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164篇
基础科学   15篇
  72篇
综合类   1136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2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师聪  颜小梅  韦朝领 《核农学报》2020,34(5):939-947
为明确茶树SNAT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特点,在茶树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舒茶早为试验材料,通过SMARTTM RACE技术克隆茶树褪黑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限速酶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CsSNAT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和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sSNAT基因序列全长1 014 bp,其中包含742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47个氨基酸,预测等电点7.64,蛋白分子量27.36 kDa。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CsSNAT蛋白与其他高等植物的SNAT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与葡萄 VvSNAT(CBI31163)同源性最高,为66.19%。诱导蛋白最佳条件为温度28℃,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5 mg·L-1,诱导时间6 h,在上清液中可获得大量分子量为66 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实时定量 PCR 分析表明,CsSNAT在褪黑素处理6 h后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3倍;茶尺蠖取食6 h后,CsSNAT表达显著上调。不同激素处理结果显示,CsSNAT受脱落酸(ABA)、茉莉酸甲酯(MeJA)和水杨酸(SA)诱导表达。本研究结果为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功能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试验随机选取待产母猪120头,分为3组,在围产期,各组分栋,统一饲养管理。Ⅰ组在分娩后4h内子宫灌注促孕中药50m L,Ⅱ组在分娩后1h内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注射液1m L,Ⅲ组分娩后4h不作处理,所有分娩母猪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表明:Ⅰ组母猪分娩后6~8h即开始排出恶露,5d内排净,其平均约为4d,分别比Ⅱ、Ⅲ组缩短1.4d和2d,差异极显著。试验期间,Ⅰ组没有胎衣滞留和子宫感染发生,与Ⅱ、Ⅲ组相比,其滞留率降低10.00%和12.50%,感染率降低20.00%和17.50%,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Ⅰ组在产后3天内食欲全部恢复。促孕中药对母猪产后恢复明显优于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讨叶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黄瓜苗期的施用浓度和效果,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3叶1心期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LA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30、50 mg/L的ALA可明显提高黄瓜叶片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Chl a/b比值;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当ALA浓度达100 mg/L时,黄瓜幼苗受到一定的氧化胁迫伤害。这些结果说明,喷施浓度不超过100 mg/L ALA可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综合各项指标,以30 mg/L的ALA叶面喷施浓度在黄瓜幼苗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4.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是四吡咯生物大分子合成酶的前体物质,参与卟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动物体内血红素的合成及铁的吸收利用密切相关,具有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5-ALA参与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合成,会对光敏素生物合成系统产生影响,具有增强果实着色的作用。5-ALA是光敏剂原卟啉IX(PpIX)生成的前体物质,可以通过血红素生物合成产生原卟啉IX(PpIX),在临床上被用作光检测的光敏剂和癌症光动力疗法(PDT)。文章综述了5-AL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5-ALA在畜禽养殖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试验研究了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多次刺激造成的免疫应激仔猪炎性介质的影响,旨在探讨NAC是否有缓解仔猪免疫应激的作用。选取来源一致、体重相近的18头健康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体重(11.58±0.26)kg],随机分成3个处理(对照组、LPS组和NAC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NAC组)为基础日粮+500 mg/kg NAC,LPS组和NAC组仔猪分别于试验的第101、3、20 d腹膜注射100μg/kg BW的LPS,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试验第10、20 d在注射LPS 3 h后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浆TNF-α、CORI、L-6和PGE2含量。试验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NAC显著缓解了LPS刺激导致的血浆(第10 d)和血浆(第20 d)中TNF-α、CORI、L-6和PGE2含量的升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LPS刺激引起仔猪血浆中炎性介质升高,日粮中添加500 mg/kg NAC缓解LPS导致的血浆中炎性介质的升高,缓解免疫应激,最终可能缓解LPS刺激引起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46.
萘醌类化合物普遍被报道具备较好的抗肿瘤能力。以1,5-二羟基萘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了4个末端含有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a-d)和1个未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6e),并通过质谱和1H NMR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评价了5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取代基末端含羟基的萘醌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碳链长度有密切关系。研究中的6 d对肿癌细胞Hep3B抑制活性最强,IC50为9.1μmol·m L~(-1)。  相似文献   
47.
N-氨基甲酰谷氨酸是一类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相对成本低,效果明显,体内代谢稳定等特点。它能有效激活仔猪内源性精氨酸的合成,改善仔猪肠道功能,提高仔猪免疫性能,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就N-氨基甲酰谷氨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正>喹噁啉衍生物(quinoxalines)是一类重要的苯并吡嗪类杂环化合物,喹噁啉环上的2个N原子氧化形成的喹噁啉-1,4-二-N-氧化物(quinoxaline 1,4-di-N-oxides,qdNOs)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细菌和抗念珠菌活性、促生长活性、抗虫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等[1],在医药和农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含QdNO结构的动物用喹噁啉类兽药  相似文献   
49.
1氯丙嗪属于酚塞嗪衍生物,安定性镇痛药,国内常用氯丙嗪,国外则多用丙嗪和乙酰丙嗪。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动物可起到镇静或睡眠、降低体温、镇吐等作用;对中枢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可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剂量较大时,出现扩瞳、心动过速、便秘。制剂与用法(剂量按毫克/千克体重计算),盐酸氯丙嗪针剂25毫克(1毫升)、50毫克(2毫升),肌肉注射,马、牛1~2,猪、羊2~4,骆驼2~3,虎1.5~2.0,狮2~3,豹2~3;盐酸丙嗪针剂50毫克(1毫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究干旱胁迫下5-氨基乙酰丙酸(5-ALA)溶液浸种对紫花苜蓿的调控作用,以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Medicago sativa cv.Zhongmu No.1,ZM)和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cv.Algonguin,AG)为供试材料,了解不同浓度(0,5,10,25,50,75,100 mg/L) 5-ALA溶液浸种对15%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 表明:当5-ALA浓度为10 mg/L时,AG的发芽率最大,为91.0%,而当浓度为50 mg/L时,ZM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分别为98.0%和79.5%.当5-ALA浓度为50 mg/L时,AG和ZM的根重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 mg和7.5 mg;当5-ALA浓度为5 mg/L时,AG和ZM的芽重最大,分别为11.4和10.5 mg,表明高浓度5-ALA溶液浸种促进幼苗根系生长而抑制芽的生长.综合评价认为,干旱胁迫下随着5-ALA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缓解干旱胁迫的能力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5-ALA浓度为25 mg/L时,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分最高(0.27),表明5-ALA为25mg/L时缓解干旱胁迫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