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7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林业   355篇
农学   437篇
基础科学   119篇
  589篇
综合类   2048篇
农作物   369篇
水产渔业   325篇
畜牧兽医   430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71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366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对棉花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ALF-C+NPK肥料使棉花地上部氮吸收量增加24.3%~101.4%,磷吸收量增加58.3%~100%,钾吸收量增加10.1%~56.2%,但3种HALF肥料效应不同。施用合适的HALF肥料能显著降低土壤pH0.06~0.11,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结论】3种HALF肥料均能促进棉花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HALF-C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2.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烟草生产.为了模拟室外不同气象条件下烟草黑胫病的最适发生环境,就不同培养条件对贵州省烟草黑胫病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30℃、全黑暗条件最适合烟草黑胫病菌生长,且菌丝浓密;生长旺盛的菌丝块经3次换水,于28~30℃、连续光照、水浸条件下黑胫病菌产孢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43.
以中普黑麦一号为原料,探讨了不同护色剂对黑粒青麦仁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黑粒青麦仁护色配方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护色配方。结果表明,20g/L蛋黄粉、10g/L柠檬酸、20g/L NaCl、30g/L蔗糖,均对黑粒青麦仁有护色作用;最优的复合护色剂为20g/L蛋黄粉+30g/L NaCl+30g/L蔗糖,经此复合护色剂处理的黑粒青麦仁,在水洗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色泽,色差值L*为23.12。  相似文献   
944.
黑素皮质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IR)是动物黑色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之一,对动物的体色和毛色有重要影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具有5种基本体色类型(“全红”、“粉玉”、“大花”、“粉花”和“麻花”),其中后3种带有黑色斑点或斑块,是研究动物黑色素合成机制的良好材料之一.克隆了瓯江彩鲤的MC1R基因,并进行了“全红”、“大花”、“粉玉”、“粉花”4种体色间的表达差异分析.研究发现,瓯江彩鲤的MC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1 914 bp,包括637 bp 5’-UTR(非转录区)、311 bp3’-UTR及966 bp ORF(开放阅读框).该基因由一个外显子编码(321个氨基酸),有7个跨膜结构域.瓯江彩鲤与鲫的编码区核苷酸同源性达98%,与斑马鱼达93%;不同体色间的编码区只存在一个核苷酸无义突变(C/G),因而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qRT-PCR表明,MC1R基因在眼睛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皮肤、肌肉、鳃、肾脏、鳔、心、肝等组织(P<0.05);但在4种体色间不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彩鲤体色类型中的黑色斑块不是由MC1基因直接决定,还有待对其它体色相关基因或调控因子的研究.研究亮点:对在黑色素合成通路中起着类似“开关”作用的MC1R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和瓯江彩鲤体色间的表达差异分析,排除了MC1R基因与瓯江彩鲤黑色斑纹的直接相关性,为鱼类体色变异相关基因研究积累了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945.
对广东稻区近年来水稻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水稻稻叶褐条斑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根据柯赫氏法则,初步鉴定其致病病原菌为稻黑孢霉菌[Nigrospora oryzae (Berk.et Br.)petch];其症状与水稻窄条斑病类似,主要见于水稻生长中后期,在叶面上形成黄褐至黑褐色的短细条状斑,严重时均可致全叶枯死,引起穗枯,谷粒结实差或不结实,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对该病在广东主栽水稻上的发生症状、病原鉴别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该病原菌在国内外不同寄主上发生、防治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6.
以种植年限为25年的蔬菜保护地黑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室内培养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的草酸和腐殖酸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磷素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草酸、腐殖酸在活化以Ca-P为主的石灰性黑土中,10 g/500 g土浓度的草酸处理活化效果最佳。草酸可以同时活化土壤中的Ca2-P、Ca8-P,及有效性较低的Ca10-P、Al-P和Fe-P。供试土壤在不同浓度草酸、腐殖酸作用下,各形态无机磷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增加幅度为Al-P>Ca8-P>Fe-P>Ca2-P>Ca10-P>O-P。总体上活化能力为草酸>腐殖酸,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47.
试验研究黑穗醋栗品种亚德在其着色过程中花色苷积累与PAL、CHI、DFR和UFGT酶活性以及糖积累和叶绿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伴随果实的生长发育而增高,采收时含量略有下降。发育前期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在合成花色苷前达到最高值,果实发育后期,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而花色苷迅速合成,使果皮颜色由绿色转为黑色。蔗糖含量的增加与花色苷含量的积累高度相关。黑穗醋栗果皮中的PAL酶与花色苷合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8.
孙桂丽  徐敏  李疆  梅闯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565-5573
以自然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香梨树为试材,应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参数,分析了香梨两种不同树形叶片的光合特性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SLW)与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同时研究了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其它因子对不同树形Pn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香梨树叶片Pn日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14:00左右出现光午休现象,且整个生长期疏散分层形香梨树叶片Pn峰值大于自然开心形,6月份Pn最小,这与气孔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疏散分层形Pn日变化在11:00 和15:30出现高峰,自然开心形Pn日变化高峰出现在11:00和17:00;同一品种同一时期的自然开心形树和疏散分层形树的叶绿素含量与其Pn值呈正相关,R2分别为0.9438和0.8952;自然开心形的PnSLW的相关性高于疏散分层形;Gs、TrRHPn呈正相关,与Ci、CsPn呈负相关,且疏散分层形香梨树叶片的PnGs、TrCs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Ci、Ta、PARHs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在自然开心形中Pn与光合参数相关性不明显,这说明疏散分层形香梨树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反应比自然开心形敏感。  相似文献   
949.
姚明华  李宁  王飞 《辣椒杂志》2013,11(3):35-41
辣椒疮痂病是辣椒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之一,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从病原菌的特征、分类、生理小种鉴定、抗疮痂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50.
明确在山东省聊城市白三叶草上发现的一种叶斑病的病原菌,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2019年采集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具有叶斑病的白三叶叶片,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依据柯赫式法则验证致病性.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对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得到病原菌(标记为SY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