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8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西葫芦果肉厚遗传特性,指导西葫芦果肉厚育种实践。[方法]通过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6个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组合西葫芦果肉厚的遗传表现。[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的果肉厚性状遗传为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2个组合以多基因的显性效应为主;F2的基因遗传率较低,环境影响较高。[结论]西葫芦果肉厚育种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可在晚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42.
夏光辉  刘振春  崔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08-17809
[目的]对角瓜籽蛋白饮料的配方和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脱壳角瓜籽为原料,打浆后添加适量的风味成分和稳定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配方。[结果]影响角瓜籽蛋白饮料风味的因素大小为白砂糖〉乳酸〉乙基麦芽酚。将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与海藻酸钠混合使用作增稠剂,其用量为0.20%较为适宜;乳化剂使用分子蒸馏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其用量为0.20%较为适宜。添加7.O%白砂糖、0.16%乳酸、0.003%乙基麦芽酚,83℃、23MPa下均质2次,121℃下杀菌15min即可制成角瓜籽蛋白饮料。且所研制的角瓜籽蛋白饮料质量稳定、营养丰富、口感柔和、风味独特、组织状态良好,具有较高的市场开发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角瓜籽蛋白饮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银叶病对西葫芦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西葫芦银叶病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硕丰早玉西葫芦杂交种为材料,烟粉虱诱导西葫芦银叶病,测定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烟粉虱诱导的发病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增加。所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由醇类、酯类、烃类、杂环类及少量的其他物质组成,健康叶片共检测到18种物质,发病叶片检测到24种,两者共有物质9种,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叶片合成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多,各成分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但数量减少。西葫芦银叶病引起叶片生理代谢紊乱,叶片挥发性物质变化。  相似文献   
44.
淄葫三号是以自交系BY1-3-6-12为母本,以QSl-3—1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长筒形,纵径23—2512m,横径6~7cm,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一号强,露地栽培667m^2产量5000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45.
Abstract

Squash (Cucurbita pepo), cucumber (Cucranis sativus), and sweet melon (Cucumis dudain) were grown in sand cultures with N supply concentrations as the variable. For several reasons, total‐N values were found to be less satisfactory than NO ‐N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the 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 for maximum growth. Concentrations of total‐N in mature petioles were higher in plants severely deficient in N than in less deficient plants, characteristic of a Piper‐Steenbjerg effect.  相似文献   
46.
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是一种植物单链DNA病毒, 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可以侵染多种葫芦科作物, 如南瓜?甜瓜等?该病毒由烟粉虱进行持久性传播, 是影响瓜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2021年4月-5月, 安徽省太和县温室大棚中的南瓜叶片出现斑驳?皱缩?卷曲以及植株矮化等现象, 我们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南瓜病叶样品以及烟粉虱虫体进行RT-PCR鉴定, 结合测序结果鉴定危害南瓜的病毒为SLCCNV?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徽太和地区SLCCNV的系统进化特征, 我们测定了SLCCNV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CP)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安徽太和县所检测到的SLCCNV分离物与中国广东和海南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 并且与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泰国等一些国家的分离物处于同一个大分支, 存在较小的地域差异性, 而与印度和孟加拉国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处于不同的大分支?本研究是安徽省SLCCNV侵染南瓜的首次报道, 期望为该病害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稻壳在日光温室西葫芦有机基质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早青一代西葫芦为试材,研究了以稻壳、鸡粪和大田土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基质配方对西葫芦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壳∶鸡粪∶大田土壤为3∶1∶1的配方栽培的西葫芦表现优异,适宜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48.
籽用南瓜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籽用南瓜农家品种为供试材料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单株结瓜数、单瓜重、单瓜种子数和籽粒重的广义遗传力 .结果表明上述 4个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6 9 90 % ,90 73% ,96 6 5%和 80 0 0 % .本文还对籽用南瓜产量性状遗传力分析结果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9.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 infects some Cucurbitaceae crops except for melon (Cucumis melo L.). A new disease of melon exhibiting severe leaf curl and dwarfing was observed in Hainan Province of China. In this study,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SLCCNV through 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The isolate (SLCCNV-HN) possess a bipartite genome, DNA-A (HM566112.1) with the highest nucleotide identity (99%) to SLCCNV-Hn (MF062251.1) pumpkin and SLCCNV-Hn61 (AM260205.1) squash isolates from China, whereas DNA-B (HM566113.1) with the highest nucleotide identity (99%) to SLCCNV-Hn (MF062252.1). 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the full-length SLCCNV-HN DNA-A and -B sequences indicated that SLCCNV-HN melon isolate is clustered with SLCCNV-Hn pumpkin, SLCCNV-Hn61 and SLCCNV-SY squash isolates from southern China, forming an independent cluster. Infectious clone of SLCCNV-H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melon plants were inoculated and the infection rate is 100%, the systemic symptoms in melon showed identical to those of melon plants infected in fields. Additionally, melon plants transmission of this virus by Bemisia tabaci with a transmission rate of 95% (19/20) showed leaf curl and dwarf symptoms 15 days post transmission, thereby fulfilling Koch's postulates. Analysis of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trees indicated that SLCCNV-HN melon isolate belongs to the Begomovirus genu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characterization of melon-infecting SLCCNV through its genome, infectious clone and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50.
碧峰系根据育种目标由母本k-15与父本W-13-1-1-5杂交育成的西葫芦新品种。早熟,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展,瓜长圆筒形,棱、肚不明显,瓜条顺直,整齐性好,瓜色翠绿,亮度好,商品性高,稳产高产,耐低温能力较好,综合抗病能力强,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目前已在云南、广西、山东、山西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