份以后下降并在9月份趋于稳定;Laio模型模拟得到土壤相对湿度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曲线形状(峰值、峰值出现的位置、90%置信区间)与数字特征(中位数、均值、方差)方面与观测结果一致(α=0.05),模型在井灌区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且可以将灌溉作为一次降雨事件来处理;应用Laio模型得到在多年平均降雨条件下,32.1 mm的田间净灌溉量可以在50%水平上使夏玉米生长期内的土壤含水率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国内外土壤水分监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和国外一些有别于传统的土壤水分监测技术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各自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及应用特性,并予以评价和总结。目的是拓宽该技术领域,开阔人们的视野,并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依据大量的实测试验资料,论证了土壤水分对小麦、玉米、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不同土壤水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分析确定了三种作物高产的适宜土壤水分上、下限指标,为实现高产及节水灌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稻田土壤水分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土烘干称重和负压计测读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无水层时轻壤土和高沙土区稻田根层土壤含水率的消退过程,并与相应的地下水埋深建立相关关系,其间大致呈幕函数的变化规律。运用该关系曲线,即可按土壤含水率占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推算确定稻田灌水下限的地下水埋深指标。大面积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时,灌水下限指标就用地下水埋深表示,实际操作将比较简单,适应当前农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四川简阳地区砂岩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特性和砂岩中储存的水分对土壤水分补给量的多少。对当地的砂岩和土壤进行了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试验、入渗试验和蒸发试验,并采用研究中常用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当地土壤和砂岩的水分特性,总结出了该地区表面土层在缺水时水分很容易被下部砂岩层补给,砂岩中的水分是作物利用的重要水资源的结论。这对于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合理确定类似地质条件地区灌溉定额,解决无灌溉条件丘陵区作物缺水问题,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属粘壤土水网区域 ,在水稻灌溉方面 ,多数管水员凭借传统意识进行灌水 ,造成了淹灌、漫灌、深灌 ,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针对上述情况 ,进行了以地下水埋深为灌水指标的水稻浅湿节水灌溉模式的探讨 ,通过试验初步提出了水稻节水浅湿灌溉模式。该模式既节水又提高产量。在进行节水灌溉试验的同时探讨了水稻根系密集层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提出了经验方程  相似文献   
110.
利用蚯蚓作为测试生物,以蚯蚓积累因子作为芘对蚯蚓生物有效性的指标,重点考察了老化(增加污染物和土壤之间的接触时间)对土壤中芘的蚯蚓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未老化土壤中芘的蚯蚓积累因子为0.052~0.452,而土壤老化10 d和120 d后蚯蚓积累因子分别下降到0.036~0.367和0.029~0.126。这说明在老化过程中可能有越来越多的芘进入了蚯蚓不可接触的区域,从而不具备生物有效性。实验结果还说明前10 d内老化过程对芘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最大,之后老化对芘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