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75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林业   595篇
农学   1028篇
基础科学   88篇
  383篇
综合类   2311篇
农作物   31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573篇
园艺   340篇
植物保护   4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筛选放射性核素超富集植物及研究其种植方法,探索生物修复必要的栽培技术措施缩短修复周期,快速、有效地清除放射性污染,以超富集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为材料,研究藜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对不同浓度乙酸铀(C4H6O6U)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乙酸铀处理浓度对藜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藜种子在萌发期间对乙酸铀具有很强的耐受力。但对藜幼苗根、芽生长具有低促高抑的双重作用,乙酸铀浓度为25~50mg/L时,与CK比较,芽长增加7.79%~10.21%,根长增加9.79%~16.06%,活力指数增加8.51%~12.48%;乙酸铀浓度为100~400mg/L时,与CK比较,对芽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44%~45.55%,对根长的抑制率为3.55%~49.60%,对活力指数的抑制率为6.42%~50.29%。随着乙酸铀处理浓度逐渐增加,脱氢酶(DH)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明显下降,藜幼苗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提高,C4H6O6U处理与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递降呈显著负相关,均显著降低藜幼苗的脱氢酶活性,表明其体内氧化还原活性减弱,C4H6O6U对藜幼苗的正常代谢已产生严重胁迫。  相似文献   
992.
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发芽胁迫试验,分析不同铝浓度处理对15个杉木优良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不同耐铝型杉木优良家系,为耐铝机理的研究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铝胁迫对参试的杉木15个家系种子绝对发芽势、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杉木种子发芽各指标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以毒害效应指数值为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3号和8号家系为耐铝型家系;9号和12号家系为中等程度耐铝型家系;4号及10号家系为铝敏感型家系。  相似文献   
993.
盐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不同种植年限设施黄瓜土壤为对象,研究并分析了土壤盐渍化状况,结果表明:所测设施土壤全盐含量为2.612 g/kg,分别是露地菜田土、大田土盐分含量的2.67倍和3.35倍;盐分离子组成主要以Mg2+、Ca2+、SO42-和NO3–为主,Mg2+、Ca2+和NO3-的大量存在可能是造成土壤盐渍化和影响黄瓜生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K2SO4、MgSO4、Mg(NO3)2、Ca(NO3)2、CaCl2和MgCl26种不同盐及其5种盐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6种盐中Mg(NO3)2对种子的损伤作用最大,其次是Ca(NO3)2,MgSO4的影响最小。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种子相对伤害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浓度100 mmol/L时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4.
紫果西番莲种子萌发及根部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番莲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赤霉素浸种时间及不同种子处理方式条件下,进行西番莲种子萌发试验,并利用发芽种子的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将西番莲种子剥壳后置于MS培养基中萌发,是西番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方式.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2,4-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多为浅绿色,颗粒状,质地疏松.  相似文献   
995.
选择全国7个主栽小麦品种,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硒酸盐以及亚硒酸盐对小麦的生物毒害作用,旨在确定小麦发芽阶段硒敏感指标并且为耐硒小麦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外源硒(硒酸盐<8 mg·L-1,亚硒酸盐<20 mg·L-1)能够促进发芽阶段小麦的生长,高浓度硒(硒酸盐≥8 mg·L-1,亚硒酸盐≥20 mg·L-1)则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同等硒浓度条件下(10 mg·L-1),硒酸盐对小麦种子的毒害作用显著高于亚硒酸盐(P<0.05)。指标综合相关性模型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水培条件下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了V5+的生物毒性.V5+对萝卜、玉米、油菜、水稻、豆角、南瓜、向日葵7种作物的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V5+抑制油菜、豆角、萝卜种子萌发,但玉米、水稻、南瓜、向日葵的发芽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作物幼苗生长阶段,无论是在长度还是在重量方面,V5+对所有供试作物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油菜、萝卜、向日葵的幼苗根系对V5+胁迫敏感,所有V5+处理浓度(0.05~1.0 mmol·L-1)条件下,其耐性指数均小于0.5,其次为水稻,再次为玉米和南瓜,豆角对V5+存在一定的耐受力.供试作物根长受V对抑制的程度高于苗高,V5+对供试作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发芽率的抑制.对比不同作物对V5+胁迫的响应,油菜最敏感,其次是水稻,低浓度V5+即可对其幼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997.
以鸭儿芹种子为对象,研究其在浓度为0、50、100、150、200 mmol/L的NaCl、NaNO3、CaCl2 3种单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这3种单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鸭儿芹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时间推迟并且发芽过程延长.鸭儿芹种子耐盐适宜范围为NaCl 97.78 mmol/L、NaNO3 103.38 mmol/L、CaCl2 69.12 mmol/L,耐盐半致死浓度为NaCl 162.04 mmol/L、NaNO3 176.05 mmol/L、CaCl2 113.76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NaCl 264.87 mmol/L、NaNO3 292.33mmol/L、CaCl2 185.19 mmol/L.通过建立不同盐分处理的种子相对发芽率(Y)与盐浓度(X)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CaCl2盐胁迫对鸭儿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NaCl次之,NaNO3最弱.试验结果对盐渍化土壤推广鸭儿芹栽培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为探寻缓解决明种子及幼苗干旱胁迫的方法,该文研究了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施加不同体积分数的外源Spd对决明种子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及活力指数(Vi)的影响,以及Spd处理对决明幼苗叶片的总叶绿素、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15% PEG-6000胁迫下,决明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经过不同体积分数的Spd处理后各项萌发指标均有显著提高,0.50 mmol/L的Spd处理各项指标值增幅最大,种子发芽率(84.67)、发芽指数(95.10)和活力指数(7.30)与干旱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84,1.19和1.96倍.②不同体积分数Spd处理决明幼苗叶片后,与干旱对照的值相比,总叶绿素质量分数、SOD及POD活性显著升高,而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O2-·、MDA质量分数及CAT活性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以0.50 mmol/L Spd处理后的效果最为显著.研究表明适宜体积分数(0.50 mmol/L)的Spd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决明种子的萌发能力,通过调节保护酶活性来有效减缓干旱胁迫对决明幼苗的伤害,缓解渗透调节物质的过度积累,提高决明种子及幼苗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999.
 以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花粉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对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及其与一氧化氮(NO)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温显著抑制了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产生类似的抑制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抑制效应被NO清除剂(cPTI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NA)所缓解。此外,低温处理促进茶树花粉管NO释放并伴随着NOS活性的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抑制茶树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与其诱导NO释放有关,且低温诱导的NO释放部分依赖于NOS催化产生。  相似文献   
1000.
 以夏蜡梅属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和美国蜡梅属美国蜡梅变种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 var. oblongifolius)为试验材料进行属间杂交,通过荧光镜检观察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和萌发以及利用石蜡切片观察杂种胚发育情况,探讨其杂交障碍机制。结果表明:不论正反交,花粉均能在柱头上粘附36 h到达胚囊,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阶段不存在杂交障碍。杂种胚发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正反交均可以实现双受精,但结实率极低,说明属间杂交存在受精后障碍,且正反交杂交障碍机制有所不同:当以夏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受精后杂种胚早期的不正常解体造成;而当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杂交障碍主要由母本雌蕊较高比例的发育异常和杂种胚的早期败育共同引起。 、萌发并生长到达胚囊;以夏蜡梅为母本时父本花粉管生长进程较以光叶红蜡梅为母本时更加一致,大部分花粉管在授粉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